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马铃薯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植物细胞工程在马铃薯的脱毒及育种等方面有重要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育脱毒马铃薯时,外植体宜选用___________(“茎尖”叶片”),不选另一个的理由是___________
(2)植物组织培养常用到愈伤组织培养基、生芽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在愈伤组织培养基上,外植体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是一团___________。在再分化阶段,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参与了细胞分化方向的调节,与生根培养基相比,一般情况下生芽培养基中___________
(3)马铃薯栽培种的抗病性和抗逆性较差,野生马铃薯种的抗病性和抗逆性较好,但二者存在杂交不亲合性。利用野生马铃薯种,通过细胞工程改进马铃薯栽培种种质的思路是___________
(4)避免微生物污染、优化培养条件可提高植物组织培养的成功率。在植物组织培养时,应从___________等方面制定措施,减少污染(至少答出2点);在培养室中培养时,注意优化培养环境,控制___________等培养条件(至少答出3点)。
2 . 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从而提高生产力或改善生态环境
B.在湿地修复过程中,应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多种水生植物,还需考虑这些植物各自的生态位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这遵循自生原理
C.在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中,可在玉米等作物还未成熟时就将果穗和秸秆一起收获,直接作为牛羊的青饲料,称为青贮
D.为加速恢复矿区生态环境,关键措施在于选择能在该环境生活的物种
2023-06-07更新 | 2255次组卷 | 19卷引用:第4章 人与环境(一)
20-21高二下·北京西城·期中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土壤中的磷大部分以难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无效态(如磷酸钙等难溶态,在水中呈白色沉淀)存在,溶磷菌能够把无效态的磷转化为可被直接利用的可溶性磷。科研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规微生物实验中,下列物品及其灭菌方法错误的是_________(填编号)。

编号

物品

培养基

接种环

涂布器

培养皿

灭菌方法

高压蒸汽

火焰灼烧

70%酒精

干热

(2)溶磷菌的初步筛选与分离:取10克土壤样品,依次配备浓度为103、104、105的土壤稀释液,分别取0.1mL涂布于含难溶磷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2d。待菌落长出后挑取_________和菌落生长直径比值较大的单菌落,于基础培养基上采用_________ 法进行多次分离纯化。以上两种微生物的分离方法中,也可用于微生物计数的是_________法。
(3)溶磷菌的进一步筛选:将分离获得的溶磷菌分别配制成菌悬液,接入已灭菌的含难溶磷液体培养基中,对照组的培养基接入_________的菌悬液,5d后测定培养液中可溶性磷含量。若接菌培养液可溶性磷含量为a,对照组可溶性磷含量为b,则菌株溶磷量为_________。选择溶磷量最大的菌种为目的菌。
(4)将适量目的菌接入已灭菌的含难溶磷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每天取样测定溶磷量和pH变化情况,结果如图。

①结果表明目的菌分解难溶磷的能力呈现_________的趋势。
②根据培养液的pH变化情况,可对目的菌的解磷原理作出的推测是_________
(5)获得目的菌后,还可以采取_________的育种措施,进一步提高其耐寒、耐盐的能力。请预期该溶磷菌在农业生产方面可能的应用_________
2021-06-24更新 | 322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章 发酵工程【单元测试·提升卷】-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4 . 如图a为免疫力正常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体内病毒及免疫指标的变化趋势。图b表示一些志愿受试者完成接种后,体内产生的抗体对各种新冠病毒毒株中和作用的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鼻腔中的黏膜和毛发属于保卫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防线。现已查明新型冠状病毒侵染人体肺部血管壁内皮细胞,而不侵染其他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初期,人体第三道防线尚未被激活,病毒在人体内快速增殖(曲线①②上升部分)。曲线③④上升趋势一致,表明抗体的产生与T细胞数量的增加有一定的相关性,其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除了核酸检测还可以使用抗原检测法,因其方便快捷可作为补充检测手段,但抗原检测的敏感性相对较低。抗原检测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据图a分析,抗原检测在________时间段内进行才可能得到阳性结果,判断的依据是此阶段____________
(3)新冠病毒能攻击人体肺泡细胞引发肺炎,重症患者血液中CO2浓度增加,呼吸急促;肺组织间隙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出现肺水肿。分析重症患者出现呼吸急促、肺水肿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能大幅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据图b分析比较,当前能为个体提供更有效保护作用的疫苗接种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5 . 蚊虫分布范围广,生物量大,其中的雌蚊会叮咬人类,可传播多种传染病,须采取防控措施防止传病蚊种泛滥。研究者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和同源重组修复技术提高蚊虫群体中雄蚊比例。
(1)CRISPR/Cas9系统可以实现对双链DNA的精确切割,由三部分组成:crRNA、tracrRNA及Cas9蛋白,如图1。crRNA会与tracrRNA结合形成sgRNA,sgRNA通过__________与目标DNA结合,引导Cas9蛋白对DNA进行切割,导致其断裂。

