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困难(0.15) |
名校
1 . 已知蔷薇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为红色基因,B为红色淡化基因。蔷薇的花色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基因型

aaB_、aabb或A_BB

A_Bb

A_bb

表现型

白色

粉红色

红色


现取三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色纯合品种甲、乙、丙分别与红色纯合品种丁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用甲、乙丙品种中的__________两个品种杂交可得到粉红色品种的子代。
(2)实验二的F2中白色:粉红色:红色=__________,其中白色个体中纯合子占__________
(3)从实验二的F2群体中选择一开粉红花的植株,了鉴定其基因型,将其与基因型为aabb的蔷薇杂交,得到子代种子;种植子代种子,待其长成植株开花后,观察其花的颜色及比例。
①若所得植株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则该开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②若所得植株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则该开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021-04-09更新 | 683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丹东二中、抚顺二中、本溪高中、盘锦高中、辽油一高)
2 . 小麦和玉米是我国北方地区普遍种植的农作物。一般情况下,在相对较弱光照条件下,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比玉米高;随着光照强度的提高,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时,玉米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仍会继续提高。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玉米叶肉细胞的暗反应途径能够利用细胞间隙较低浓度的CO2继续进行光合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小麦和玉米为材料开展了一系列实验,验证了不同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过程或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分别测定了两种作物不同年龄叶片中,部分无机盐离子及其他物质的含量变化,如图甲所示,其中能反映Mg2+在小麦和玉米叶片中含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2)该小组将刚切下的小麦和玉米叶片,分别放入温度和光照强度均较高的密闭环境中,定时测定相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并绘成如图乙所示曲线。其中能够代表玉米的是曲线 _________ (填图中字母);分析该曲线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
(3)该小组测定了小麦和玉米叶片在一定的CO2浓度和适宜温度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如图丙所示。
①当光照强度为Y时,小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玉米的 ____________倍;当光照强度为Z时,小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玉米的___________倍。
②假定一昼夜中白天光照时间为12 h,当光照强度为Y时,__________ (填作物名称)一定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
③该小组某同学,在分别测定小麦和玉米叶片的实际光合速率时,设置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其中的CO2缓冲液能够维持密闭小室中CO2浓度的相对稳定。该同学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实现实验目的,理由(或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
3 . 果蝇的眼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A和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当t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上述三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代的表现型及数目如下表所示。

红眼(只)

粉红眼(只)

白眼(只)

雌果蝇

45

15

0

雄果蝇

45

15

40


(说明:不出现等位基因的雄果蝇按纯合子考虑)
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体内合成红色素不可缺少的基因是______
(2)F1代的雌雄果蝇的表现型为______, F1代雌果蝇可产生______种类型的配子。
(3)实验室现有一群粉红眼雌雄果蝇且雌雄比为 1:3, 是一对粉红眼雌雄果蝇杂交的全部后代。欲通过杂交实验测定其中一只粉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请完善杂交实验方案,并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①让待测粉红眼雄果蝇与该群果蝇中的粉红眼雌果蝇杂交,观察和统计子一代的______,是比较简捷的方法。
②若______,则待测果蝇的基因型为 ttaaXBXB
③若______,则待测果蝇的基因型为 ttaaXBY;
④若______
4 . 喷瓜的叶色受等位基因B、b控制;喷瓜的性别受aD、a+、ad三个基因控制,其显隐性关系是:aD>a+>ad(前者对后者完全显性)。aD是决定雄性的基因,a+是决定雌雄同株的基因,ad是决定雌性的基因。叶色和性别独立遗传。现有一株叶色浅绿的两性植株为亲本自交获得F1,F1出现了叶色深绿雌性植株和叶色黄化苗(幼苗期死亡),F1成熟植株自交获得F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叶色遗传的基因B、b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属于_____显性。基因B所在的DNA由甲乙两条链构成,间期复制后,在有丝分裂后期该DNA甲乙两链分布于____(填“同一条”或“不同的”)染色体上。
(2)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仅考虑性别,雄性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F2成熟植株中叶色浅绿的雌性植株比例为______
(3)雌性植株与两性植株杂交,必须套袋的是______植株,杂交实验操作中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去雄。
5 . 某种鸟类(ZW型)的翅膀羽毛红色(D)对灰色(d)为显性,羽毛有条纹(R)对无条纹(r)为显性,其中一对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色有条纹个体与一只灰色有条纹个体杂交,F1雄鸟中约有1/8为灰色无条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rZd的配子均占1/4
B.F1出现红色有条纹雌性个体的概率为3/16
C.F1中无条纹个体随机交配,子代出现红色无条纹的概率为7/16
D.F1中红色有条纹个体随机交配,子代出现灰色有条纹的概率为1/9
6 . 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后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其中含3H的DNA分子数为1
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
单选题-单选 | 困难(0.15) |
名校
7 . 食用草乌炖肉是有些地方人们的饮食习惯,但草乌中含有乌头碱,乌头碱可与神经元上的钠离子通道结合,使其持续开放,从而引起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可导致死亡。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乌头碱可使神经元持续处于静息状态而不能兴奋
B.钠离子通道是胞外Na+内流和胞内K+外流共同的通道
C.钠离子通道持续开放会使神经纤维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阻遏钠离子通道开放的药物可以缓解乌头碱中毒症状
8 . 致死基因的存在可影响后代性状分离比。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但具有某种基因型的配子或个体致死,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表现型的影响,若该个体自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后代分离比为6:3:2: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某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
B.后代分离比为5:3:3: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C.后代分离比为7:3:1: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D.后代分离比为9:3:3,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2019-11-17更新 | 3563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上杭县一中等)
单选题-单选 | 困难(0.15) |
名校
9 . 植物的花粉数量众多,但某种类型的花粉的成活率可能会显著降低。现有杂合红花(Rr)植株,自花受粉后,子一代中红花:白花=5:1,则该植株形成的花粉中成活率降低的配子及其成活率分别是
A.R,1/2B.R,1/3C.r,1/2D.r,1/3
10 . 红色面包霉的菌丝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红色对白色显性。下图表示其生活史,合子分裂产生的孢子是按分裂形成的顺序排列的。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子代菌丝体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能直观验证分离定律
B.子代菌丝体基因型为A或a
C.若囊中A、a孢子比例不为1∶1,说明是减数分裂过程发生交叉互换
D.若囊中第一、二个孢子基因型为A,第三、四个为a,最可能是减数分裂中发生交叉互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