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淀粉酶几乎存在于所有植物中,有a—淀粉酶、β—淀粉酶两种,均可水解淀粉产生双糖。α—淀粉酶耐高温,β—淀粉酶不耐热(70°C处理15min后失活)。禾谷类种子萌发时,淀粉酶活性最强,某研究小组拟测定此时淀粉酶的活性。该小组的实验设计如表,“/”代表未添加。

操作步骤            组别

组别一:1、2、3号试管

组别二:4、5、6号试管

酶液(mL)

1.0

1.0

70℃恒温水浴15min,随后冷水浴使个试管迅速冷却

pH为5.6的柠檬酸钠缓冲液(mL)

1.0

1.0

0.4mol/LNaOH溶液(mL)

4.0

/

40℃恒温水浴15min

40℃预热的1%的淀粉溶液(mL)

2.0

2.0

40℃恒温水浴15min

0.4mol/LNaOH溶液(mL)

/

4.0

分别加入一定量的X溶液,摇匀或置于85℃水浴5min,冷却至室温

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处测定


(1)酶活性是反映酶功能的重要指标,一般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底物的___量或产物的___量来表示。
(2)表2中X溶液所指是___
A.碘液B.双缩脲试剂C.稀HCl溶液D.DNS试剂
(3)据表2推测,此项实验设计的目的是___
A.仅测定α—淀粉酶的活力B.仅测定β—淀粉酶的活力
C.测定a、β两种淀粉酶的总活力D.探究淀粉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4)表2中,前后两次加入0.4mol/L NaOH溶液的作用分别是______。设置组别一的目的是___
(5)结果预测:组别二的结果与组别一的结果相比___(显著偏大/显著偏小/无显著差异)。
2022-05-1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交通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2 . 神经损伤与修复,氧化应缴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产生的继发性损伤之一,过多的活性氧使神经元中高尔基体结构不稳定,表现为长度增加,进而影响其功能。科研人员对相关机制进行了研究。
(1)神经元中的高尔基体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________________。当神经元受损时,高尔基体还可以形成囊泡,修补神经元的断端细胞膜,这一功能与高尔基体膜具有____的结构特点有关。
(2)Src蛋白分布于高尔基体等处,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科研人员使用H2O2构建氧化应激神经元模型进行相关实验,并在________下观察、测定并统计各组高尔基体的平均长度,结果如图。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
   
(3)ANLN是分布于高尔基体膜上的蛋白质,其作用是保持高尔基体的结构稳定。科研人员设计了可以特异性干扰ANLN基因表达的RNA片段(ANIi)和无关RNA片段。已知ANLN基因转录的mRNA的部分序列为:5'-GCUCACACU-3',推测导入大鼠神经元的ANIi相关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利用该干扰技术,探究在氧化应激状态下,Src与ANLN的上下游调控关系。请在实验(2)的基础上补充设计3组实验,并选择相应的材料及处理方式填入下表(填字母)。实验结果说明Src通过调控ANLN稳定高尔基体结构。

组号

材料及处理

检测指标

高尔基体的平均长度

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a.正常神经元 b.H2O2氧化损伤神经元        c.SA        d.ANIi       e.无关RNA
(5)综合上述研究结果,请提出一种治疗中枢神经损伤后氧化应激的可行措施___________
2023-09-16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3 . 蜘蛛丝的强度为钢丝的五倍,比绝大部分合成纤维更轻更牢,弹性更强。因此它可广泛用于制造防弹背心、人造肌腱、医用缝线等。已知蜘蛛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科学家们已确定并分离到了决定丝蛋白合成的基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操作途径,希望利用基因工程改造出能生产蜘蛛丝蛋白的细菌。

(1)完成图中①、②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图中C在基因工程中被称为___________
(2)构成图中A、B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__
A.氨基酸B.脱氧核糖核苷酸C.核糖核苷酸D.单糖
(3)请写出丝蛋白基因在细菌细胞中的表达过程:___________
(4)通过图所示途径获得产蜘蛛丝细菌的方法,与通过人工诱变培育高产丝蜘蛛的方法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下表是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b、c),请根据表中提供细菌的生长情况,推测①②③三种重组后细菌的外源基因插入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菌在含青霉素培养基上生长情况细菌在含四环素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能生长能生长
能生长不能生长
不能生长能生长

