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某XY性别决定型昆虫的长翅和短翅、七彩体色和单体色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科研人员将长翅七彩体色雌性昆虫与短翅单体色雄性昆虫进行杂交,得到F1全为长翅单体色,F1雌雄个体交配,得到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

(1)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___定律。控制七彩体色和单体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F1雄昆虫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2)F2长翅单体色雄性个体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___,让F2中长翅单体色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3中短翅单体色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3)研究者在此昆虫的野生型种群中发现了朱砂眼隐性突变体——朱砂眼a(h1h1)和朱砂眼b(h2h2),现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朱砂眼a和b是否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你写出简单的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表明,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位置相距非常远的两对等位基因,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的比例很接近而难以区分。已知在减数分裂时,雌昆虫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都发生交叉互换,而雄昆虫不发生。假设控制昆虫翅无斑和有斑的等位基因(D、d),与控制昆虫长翅和短翅的等位基因(A、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相距非常远。研究小组通过以下杂交实验证实了该假设是正确的,但子代表型及比例出现两种结果,见下表:

亲本杂交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的两种结果I和Ⅱ

无斑长翅×无斑长翅

I:无斑长翅:无斑短翅:有斑长翅=4:2:2

Ⅱ:无斑长翅:无斑短翅:有斑长翅:有斑短翅=?

