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278 道试题
1 . 等臂染色体通常是由于着丝粒错误分离而产生的异常染色体。正常情况下,着丝粒纵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在纺锤丝牵引下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异常情况下,着丝粒横裂,使染色体的两个臂分开,从而形成两条“等臂染色体”。如图为某卵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一条X染色体着丝粒横裂再复制的示意图。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等臂染色体”可形成于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分裂Ⅱ后期
B.由于着丝粒横裂,“等臂染色体”不含等位与非等位基因
C.减数分裂过程中,“等臂染色体”不能与正常染色体联会
D.该细胞经分裂产生的所有子细胞均有一条X染色体发生结构变异
7日内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第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对F2进行连续自交筛选;第二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含花药壁细胞和花粉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再筛选;第三种方法是提取高秆抗锈病品种的T基因,利用基因工程导入矮秆不抗锈病品种中筛选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要了解以上两对基因是否独立遗传通常可从F2的表型及比例得到答案
B.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时(操作正确)可能得到少数染色体正常的高秆抗锈病植株
C.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时要对花药消毒并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的植物激素如秋水仙素
D.若成功导入矮秆不抗锈病植株中一个T基因,只能通过自交才能得到纯合ddTT品种
3 . 北京钱学森中学高一某学生做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流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水培洋葱根尖需要经常换水以增加溶氧,防止根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烂根
B.图中③是甲紫对活细胞的染色体或染色质染色,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③④顺序颠倒,
C.图⑧中b区域属于已死亡的分生区细胞,欲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适当移动
D.镜检分生区细胞临时装片时,会发现分裂期的细胞数目比较多
4 . 在某地区种植的冬小麦经常出现白苗病。甲同学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乙同学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丙同学为判断哪个观点正确,利用三组长势相同的冬小麦幼苗完成下列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培养液实验处理观察指标
全素培养液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育相同的一段时间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
缺锌培养液
缺镁培养液
A.组别①是对照组,组别②③都是实验组
B.乙同学提出该观点的依据是——镁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缺镁导致叶绿素无法形成
C.若②组冬小麦幼苗表现出白苗病,而①③组正常生长,则乙同学的观点正确
D.若①组正常生长,②③两组冬小麦幼苗都表现为白苗病,则甲乙两同学的观点都正确
5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的一种常用方法,孟德尔对两大遗传定律的发现就是依此取得的重大成果,他的运用可分为以下四个基本步骤:
①演绎推理验证假说②观察发现提出问题③思考想象作出假说④归纳总结作出结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以上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②③①④
B.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测交实验及其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属于这四个基本步骤中的“演绎推理验证假说”
C.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没有对照,但经过了很多次的重复
D.假说—演绎法运用于科学研究具有很强的严谨性,这是对传统归纳法的巨大挑战
6 . 在有丝分裂中期,若出现单附着染色体(如下图所示),细胞将停滞在分裂中期,直至该染色体与另一极的纺锤丝相连,并正确排列在赤道板上。此过程受位于前期和错误排列的中期染色体上的Mad2蛋白的监控,正确排列的中期染色体上没有Mad2蛋白。用玻璃微针勾住单附着染色体,模拟施加来自另一极的正常拉力时,细胞会进入分裂后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当所有染色体上都存在Mad2蛋白,细胞才能进入分裂后期
B.癌细胞的染色体排布异常时仍然能继续分裂可能与监控缺失有关
C.Mad2蛋白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细胞发生染色体畸变
D.Mad2蛋白基因的表达发生于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并于有丝分裂前期结合到着丝粒上
7 . 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游离核糖体最初合成的信号肽借助内质网上的SRP受体和SRP结合,将核糖体-新生肽引导至内质网继续蛋白质的合成。当错误折叠蛋白在内质网聚集时,磷酸化激酶催化PERK发生磷酸化,抑制多肽链进入内质网,同时提高BiP的表达量,BiP可以重新正确折叠错误蛋白并运出内质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分泌蛋白加工及分泌有关的膜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
B.SRP受体合成缺陷的细胞中,分泌蛋白会在内质网腔中聚集
C.当BiP的表达量增加后,内质网可产生包裹蛋白质的囊泡
D.提高磷酸化激酶活性可促进异常蛋白积累的内质网恢复正常
8 . 当细胞中错误折叠蛋白在内质网聚集时,无活性BiP-PERK复合物发生解离,形成游离的BiP蛋白与PERK蛋白。BiP可以识别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促进它们重新正确折叠并运出。PERK被磷酸化激酶催化发生磷酸化,一方面抑制多肽链进入内质网,另一方面促进BiP表达量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iP-PERK复合物未解离时,多肽链不能进入内质网
B.磷酸化使PERK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C.BiP蛋白对蛋白质加工所起的作用,体现了细胞的自我调节能力
D.当PERK以游离状态存在时,内质网不能产生包裹蛋白质的囊泡
2023-03-29更新 | 2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9 . 进行生物实验时正确选择实验材料和方法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下列有关实验材料或方法的选择,错误的是(       
A.细胞器的分离方法——差速离心法
B.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生物膜模型——物理模型
C.提取并研究细胞膜的化学成分——猪的成熟红细胞
D.研究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荧光标记法
2023-02-1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10 . 我国西部地区,夏季经常出现高温天气,为了探究某品种红柳对高温干旱环境的适应性,科研人员将该品种红柳从30℃移至40℃条件下进行培养,并检测相关生理指标,得出的数据如下。其中,左下图表示30℃条件下,红柳植株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右下表表示40℃条件下培养的该植物与30℃条件下的相关数据的比对。根据数据分析下列问题:

项目

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

气孔开放度

蒸腾速率

光能捕获速率

处理后占处理前的百分比/%

99

104

95

100

96


(1)曲线图中A点表示30℃条件下的______。某同学认为B点时该植株的叶肉细胞会有O2释放出来,他的观点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
(2)据表中数据分析,将植株移入40℃环境后,该种植株的光合速率基本不受影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方面回答)。
(3)根据探究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