2022-03-13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生物试题
4 . 如图甲是某种高等生物细胞的模式图,图乙是细胞周期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写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甲所示细胞可表示_________(植物/动物)细胞,因为该细胞中具有细胞器[   ]_____   
该细胞区别于乳酸杆菌最主要的结构特点是该细胞具有[   ]_______,该特点是细胞分 类的根本依据。
2.图甲所示细胞中可消化进入细胞内的异物及衰老无用的细胞器碎片的是[   ]______
3.图甲中表示线粒体的是[__],线粒体有两层膜,其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嵴能显著扩大内膜表面积达5-10倍,内膜表面积增大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叶绿体中也存在膜面积扩大现象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
4.据图乙分析,下列细胞分裂图像中,处于图中II期是________
A.B.C.D.

苦荞麦中含有的槲皮素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下表为处于G1、S和G2+M期细胞数目的比例,其中处理组为槲皮素处理某胃癌细胞系24h,未处理组为对照。

组别

G1细胞的比例

S细胞的比例

G2+M细胞的比例

未处理组

(41.36±1.39)%

(44.07±2.37)%

(14.57±0.93)%

处理组

(32.53±2.23)%

(31.24±1.14)%

(36.22±2.84)%

5.据表推测,槲皮素可将该胃癌细胞的分裂阻断在______,从而抑制其增殖。
A.G1B.G0C.S期D.G2或M期
2020-03-23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交通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5 . 叶绿体内大约有95%的蛋白质是由核基因控制合成的,以前体蛋白的形式与叶绿体膜上受体作用再经过TOC-TIC蛋白复合体转运至叶绿体中,其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TOC-TIC将核基因控制的前体蛋白转运进叶绿体示意图
(1)前体蛋白进入叶绿体的方式属于        。(单选)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
(2)前体蛋白进入叶绿体的过程体现了叶绿体内膜具有的特点或功能有____(编号选填)
①一定的流动性                 ②控制物质进出                         ③参与信息交流
(3)光合色素分布在______(填图中字母)上,其作用是________
(4)下列①~⑤是图1中相应结构或物质,其中以磷脂和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结构是_____;核糖核酸分布于_______;碳反应发生于________。(编号选填)
①核膜       ②细胞质       ③叶绿体基质        ④前体蛋白        ⑤TOC-TIC复合体
(5)转运肽基质加工酶(SPP)将前体蛋白加工成成熟蛋白的过程中可能改变了前体蛋白的         
A.氨基酸数目B.空间结构C.氨基酸序列D.肽键结构
(6)参与叶绿体蛋白合成和转运的细胞器有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核糖体     ②内质网       ③高尔基体     ④溶酶体       ⑤线粒体     ⑥中心体
研究表明,高温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是破坏了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PSII反应中心,而叶绿体D1蛋白是构成PSII的基本框架。为研究高温胁迫对PSII系统的破坏及其与叶绿体D1蛋白间的关系,研究人员选取了两个品种的水稻,检测高温胁迫下水稻旗叶的净光合速率,其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温度处理下净光合速率的动态变化
水稻开花后第15天旗叶的叶绿素浓度、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见表:

品种

温度处理

叶绿素浓度

净光合速率Pn

气孔导度 G5

胞间CO2浓度

品种1

常温NT

21.14±0.88

14.46±1.71

0.68±0.23

566.10±16.08

高温HT

18.02±1.72

10.59±1.98

0.40±0.21

579.25±17.91

差值

3.12**

3.87**

0.28

-13.15

品种2

常温NT

24.62±1.80

13.75±1.42

0.57±0.18

573.72±21.36

高温HT

17.98±1.65

10.84±0.91

0.32±0.11

624.16±13.35

差值

6.64**

2.91**

0.25*

-50.44**

表 不同温度处理对水稻开花后第15天旗叶光合作用的影响*和**表示同一品种的不同温度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7)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和已有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温胁迫会影响水稻旗叶对光的吸收
B.高温对水稻品种1的净光合速率影响更大
C.高温对气孔导度的影响没有其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明显
D.高温会影响叶绿体中酶的重复利用
(8)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和已有知识,高温胁迫下水稻的净光合速率______(增大/不变/减小),请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
6 . 基因表达与心肌细胞凋亡,放射性心脏损伤是由电离辐射诱导的大量心肌细胞凋亡产生的心脏疾病。一项新的研究表明,circRNA可以通过miRNA调控P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凋亡,调控机制见图1。miRNA是细胞内一种单链小分子RNA,可与mRNA靶向结合并使其降解。circRNA是细胞内一种闭合环状RNA,可靶向结合miRNA使其不能与mRNA结合,从而提高mRNA的翻译水平。

