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082 道试题
1 . 植物细胞被某需氧型致病细菌感染后会发生一系列防御反应,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与图中致病细菌及植物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均有质膜,但致病细菌膜内侧含有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酶
B.两者的细胞壁成分相同,都可为细胞能量代谢提供关键糖类
C.两者正常细胞内均存在RNA-蛋白质复合物,便于RNA复制
D.两者均存在核糖体,表明两者均具有与rRNA合成有关的核仁
2.下列与植物细胞防御过程中相关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质膜上的受体与诱导子特异性结合的过程体现了质膜的选择透过性
B.图中NADPH氧化酶主要功能是将光反应阶段产生的NADPH氧化
C.参与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的NO能影响植物细胞内的基因表达
D.转运蛋白在转运Ca2+时发生的变化与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时的变化相同
3.下列与植物细胞内一系列防御反应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活性氧和H2O2的强氧化性使致病细菌的生命活动受抑制
B.植物合成的抗毒素属于其生命活动必需的初级代谢产物
C.植物合成的水解酶可能会引起致病细菌细胞壁的降解
D.水杨酸的含量可通过Ca2+参与的调节机制维持动态平衡
2024-03-21更新 | 4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下学期教学情况调研(一) 生物试题
2 . 交配迷向技术是指人为在茶园中放置性信息素味源,使得茶小卷叶蛾在求偶通讯中获得错误信号,进而延迟、减少或者阻止其顺利找到异性完成交配,从而减少下一代害虫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茶园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只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
B.性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交配迷向技术属于生物防治技术
C.交配迷向技术通过破坏茶小卷叶蛾种群的性别比例达到防治的目的
D.性信息素影响茶小卷叶蛾的交配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 . 正确选用实验材料,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关键。下列有关实验材料选择及实验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分生组织的部位可以作为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
B.两性生殖器官可以作为减数分裂实验的材料
C.用大蒜(2n=16)低温诱导多倍体时,观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32条说明诱导成功
D.滴加台盼蓝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动物细胞膜时可以看到“暗-亮-暗”结构
2024-05-28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三考前模拟(一)生物试题
4 . 狼爪瓦松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野生花卉且其细胞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入药。为满足狼爪瓦松 市场化需求,某科研小组利用植物细胞工程等技术手段,进行狼爪瓦松的扩大培养,具体过程如图 所示(其中数字序号代表相应的处理过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有(  )
A.过程③先在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值高的培养基中培养,再转移至其值低的培养基中
B.制备培养基的正确顺序是:称量→溶解→定容→调 pH 值→分装→灭菌
C.过程④常用射线或化学物质处理即可获得大量所需的突变体植株丙
D.过程⑥利用愈伤组织分裂能力强、全能性高的特点可大量获得黄酮类化合物
5 . 热休克蛋白(HSP)是存在于真核细胞内质网中帮助蛋白质折叠形成正确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能帮助变性蛋白复性。当HSP活性大幅下降时将导致内质网中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增加,大量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可导致“内质网应激”反应诱导细胞凋亡。下列判断中合理的是(       
A.原核细胞中没有内质网,没有帮助多肽链折叠的蛋白质
B.HSP能重新连接变性蛋白中断裂的肽键使蛋白质复性
C.HSP高表达的细胞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D.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在内质网中积累促进了某些蛋白质的表达
6 . 当细胞中错误折叠蛋白在内质网聚集时,无活性BiP—PERK复合物发生解离,形成游离的BiP蛋白与PERK蛋白。BiP可以识别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促进它们重新正确折叠并运出。PERK解离后被磷酸化激酶催化发生磷酸化,一方面抑制多肽链进入内质网,另一方面促进BiP表达量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BiP—PERK复合物存在时,多肽链进入内质网折叠和加工
B.当PERK以游离状态存在时,内质网不能产生包裹蛋白质的囊泡
C.提高磷酸化激酶活性可促进异常蛋白积累的内质网恢复正常
D.磷酸化的PERK可以抑制多肽链进入内质网
7 . 在动物细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着丝粒位置存有一种SGO蛋白,主要保护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粘连在一起的粘连蛋白不被水解酶(该水解酶在间期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存在,分裂中期开始大量起作用)破坏,从而保证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与分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GO蛋白在细胞分裂间期通过核糖体合成并由核孔进入细胞核
B.SGO蛋白功能的异常可能产生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子细胞,其机理与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相同
C.SGO蛋白失活及粘连蛋白水解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粘连蛋白水解后不一定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2023-04-23更新 | 535次组卷 | 4卷引用:生物(江苏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
8 . 为宣传正确佩戴口罩可降低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风险,某同学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中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置于距正确佩戴口罩的实验者口部前方50cm处,然后对着培养基讲话1min或咳嗽2次,再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观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接种前要了解固体培养基是否被污染无需接种无菌水来培育检测
B.实验者对培养基进行处理后,放入20℃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天
C.实验中还应设置不戴口罩直接讲话或咳嗽进行实验对照
D.培养结束后可根据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确定微生物的种类
2010·江苏盐城·二模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9 . 在“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甲、乙、丙、丁四个小组除表中所列处理方法不同外,其 他操作步骤均正确,但实验结果却不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组别

实验

材料

提取核物质时

加入的溶液

去除杂质时加入的溶液

DNA 鉴定时

加入的试剂

鸡血

蒸馏水

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25 ℃)

二苯胺试剂

菜花

蒸馏水

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冷却)

双缩脲试剂

猪血

蒸馏水

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冷却)

二苯胺试剂

鸡血

蒸馏水

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冷却)

二苯胺试剂

A.实验材料选择错误的组别是丙
B.沸水浴后试管中溶液颜色变蓝的组别是甲、丁
C.甲组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原因是 25 ℃的酒精对 DNA 的凝集效果差
D.乙组实验不成功仅因为在鉴定时加入了双缩脲试剂
2021-07-14更新 | 202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10 . 在细胞中,内质网负责将多肽链正确折叠和加工成有功能的蛋白质。一些外源性因素(如缺氧)会导致内质网腔内出现错误折叠蛋白和未折叠蛋白聚集等现象,称为内质网应激(ERS)。肿瘤细胞的ERS保护机制可促进未折叠蛋白的正常折叠、加速错误蛋白降解,以维持肿瘤细胞的存活和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内质网可对肽链进行合成、折叠、加工等
B.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驻留在内质网内不会影响内质网的正常功能
C.肿瘤细胞的转移可能与内质网中大量蛋白合成有关
D.肿瘤细胞的ERS保护机制可能使其能耐受缺氧、酸中毒等环境
2022-03-13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二轮拔高卷07-【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江苏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