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976 道试题
1 . 下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温桶内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

材料用具:保温桶(500 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 0.1 g/mL 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的热量更多。
(1)取 A、B 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

装置

方法步骤一

方法步骤二

方法步骤三

A

加入 240mL 的葡萄糖溶液

加入 10g 活性干酵母

_________

B

加入 240mL 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_________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2)表中表示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的装置的是_____(A/B)。
(3)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 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 A、B 温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用“<、=、>”表示),则假设成立。
(4)研究小组为进一步了解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的热量更多的原因,研究了酵母菌有氧呼吸的过程示意图。

酵母菌呼吸过程是从分解葡萄糖开始的,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分为 3 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场所是_________。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产生 ATP 最多的是第_______阶段,请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_________
2024-04-0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九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2 . 油菜素内酯(BR)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为探究油菜素内酯的生理作用,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表中所示是相关研究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123456
油菜素内酯浓度 /(mg·L100.100.200.300.400.50
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 /cm162038514220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
(2)在芹菜幼苗生长的过程中,与BR作用类似的激素可能是_________(选填“赤霉素”“乙烯”或“脱落酸”)。
实验二:用放射性碳标记的IAA处理主根,检测油菜素内酯对生长素运输的影响。实验方法及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合成生长素的前体物质为___________,图示表明标记的生长素在根部的运输方向为__________,BR可以_________(选填“促进”或“抑制”)生长素的运输,且对_________(运输方向)的作用更显著。
实验三:PIN蛋白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研究人员检测BR处理的根部组织中PIN蛋白基因表达的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所示。

测定指标组别

PIN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相对值)

对照组

7.3

一定浓度 BR处理组

16.7


(4)上述两个实验表明,油菜素内酯作为一种________,会与__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信息传递过程,从而影响根细胞中______________,从而影响生长素在根部的______________和分布,进而影响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5)与植物激素素相比,人工合成的激素类似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
2024-02-2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建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3 . 野生型果蝇眼色是暗红色,暗红色源自于棕色素(受A、a基因控制)与朱红色素(受B、b基因控制)的叠加。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不能合成棕色素和朱红色素的白眼纯合突变体品系,用突变体、野生型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组合子代表型及比例
野生型♀白眼♂全为暗红眼
野生型♂白眼♀全为暗红眼
组合二中子代暗红眼♂白眼♀暗红眼∶白眼=1∶1

(1)白眼是___染色体上的___(隐性、显性)突变性状。
(2)据表推测组合一子代细胞染色体上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请在图上标注出相应位置___

若让组合三子代随机交配一代(假设组合三子代产生配子时染色体行为同其亲本),后代白眼果蝇的比例为___
(3)研究人员在进行杂交组合三时还发现两种不同的结果,如下表:
亲本组合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暗红眼(甲)♂×白眼♀结果①:全为暗红眼
暗红眼(乙)♂×白眼♀结果②:暗红眼∶棕色眼∶朱红眼∶白眼=45∶5∶5∶45
出现结果①的原因可能是雄性亲本甲产生携带___基因的精子不育导致;出现结果②的原因最可能是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野生型果蝇及白眼纯合突变体品系均为D+基因纯合子,甲果蝇(如图)的一个D+基因突变为D基因,研究人员在甲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均检测到D基因的表达产物G蛋白,该蛋白与特定的 DNA序列r结合,导致精子不育。

   

①据此判断D+、D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___。根据杂交结果①可推测D基因与A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__
②进一步用射线照射甲果蝇,得到一只变异的丙果蝇(如图)。将丙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所得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
4 . 炸薯条是常见的快餐食品。不同品种的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有差异。若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过高,可能导致油炸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为检测还原糖含量,研究人员采用不同方法制备马铃薯块茎提取液,结果如下表所示。

方法

提取液颜色

提取液澄清度

还原糖浸出程度

浅黄色

澄清

充分

深红褐色

澄清

充分

浅红褐色

不澄清

不充分

回答下列问题:
(1)马铃薯块茎提取液中含有淀粉,此外还含有少量麦芽糖、果糖和____等还原糖。
(2)据表分析,三种马铃薯块茎提取液制备方法中,方法____最符合检测还原糖的要求,原因是这种方法制备提取液时还原糖浸出程度____,并且提取液的颜色____,有利于对实验结果的准确观察。
(3)检测不同品种的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的操作步骤:取不同品种的马铃薯块茎提取液2mL分别注入不同的试管,____,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4)结果分析:不同品种的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的多少可通过比较____进行估量。
5 . 现有果蝇猩红眼纯合品系甲、乙、丙(基因型各不相同)、深红眼纯合品系丁。为探究果蝇猩红眼与深红眼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者做了如下表所示的杂交实验,表中F1相互杂交得F2(不考虑致死问题)。