(1)在心肌细胞中可以完成的生理活动是下图2中的_______(编号选填)。

(2)P基因表达过程中,DNA分子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携带的遗传信息最终翻译的氨基酸如表1,则图3所示的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

表1:

5'-GAG-3'

5'-GCC-3'

5'-CGG-3'

5'-TGC-3'

亮氨酸

丙氨酸

精氨酸

苏氨酸

A.亮氨酸B.丙氨酸C.精氨酸D.苏氨酸

(3)前体mRNA是通过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可被剪切成circRNA等多种RNA。circRNA和mRNA在细胞质中通过对______的竞争性结合,调节基因表达。
(4)图4为细胞的生命历程图,其中甲~辛表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多选)。

A.甲过程代表有丝分裂,乙过程中细胞分化并不改变细胞的遗传信息
B.丙过程的发生是由于致癌因子使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并表达的结果
C.丁过程与基因表达有关,只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并与戊过程有区别
D.己过程中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膜流动性减弱,辛过程体现了细胞全能性

(5)据图1分析,miRNA表达量升高可影响细胞凋亡,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根据以上信息,除了减少miRNA的表达之外,试提山一“个治疗放射性心脏损伤的新思路_____
2023-09-17更新 | 35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7 . 番茄植株不耐高温,其生长发育适宜温度及光照分别为15~32℃,500~800μmol·m-2s-1。我国北方日光温室夏季栽培生产过程中常遭遇35℃亚高温并伴有强光辐射的环境,会造成作物减产。
(1)PSⅡ和PSⅠ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物,具有吸收、传递、转化光能的作用。

                                   图1
如图1所示PSII中的色素吸收光能后,一方面将H2O分解为_________和H+,同时产生的电子传递给PSⅠ用于将NADP+和H+结合形成NADPH。另一方面,在ATP合成酶的作用下,H+_________(填写顺或逆)浓度梯度转运提供能量,促进ADP和Pi合成ATP。光反应过程实现了能量由光能转换为活跃化学能的过程。
(2)为研究亚高温高光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将番茄植株在不同培养环境下培养5天后测定相关指标如下表。

组别
温度(℃)光照强度(μmol·m-2s-1)净光合速率(μmol·m-2s-1)气孔导度(mmol·m-2s-1)胞间CO2浓度(ppm)Rubisco活性(U·ml-1)
对照组(CK)2550012.1114.2308189
亚高温高光组(HH)3510001.831.244861

从表中数据可见亚高温高光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并不是气孔因素引起的,请说出理由_________。Rubisco是催化图1中过程②_________的关键酶,该酶活性的下降导致②速率下降,光反应产物NADPH([H])和ATP在细胞中的含量__________(填写增加、降低或不变),进而引起光能的转化效率降低,而此时强光下植物吸收的光能已经是过剩光能了,从而对植物产生危害。
(3)植物通常会有一定的应对机制来适应逆境。D1蛋白是PSII复合物的组成部分,对维持PSII的结构和功能起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在高温高光下,过剩的光能可使D1蛋白失活。研究者对D1蛋白与植物应对亚高温高光逆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①利用番茄植株进行了三组实验,①组的处理同(2)中的CK,③组用适量的SM(SM可抑制D1蛋白的合成)处理番茄植株并在亚高温高光(HH)下培养。定期测定各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实验结果如下图:         

