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722 道试题
1 . 现有果蝇猩红眼纯合品系甲、乙、丙(基因型各不相同)、深红眼纯合品系丁。为探究果蝇猩红眼与深红眼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者做了如下表所示的杂交实验,表中F1相互杂交得F2(不考虑致死问题)。

母本

父本

全为深红眼

深红眼:猩红眼=3:1

深红眼:猩红眼=3:5

深红眼

猩红眼

(1)分析杂交组合一的结果可知,果蝇眼色至少受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2)杂交组合二的F2中的深红眼雌雄果蝇随机相互杂交,所得的F3中猩红眼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
(3)杂交组合三的F1表型与杂交组合一的F1表型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杂交组合三的F2的表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若在F1中发现极个别猩红眼雌果蝇,可能发生了________(填变异类型)。
(4)已知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本题涉及的基因均不位于Ⅳ号染色体上)。研究者在观察杂交组合一的F2中的深红眼雄性果蝇的染色体时,发现一只深红眼雄果蝇(A)Ⅳ号染色体只有一条,让该果蝇A与品系乙中雌果蝇杂交,所得F3中出现了缺失一条Ⅳ号染色体的猩红眼雌果蝇B,将果蝇B与果蝇A杂交,所得F4中,缺失一条Ⅳ号染色体的猩红眼果蝇占________。(不考虑其他变异)
2023-09-17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2 . 野生型果蝇眼色是暗红色,暗红色源自于棕色素(受A、a基因控制)与朱红色素(受B、b基因控制)的叠加。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不能合成棕色素和朱红色素的白眼纯合突变体品系,用突变体、野生型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组合子代表型及比例
野生型♀白眼♂全为暗红眼
野生型♂白眼♀全为暗红眼
组合二中子代暗红眼♂白眼♀暗红眼∶白眼=1∶1

(1)白眼是___染色体上的___(隐性、显性)突变性状。
(2)据表推测组合一子代细胞染色体上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请在图上标注出相应位置___

若让组合三子代随机交配一代(假设组合三子代产生配子时染色体行为同其亲本),后代白眼果蝇的比例为___
(3)研究人员在进行杂交组合三时还发现两种不同的结果,如下表:
亲本组合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暗红眼(甲)♂×白眼♀结果①:全为暗红眼
暗红眼(乙)♂×白眼♀结果②:暗红眼∶棕色眼∶朱红眼∶白眼=45∶5∶5∶45
出现结果①的原因可能是雄性亲本甲产生携带___基因的精子不育导致;出现结果②的原因最可能是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野生型果蝇及白眼纯合突变体品系均为D+基因纯合子,甲果蝇(如图)的一个D+基因突变为D基因,研究人员在甲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均检测到D基因的表达产物G蛋白,该蛋白与特定的 DNA序列r结合,导致精子不育。

   

①据此判断D+、D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___。根据杂交结果①可推测D基因与A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__
②进一步用射线照射甲果蝇,得到一只变异的丙果蝇(如图)。将丙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所得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
3 . 已知果蝇眼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野生型果蝇眼色是暗红色,研究人员发现了一只新的亮红眼突变型雄果蝇,为探究亮红眼基因突变体的形成机制,设计了一系列实验(相关基因均不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1)亮红眼突变型雄果蝇与野生型雌果蝇杂交,F1果蝇自由交配,后代表现为_____,说明亮红眼是一种常染色体上的隐性突变,选择F2暗红眼果蝇自由交配,F1亮红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
(2)已知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灰体(H)对黑檀体(h)为显性,棒眼(B)对正常眼(b)为显性,残翅(v)、黑檀体(h),正常眼(b)三个基因分别位于2号、3号和X染色体上,为探究亮红眼突变基因(用字母e表示)与上述三种基因的位置关系,以四种突变型果蝇(只有一对等位基因突变,其他性状均为野生型)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方案及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亲本组合
子代表现型
组合一:
亮红眼♂×残翅♀
组合二:
亮红眼♂×黑檀体♀
组合三:
亮红眼♂×正常眼♀
F1暗红眼灰体
F2暗红眼灰体:
暗红眼黑檀体:
亮红眼灰体=2:1:1
①组合一果蝇杂交,若F2中出现的结果为_____,可知E/e与V/v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②组合三果蝇杂交,F2雌果蝇中b基因频率为_____
(3)减数分裂时,雄果蝇3号染色体不发生互换,雌果蝇发生。为进一步确定亮红眼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将组合二杂交产生的F1_____(填“母本”或“父本”)进行测交,若实验结果为_____,说明亮红眼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
(4)将野生型暗红眼和突变型亮红眼基因进行测序,下图为基因cDNA(转录的非模板链)的部分测序结果。