母本

父本

全为深红眼

深红眼:猩红眼=3:1

深红眼:猩红眼=3:5

深红眼

猩红眼

(1)分析杂交组合一的结果可知,果蝇眼色至少受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2)杂交组合二的F2中的深红眼雌雄果蝇随机相互杂交,所得的F3中猩红眼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
(3)杂交组合三的F1表型与杂交组合一的F1表型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杂交组合三的F2的表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若在F1中发现极个别猩红眼雌果蝇,可能发生了________(填变异类型)。
(4)已知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本题涉及的基因均不位于Ⅳ号染色体上)。研究者在观察杂交组合一的F2中的深红眼雄性果蝇的染色体时,发现一只深红眼雄果蝇(A)Ⅳ号染色体只有一条,让该果蝇A与品系乙中雌果蝇杂交,所得F3中出现了缺失一条Ⅳ号染色体的猩红眼雌果蝇B,将果蝇B与果蝇A杂交,所得F4中,缺失一条Ⅳ号染色体的猩红眼果蝇占________。(不考虑其他变异)
2023-09-17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6 . 下图是大麦叶肉细胞中的有关代谢过程,其中A、B代表相关细胞器。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中消耗的 ATP 和NADPH的合成场所是______。研究表明酶X是由核 DNA和叶绿体DNA共同控制合成的,据此推测,酶X的具体合成场所是______中的核糖体。
(2)在适宜光照条件下,过程③所需O2来自______反应。细胞中某些氨基酸、核苷酸和脂肪酸等都可直接或间接地与乙酰 CoA 相互转化,这说明______
(3)据图推测,大麦叶肉细胞中合成淀粉所需的酶主要存在于______。研究发现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淀粉含量会出现“昼多夜少”规律性的变化,据此推测,叶绿体中淀粉的主要用途是______
(4)研究发现,大麦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呼吸作用的运行能够优化光合作用。有实验者利用大麦叶片进行了下表所示实验,表中的 KCN 和 SHAM是两类呼吸抑制剂。
组别12。34
缓冲液中
的添加物
不添加0.5 mmol/L KCN1mmol/L SHAM1mmol/L SHAM
+0.5 mmol/L KCN
步骤一在相同位置选取大小一致且完全伸展的叶片,置于缓冲液中进行真空渗透1小时
步骤二渗透结束后,将叶片从缓冲液中取出,清洗并吸去叶片表面残余的缓冲液;
将叶柄浸入上述缓冲液中,并将叶片置于持续的适宜光照下
步骤三光照4小时后,使用相关仪器测定叶片的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速率
①缓冲液可以保证培养液中______(答两点)等的相对稳定。
②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该实验最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7 . 下图为高等动物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及定向转运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其中a~f表示相应的细胞结构,①~⑧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研究发现,胰岛B细胞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RP)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SRP与信号肽特异性结合后可使翻译暂停,内质网膜上存在SRP受体。科研团队分离出胰岛B细胞中的相关物质或结构,在适宜条件下进行体外实验,操作和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胰岛素

核糖体

SRP

内质网

高尔基体

实验产物

+

+

-

-

-

含109个氨基酸残基的前胰岛素原(含信号肽)

+

+

+

-

-

约含70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含信号肽)

+

+

+

+

-

含86个氨基酸残基的胰岛素原(不含信号肽)

+

+

+

-

+

约含70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含信号肽)

+

+

+

+

+

由α、β链组成的含51个氨基酸残基的胰岛素

注:“+”表示有,“-”表示没有。
(1)a形成的场所(a的亚基装配部位)是________,胰岛素合成的场所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其基本组成单位的分子结构通式是________
(2)胰腺细胞产生和分泌胰蛋白酶的过程是________(用数字表示)。SRP的结合位点包括信号肽识别结合位点、翻译暂停结构域和________
(3)⑦形成的钠钾泵选择性转运钠离子和钾离子,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是________。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外膜与内质网直接相连,这种特征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4)从表中胰岛素原在某种细胞器中加工形成胰岛素,由胰岛素形成前后氨基酸的数量变化推测,该细胞器中有________酶。
(5)表中信号肽是由________个氨基酸通过缩合反应而形成的。胰岛素先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含信号肽的多肽,多肽约含70个氨基酸残基时与________结合后翻译暂停;然后SRP与________上的受体结合,把(多聚核糖体带到内质网上,继续翻译成含109个氨基酸残基的前胰岛素原,并在内质网中切去________,初步加工成胰岛素原。
8 . 已知果蝇眼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野生型果蝇眼色是暗红色,研究人员发现了一只新的亮红眼突变型雄果蝇,为探究亮红眼基因突变体的形成机制,设计了一系列实验(相关基因均不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1)亮红眼突变型雄果蝇与野生型雌果蝇杂交,F1果蝇自由交配,后代表现为_____,说明亮红眼是一种常染色体上的隐性突变,选择F2暗红眼果蝇自由交配,F1亮红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
(2)已知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灰体(H)对黑檀体(h)为显性,棒眼(B)对正常眼(b)为显性,残翅(v)、黑檀体(h),正常眼(b)三个基因分别位于2号、3号和X染色体上,为探究亮红眼突变基因(用字母e表示)与上述三种基因的位置关系,以四种突变型果蝇(只有一对等位基因突变,其他性状均为野生型)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方案及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亲本组合
子代表现型
组合一:
亮红眼♂×残翅♀
组合二:
亮红眼♂×黑檀体♀
组合三:
亮红眼♂×正常眼♀
F1暗红眼灰体
F2暗红眼灰体:
暗红眼黑檀体:
亮红眼灰体=2:1:1
①组合一果蝇杂交,若F2中出现的结果为_____,可知E/e与V/v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②组合三果蝇杂交,F2雌果蝇中b基因频率为_____
(3)减数分裂时,雄果蝇3号染色体不发生互换,雌果蝇发生。为进一步确定亮红眼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将组合二杂交产生的F1_____(填“母本”或“父本”)进行测交,若实验结果为_____,说明亮红眼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
(4)将野生型暗红眼和突变型亮红眼基因进行测序,下图为基因cDNA(转录的非模板链)的部分测序结果。