                                 图2
请写出②组的处理: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植物如何缓解亚高温高光对光合作用的抑制的。__________
②Deg蛋白酶位于类囊体腔侧,主要负责受损D1蛋白的降解,如果抑制Deg蛋白酶的活性,请你预测在亚高温高光下番茄光合作用受抑制程度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8 . 西瓜的进化,西瓜原产于非洲,通过驯化与现代育种,西瓜从果小、果肉硬、颜色浅、味苦的野生西瓜,发展到果大、果肉脆、红、甜的现代西瓜(栽培品种)。西瓜现存7个品种,科研人员对西瓜基因组进行了测裁培西瓜序,并利用“四倍简并位点”的差异推断了这7个品种的亲缘关系:罗典西瓜是其他6个品种的姊妹,其次是药西瓜和热迷西瓜,缺须西瓜与饲用西瓜、黏籽西瓜、裁培西瓜的亲缘关系较近,黏籽西瓜与栽培西瓜的亲缘关系尤为密切。
(1)科研人员构建了西瓜7个品种的进化关系图,请根据题干补全该图,a._____;b._____;c._____;d._____(编号选填)。   
①黏籽②药③罗典④缺须
(2)由题干可知,科研人员构建西瓜7个品种的进化关系图的主要依据属于_____(编号选填)。
①化石证据②胚胎学证据③比较解剖学证据④细胞生物学证据⑤分子生物学证据
(3)“四倍简并位点”可用于研究生物的进化过程。一个遗传密码子通常由三个核苷酸构成,每个核苷酸称为一个位点。如果密码子的某个位点上任何核苷酸都编码同样的氨基酸,这个位点就称为四倍简并位点。请根据表2(部分通用密码子表)用“O”圈出图4所示核酸中的四倍简并位点_____

第二位碱基

U

C

A

G

第一位碱基(5'端)U            U
C
A
G
第三位碱基(3'端)
C            U
C
A
G
   
(注:AUG为起始密码子)
“四倍简并位点”现象体现了密码子的______性,该特性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
(4)现在的西瓜,栽培品种的果实普遍较大、果肉较甜,而野生西瓜的果实相对较小、果肉较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多选)
A.有苦味的野生西瓜不利于人类食用,是一种不利变异
B.果实大、果肉甜等性状的出现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野生西瓜不适应现在的环境,在不久的将来会很快灭绝
D.裁培品种和野生西瓜有很多不同性状,所以是两个物种
(5)利用某种西瓜的品种1(2n=22)和品种2(4n=44)培育出了无籽西瓜(3n=33)该过程发生的变异为______。
A.染色体数目整倍体变异B.染色体结构变异之重复
C.染色体数目非整倍体变异D.染色体结构变异之易位
(6)世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西瓜栽培品种,8424是适合上海种植的品种。市售的8424有两种果皮颜色,某研究小组完成了表3所示的实验,并获得了对应的实验结果。
表3:

组别

P

F1

墨绿

浅绿

1

墨绿×墨绿

319

0

2

墨绿×墨绿

241

79

3

浅绿×浅绿

0

314

4

墨绿×浅绿

153

144

根据组别___________可以判断_______为显性性状。
(7)组别4亲本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相关基因用A、a表示),其中F1的墨绿个体间杂交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8)西瓜幼苗的生长状况直接影响西瓜的产量,光照、温度等条件都会对西瓜幼苗的生长产生影响。为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西瓜幼苗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将平时吃西瓜吐的籽收集起来作为实验材料培育西瓜幼苗②到当地的种子店购买西瓜种子作为实验材料培育西瓜幼苗③将培育的西瓜幼苗随机分为5组④将培育的西瓜幼苗按株高分为高、较高、重点、较低、低5组⑤1组幼苗作为对照组,给予白光照射;4组幼苗作为实验组,给予不同颜色的光(红光、蓝光、不同比例的红蓝混合光等)照射⑥5组幼苗均作为实验组,给予不同颜色的光(红光、蓝光、不同比例的红蓝混合光等)照射⑦保持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一致⑧测定幼苗叶片的叶绿体含量、光合速率⑨测定幼苗叶片的RuBisco(碳反应过程的一种关键酶)的活性。
2023-09-18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9 .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光饱和时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光饱和时CO2吸收量(mg/100cm2叶•小时)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mg/100cm2叶•小时)

A植物

1

3

11

5.5

B植物

3

9

30

15


(1)与B植物相比,A植物是在______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当光照强度超过9千勒克司时,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是__________(mg/100cm2叶•小时)。
光合速率也受光合产物从叶中输出速率的影响.某植物正处于结果期,如图①。

(3)若只留一张叶片,其他叶片全部摘除,如图②,则留下叶片的光合速率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2019-10-2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七宝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在骨髓中的多能造血干细胞只能分化产生各种血细胞,但是这种造血干细胞在体外受某些促进分化的因子诱导,还可以分化为神经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造血于细胞的细胞核中含有与受精卵相同的全套基因
B.造血干细胞中具有控制各种蛋白质合成的信使RNA
C.造血干细胞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分化成各种血细胞
D.造血干细胞中不同基因的表达受环境因子的影响
2022-03-12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