已知转录从第1位碱基开始,据图可知亮红眼突变体的基因内发生_____,造成蛋白质翻译到第_____位氨基酸后提前终止(终止密码子:UAA、UAG、UGA)。
2023-02-08更新 | 91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下学期学情检测(一模)生物试题
4 . 某种植物是一种二倍体植物,其性别有两性株(既开雌花又开雄花)和雌株(只开雌花),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该植物的株高和叶形分别由另外两对等位基因M、m和N、n控制。研究人员将外源的DNA片段导入由纯合的高秆掌状叶两性株获得的外植体,经组织培养获得了若干株转基因植株。为探究外源DNA片段插入的位置和数量,研究人员利用获得的转基因植株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已知外源DNA片段不控制具体性状,但会使插入位点所在的基因突变成其等位基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实验一:转基因植株甲自交,F1表现为两性株:雌株=3:1
实验二:转基因植株乙自交,F1表现为高秆掌状叶雌株:高秆掌状叶两性株:高秆柳叶两性株=1:2:1
实验三:转基因植株丙自交,F1表现为高秆掌状叶两性株:高秆柳叶两性株:矮秆掌状叶两性株:矮秆柳叶两性株=7:3:1:1。
(1)该种植物的性别表现为显性性状的是______;把实验一的F1均分为两组,一组自交,另一组随机交配,请问两组分别收获的F2中两性株与雌株的比例是否相同?______
(2)根据实验二的结果,分析转基因植株乙中至少插入______个外源DNA片段,插入位置为______
(3)已知实验三是由于F1的雌花产生的某种卵细胞致死导致,分析致死的卵细胞基因组成为______。结合三组实验现象,画出纯合的高秆掌状叶两性株的一个体细胞内这三对基因和染色体的位置关系:______
   
(4)已知利用植物的三体植株(即某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可探究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欲探究该植物控制叶形的基因(N、n)是否位于5号染色体上,请写出相应的实验思路。可选择的实验材料:染色体数正常的掌状叶和柳叶植株若干,5号染色体为三体的掌状叶和柳叶植株若干,所有材料均为纯合体,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配子与个体均存活。
实验思路:______
5 . 大豆是两性花植物,雌雄同株,其子叶颜色有三种: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在幼苗阶段死亡。大豆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实验材料均有留种):
组合母本父本F1的表现型及植株数
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220株;子叶浅绿抗病217株
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110株;子叶深绿不抗病109株;子叶浅绿抗病108株;子叶浅绿不抗病113株
(1)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
(2)进行杂交实验,授粉前对母本的操作是______,授粉后对母本的操作是______
(3)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及其比例为______
(4)请选用表中亲本植物材料设计一个杂交育种方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植株。亲本选择及交配方式:_______
(5)组合一父本植株连续自交三代,F3成熟植株中子叶深绿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
2024-02-19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十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回答下列与新冠病毒疫苗有关的问题:
(1)新冠病毒蛋白有S、N、M、E等多种类型,为寻找有效的抗原来研发新冠病毒疫苗,可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小鼠,一段时间后提取免疫血清并给模型小鼠注射,而后用等量的新冠病毒感染模型小鼠,检测并比较肺部组织中________的含量。
(2)疫苗进入人体后可引起人体发生一系列反应产生抗体,在此过程中疫苗充当了________的角色。疫苗接种期间可能会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过敏现象常出现在第________(填“一”或“二”)次接种疫苗后。
(3)我国研制出某种疫苗,初步实验得知该疫苗总剂量8 μg为最佳剂量,为了探究不同接种方案对疫苗接种效果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进一步的临床试验研究,见下表。

组别

A1

A2

B1

B2

C1

C2

D1

D2

接种试

剂剂量/

(μg/针)