已知转录从第1位碱基开始,据图可知亮红眼突变体的基因内发生_____,造成蛋白质翻译到第_____位氨基酸后提前终止(终止密码子:UAA、UAG、UGA)。
2023-02-08更新 | 893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9 . Bt毒素是由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一种毒蛋白,对多种昆虫具有较强的杀伤力,而对人和其它脊椎动物没有毒性。
(1)以Bt毒蛋白为有效成分的农药长期使用,会导致害虫种群____,使药效减弱直至丧失,无法在生产中继续使用。
(2)以家蚕为材料,研究昆虫抗药性遗传特性。测定生命力大致相同的多品种家蚕幼虫致死50%的Bt浓度(LC50),结果如下:

家蚕品种

A

B

C

D

E

F

G

H

LC50(mg/L)

59.4

37.5

94.2

118.6

118.6

118.7

129.0

>375


1研究人员欲选择敏感型和抗药型家蚕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据上表结果,最好选择家蚕品种是_______________
②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表:

亲本

实验一

♀抗药型

×♂敏感型

实验二

♀敏感型

×♂抗药型

实验三

实验一的

F1×抗药型

实验四

实验二的

F1×敏感型

实验五

实验一的

F1自交

实验六实验二的F1自交

子代

抗药型

0

0

67

0

37

34

敏感型

80

80

83

150

113

116


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表明,家蚕抗药型是由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性基因控制的;实验____的结果表明,F1产生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
(3)Bt毒蛋白与家蚕幼虫的中肠细胞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细胞膜穿孔,细胞裂解,幼虫死亡。为从分子水平上阐明家蚕产生抗药性的原因,研究人员从实验一亲本________________细胞中提取总RNA,获取cDNA,测定亲本受体基因碱基序列如图。

起始密码子

终止密码子

酪氨酸密码子

AUG/GUG

UAA/UAG

UAU/UAC


从分子水平推测家蚕抗药性产生的原是敏感型受体基因中插入3个碱基对,导致____(填写变异类型),进而在受体蛋白中插入一个氨基酸(酪氨酸),受体蛋白结构改变,使受体不能与Bt毒蛋白结合而产生抗药性。
(4)依据Bt受体基因设计的靶向sgRNA,可以与限制酶Cas9结合,定点切除受体基因的39个核苷酸。sgRNA和Cas9mRNA的混合物注射到____型家蚕受精卵中,若其发育成的家蚕幼虫表现为________,则进一步证明上述推测成立。
(5)基因编辑技术能精确靶向修饰生物体基因组特定位点,人为改造生物体的遗传信息。请从利或弊某一方面说明该技术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 ____
2020-04-18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3月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10 . 鸡(2N=78,ZW型)的卷羽与片羽、体型正常和矮小分别受等位基因A/a和D/d控制,其中D/d位于Z染色体上。卷羽鸡能够较好适应高温环境,矮小鸡对饲料的利用率较高,某养殖场内现有卷羽正常和片羽矮小雌雄个体若干,研究人员进行相关杂交实验以培育出耐热且节粮型鸡种,从而实现规模化养殖,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一:卷羽正常(♀)×片羽矮小(♂)→F1中半卷羽正常(♂)∶半卷羽矮小(♀)=1∶1;
步骤二:卷羽正常(♂)×片羽矮小(♀)→F1中雌雄个体均表现为半卷羽正常;
步骤三:选取步骤一和步骤二的子一代“相关个体”进行杂交,培育获得目的品种鸡。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对鸡的基因组进行测定,应测定______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
(2)结合步骤一、二可知,基因A/a位于______(填“常”或“Z”或“W”)染色体上,步骤一的F₁均表现为半卷羽,合理的解释是______
(3)为尽快获得耐热且节粮型鸡种,步骤三“相关个体”中母本应来自______(填“步骤一”或“步骤二”)的子一代,理由是______
(4)研究发现基因H 具有较强抗病性,现将抗病基因H导入由(3)获得的耐热节粮型雌性个体染色体上。请写出探究基因H导入到了Z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的实验思路:______;若子代出现______的结果,说明基因H导入到Z染色体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