(2)同源重组修复是一种高保真的DNA双链断裂、修复技术,原理如图2,其过程为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切割使DNA断裂后,启动同源修复,使得染色体DNA上的靶向序列被替换成所需序列。
①现需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请结合图2选出目的基因中必要的结构或基因__________
A.限定在体细胞内表达的启动子
B.限定在生殖细胞内表达的启动子
C.限定在受精卵内表达的启动子
D.I-Ppol基因(能够切割X染色体DNA的核酸酶基因)
E.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
②通过____________技术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精卵,该受精卵发育成_____________性蚊虫。Cas9蛋白将对应的靶向序列进行切割,以基因表达载体中同源序列间的DNA为模板进行修复,最终实现子代都继承相应基因,使群体中雄蚊比例升高。
(3)除利用转基因灭蚊之外,还存在寄生菌灭蚊技术,当雄蚊被沃尔巴克菌感染后,精子会被细菌产生的毒素污染。健康雌蚊的卵细胞与这些“毒精子”相遇后,产生细胞质不相容效应,导致后代无法正常发育。相对于寄生菌灭蚊,利用转基因灭蚊的优势有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4)目前我国尚不允许释放转基因蚊虫,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
6 . 生物的变异在育种中有重要应用,下列是变异在水稻、小麦与果蝇的选育过程中的应用,结合题意分析作答:
I.水稻(2n=24)自花受粉,水稻的无香味(Y)对有香味(y)为显性。无香味人工杂交水稻(如图1)经过长期诱变处理得到以下三种类型的变异(如图2)。

(1)类型一的产生是因为y基因内发生了碱基的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
(2)类型二发生的变异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若类型二的植株M可正常产生配子,各种配子活力相同且可育,但含Y或y基因的个体才能存活,则该变异个体自交后代的表型及分离比是____________
(3)类型三的植株N自交,子代无香味∶有香味=2∶1,对该异常分离比的出现,同学们经讨论分析提出两种假说。假说一:含两条缺失染色体的受精卵不能发育;假说二: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受精能力为正常雄配子的1/2。为了探究假说的正确性,请利用植株N的自交子代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实验方案:任选一株________植株作父本和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杂交,统计子代表型及分离比。
预期结果和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则假说一正确;
②若_______________,则假说二正确。
II. 普通小麦是目前世界各地栽培的重要粮食作物。普通小麦的形成包括不同物种杂交和染色体加倍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A、B、D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在此基础上,人们又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

  

(4)在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中,杂种一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___________。这说明一粒小麦和斯氏麦草之间存在__________。与二倍体相比,最终培育的多倍体普通小麦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5)杂种二培养成普通小麦的方法可用一定浓度的________________处理芽尖,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
(6)现有甲、乙两个普通小麦品系(纯合体),甲的表型是抗病易倒伏,乙的表型是易感病抗倒伏。若要以甲、乙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获得抗病抗倒伏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
(7)随着空间站技术的发展,也可采用太空育种的方法培育高产普通小麦,育种工作者往往要对“太空种子”做大量的筛选,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III. 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

(8)图示果蝇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
(9)白眼雌果蝇(XrXrY)最多能产生Xr、XrXr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的配子,该果蝇与红眼雄果蝇(XR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10)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RY)杂交,F1雌果蝇表现为灰身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灰身白眼,F2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___,从F2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身白眼雄果蝇中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___
(11)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M”)。M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请设计简便的杂交实验,确定M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实验步骤:___________
结果预测:
I.若___________,则是环境改变
II.若___________,则是基因突变;
III.若___________,则是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
2023-10-01更新 | 72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测试】(6大考点) -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必修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