疫苗

a

/

4

/

4

/

4

/

X

/

a

/

4

/

4

/

4

第一针接

种时间

第0天

第二针接

种时间

不接种

第14天

第21天

第28天

相应抗体

相对含量

14.7

0

169.0

0

282.7

0

218.0

0

注:A1、B1、C1、D1组分别接种该疫苗,A2、B2、C2、D2组分别接种试剂X。
从表中可看出,该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中试剂X是________,a的剂量应该为________μg。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疫苗两次接种组的抗体含量均明显高于一次接种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0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7 . 某种鸟的羽毛有覆羽和单羽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为 A、a);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可使部分应表现为单羽的个体表现为覆羽,其余基因型无此影响。从群体中随机选取三对组合进行杂交实验,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杂交组合子代
组合一:单羽雄鸟×覆羽雌鸟覆羽雄鸟:单羽雌鸟=1:1
组合二:覆羽雄鸟×单羽雌鸟全为覆羽
组合三:覆羽雄鸟×覆羽雌鸟出现单羽雄鸟
A.控制羽毛性状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覆羽由Z染色体上的A基因控制
B.组合一亲本基因型可能是bbZaZa、BBZAW
C.组合二子代覆羽雄鸟基因型是ZAZa或ZAZA
D.组合三子代单羽雄鸟基因型可能为bbZaZa
2023-11-24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8 . 果蝇是常见的遗传学实验材料,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红眼(w+)与白眼(w)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材料二:用X射线诱变使果蝇X染色体上的w+基因移接到IV号染色体上,w+基因在IV号染色体上不能表达;
材料三:果蝇的眼是由多个小眼组成的复眼;
材料四:基因组成为XW+XW的果蝇经X射线照射后发育为红、白两色镶嵌的花斑眼果蝇。
(1)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中含有一组__________染色体。
(2)基因w+与w最根本的区别是__________,材料中提到的X射线诱导果蝇产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
(3)为什么基因型为XW+XW的果蝇眼睛颜色表现为花斑状?请根据上述材料提出合理假设:__________
(4)果蝇的刚毛(A)和截毛(a)是一对肉眼不易区分的相对性状,刚毛对截毛为显性,控制刚毛和截毛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现发现一只罕见雌果蝇,其性染色体与相关基因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请利用该雌果蝇和野生型(红眼刚毛)的雄果蝇设计杂交实验,仅通过简单的肉眼观察选育出截毛雌果蝇_________
2021-05-07更新 | 55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周末生物试题
9 . 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过高可能导致油炸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为检测还原糖含量,研究人员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马铃薯提取液,结果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方法

提取液颜色

提取液澄清度

还原糖浸出程度

浅红褐色

不澄清

不充分

深红褐色

澄清

充分

浅黄色

澄清

充分


(1)马铃薯提取液中含有淀粉,此外还含有少量还原糖。据表分析,制备马铃薯提取液的三种方法中,方法_____________最符合检测还原糖的要求,原因是_____________
(2)现有甲、乙两个马铃薯品种,已知甲的还原糖含量低于乙。为进一步验证该结论,研究小组进行了还原糖含量的检测实验。请补充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并写出实验结论。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①取2支试管编号A、B,分别加入等量的甲、乙马铃薯提取液;
②向2支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
③将两只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观察颜色变化。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
(3)检测马铃薯提取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可用______________试剂检测,该试剂的使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
2023-11-1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等2地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期中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研究人员用同种小鼠进行了某中药制剂、四环素(一种抗生素)对肝脏脂肪含量影响的实验。实验设计和结果如下表所示(中药制剂和四环素都用生理盐水溶解),请据表分析回答:

组别
除每天喂养相同的饲料外,进行如下处理
在第 11 天测量并计算每组小鼠肝脏脂肪的平均含量(mmol/L)

连续 11 天每天喂下列试剂

同时第 8 天至第 11 天每天腹腔注射下列物质
甲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等体积生理盐水0.49
乙组等体积生理盐水0.025 mmol 四环素6.51
丙组中药制剂(0.05 g)0.025 mmol 四环素4.74
丁组中药制剂(0.10 g)0.025 mmol 四环素4.52
戊组中药制剂(0.15 g)0.025 mmol 四环素4.10
(1)现有健康的体重相近、发育状况相同的雌雄小鼠各 100 只,按上表的实验设计应将这些小鼠分为___组,每组_____
(2)甲组和乙组对照可说明_____。上表实验结果可初步说明该中药制剂能对小鼠起什么作用?_____
(3)研究人员认为,还需要观察中药制剂对小鼠(没有注射四环素)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请完善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
Ⅰ。实验步骤:
①步骤一:按上表所示的实验设计的要求增加 3 组小鼠,并编号。
②步骤二:这 3 组小鼠除每天喂养相同的饲料外,每天还需分别喂_____,共 11 天。同时在第 8至 11 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保持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
③步骤三:测量并统计实验结果。
Ⅱ。讨论:
①将得到的实验结果与上表的_____组的结果进行对照,然后得出结论。
②步骤二中需要“保持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其原因是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