请画出结果I所对应的亲本雄昆虫中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______________
(注:用“ ”表示,其中横线表示染色体,圆点表示基因所在位置,不考虑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结果Ⅱ的表型比例为_____________
20-21高二·浙江·阶段练习
2 . 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3次细胞分裂后产生8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只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2
B.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至少占1/2
C.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D.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不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3 . 小麦和玉米是我国北方地区普遍种植的农作物。一般情况下,在相对较弱光照条件下,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比玉米高;随着光照强度的提高,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时,玉米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仍会继续提高。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玉米叶肉细胞的暗反应途径能够利用细胞间隙较低浓度的CO2继续进行光合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小麦和玉米为材料开展了一系列实验,验证了不同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过程或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分别测定了两种作物不同年龄叶片中,部分无机盐离子及其他物质的含量变化,如图甲所示,其中能反映Mg2+在小麦和玉米叶片中含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2)该小组将刚切下的小麦和玉米叶片,分别放入温度和光照强度均较高的密闭环境中,定时测定相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并绘成如图乙所示曲线。其中能够代表玉米的是曲线 _________ (填图中字母);分析该曲线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
(3)该小组测定了小麦和玉米叶片在一定的CO2浓度和适宜温度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如图丙所示。
①当光照强度为Y时,小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玉米的 ____________倍;当光照强度为Z时,小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玉米的___________倍。
②假定一昼夜中白天光照时间为12 h,当光照强度为Y时,__________ (填作物名称)一定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
③该小组某同学,在分别测定小麦和玉米叶片的实际光合速率时,设置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其中的CO2缓冲液能够维持密闭小室中CO2浓度的相对稳定。该同学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实现实验目的,理由(或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
4 . 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2n)植物有窄叶和宽叶两种表现型,其中窄叶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B、b 控制。茎的粗细受另一对等位基因D、d 控制,基因型 DD 表现为粗茎,Dd 表现为中粗茎,dd 表现为细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单体是指某对染色体缺失一条的个体,其染色体条数可以用 2n-1 来表示,单体可用于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人工构建该种植株的单体系(窄叶)应有_____种单体。将宽叶植株与该种植物单体系(窄叶)中的全部单体分别杂交,留种并单独种植,当子代出现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时,则 可将宽叶基因定位于该单体所缺少的染色体上。
(2)若两对等位基因 B、b 与D、d 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电离辐射能使D、d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断裂,分别随机结合在 B、b 所在染色体的末端,形成末端易位。仅一条染色体发生这种易位的植株将高度不育。现将图基因型为BbDd 的植株在幼苗时期用电离辐射处理,欲判定该植株是否发生易位及易位的类型,通过观察该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的情况进行判断 (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①若出现_____种表现型的子代,则该植株没有发生染色体易位。
②若出现_____,则该植株仅有一条染色体发生末端易位。
③若D、d 所在染色体片段均发生了易位,且 d 基因连在 b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D 基因连在B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
2020-12-12更新 | 59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
5 . 细胞内部与外部通过细胞膜进行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交换,以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当细胞内部环境恶化到一定程度时会触发细胞分裂、凋亡过程,其关系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细胞内部环境,范围0~1,0为最差,1为最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随细胞分裂的进行,细胞内部环境的恶化程度增大
B.细胞分裂、凋亡是内部环境恶化程度决定的被动过程
C.若某细胞发生突变,使B点右移、A点左移则该细胞可能变成癌细胞
D.若细胞内部环境经常处于略低于B的状态,则细胞更容易发生癌变
6 . 已知某种小鼠的体色由复等位基因A1、A2、A3控制,A1控制灰色,A2控制黑色,A3控制黄色,基因B控制色素的形成,基因型bb的小鼠为白色。科研工作者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基因M定向插入到基因B或b所在的染色体上,并培育出均含有一个基因M的小鼠品系:灰色①、黑色②、黄色③,M基因纯合致死。每个小鼠品系中雌雄个体各有若干只,且基因型相同。已知上述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染色体结构缺失个体正常存活。对这三个品系小鼠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1)由杂交实验一、二可知,基因A1、A2、A3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杂交亲本③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2)通过上述实验推断,在品系①②③中基因M与基因______(填“B”或“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3)仅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基因B、b与基因A1、A2、A3之间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进一步研究确定基因B、b与基因A1、A2、A3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若让实验一F1中的多只灰色鼠相互交配,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多次进行实验二的过程中,F1代偶然出现了一只黄色雄鼠。为探明其产生机理,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如下操作:提取该鼠性腺中处于联会期细胞,用六种颜色的特殊荧光分子分别对细胞中可能存在的基因M、B、b、A1、A2、A3进行特异性染色,然后将未被相应基因结合的荧光分子洗脱,在显微镜下检测基因的着色情况,每个被染上颜色的基因都会出现一个光点。请分析下列变异类型会出现的光点的颜色和数量。
①若该黄色雄鼠是由于环境因素导致而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则一个细胞中可能出现5种颜色10个光点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该黄色雄鼠是由于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则一个细胞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
③若该黄色雄鼠是由于某条染色体结构缺失导致的,则一个细胞中出现___________
2020-07-28更新 | 5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染色体数目不稳定是肿瘤标志性特征之一。为探究KLF14基因在肿瘤形成中的作用,科学家检测了正常小鼠和KLF14基因敲除小鼠体内不同染色体数的细胞占有丝分裂细胞的比例,结果如图所示。图中★代表相互之间差异显著,★★代表相互之间差异极显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体细胞小鼠染色体的数目是40条
B.KLF14基因对肿瘤形成所起的作用是促进作用
C.KLF14基因缺失可能会引起染色体不均等进入子细胞
D.KLF14基因表达蛋白可能参与检测和纠正细胞中DNA损伤
8 . 某高等动物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 B、b)控制,A对a、B对b完全显性,其中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黄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进而无法继续表达。用纯合的黑色和黄色亲本杂交,F1为白色,F1雌雄自由交配得到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4种
B.含A、B基因的个体毛色是白色的原因是不能翻译出相关蛋白质
C.若F2中黑色∶黄色∶白色个体之比接近3∶3∶10,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D.若F2中白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2,则F2中黑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4
9 . 致死基因的存在可影响后代性状分离比。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但具有某种基因型的配子或个体致死,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表现型的影响,若该个体自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后代分离比为6:3:2: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某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
B.后代分离比为5:3:3: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C.后代分离比为7:3:1: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D.后代分离比为9:3:3,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2019-11-17更新 | 3568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上杭县一中等)
10 .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1)真核细胞的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
(2)蓝藻虽然无叶绿体,但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3)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对尾部消失起主要作用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4)叶绿体合成的ATP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5)在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后得出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的结论
(6)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7)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观察到用健那绿染色的动物细胞的线粒体
A.两项B.三项C.四项D.五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