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5 道试题
1 . 线粒体置换技术是一种预防人类线粒体遗传病的技术手段。极体中主要内容物为排出的核基因组,所含线粒体数量较少,因此可以将其作为良好的核供体用于线粒体置换,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获取的极体1为第一极体,极体2为第二极体
B.图中“?”处指受精作用,精子需进行获能处理,为受精提供能量
C.该过程也可直接用患者的体细胞作为核供体
D.图中极体2的遗传物质来自于供卵卵母细胞
2 . 神经纤维上存在由神经胶质细胞反复包裹的髓鞘,长约为1~2mm,髓鞘是绝缘的,只有在两段髓鞘之间的郎飞结是存在密集钠离子通道的轴突暴露区,使兴奋只能发生在郎飞结处。某神经纤维产生神经冲动,其中A~E为不等距的郎飞结区域,如图所示,若B处郎飞结处的电位为动作电位的峰值电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纤维的B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
B.发生兴奋的郎飞结与相邻静息的郎飞结之间会产生局部电流
C.神经纤维的C处钠离子内流,处于反极化状态
D.髓鞘提高了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速度,减少了动作电位传导的能量消耗
7日内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热身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3 . 生长素和赤霉素均通过作用于植物某些细胞或器官的受体而发挥作用,植株的正常长高是两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某小组对几种矮生变异植株的形成原因进行探究,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矮生变异株

喷施适量生长素溶液

喷施适量赤霉素溶液

高度恢复正常

高度无显著改变

高度无显著改变

高度恢复正常

高度无显著改变

高度无显著改变

A.矮生变异株甲的生长素受体基因表达正常
B.矮生变异株乙的生长素形成相关基因表达可能正常
C.矮生变异株乙和丙的赤霉素受体基因表达情况相同
D.仅根据表中结果不能准确判断矮生变异株丙的形成原因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鲟类是最古老的鱼类之一,被誉为鱼类的“活化石”。我国学者新测定了中华鲟、长江鲟等的线粒体基因组,结合已有信息将鲟科分为尖吻鲟类、大西洋鲟类和太平洋鲟类三个类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鲟类的形态结构和化石记录可为生物进化提供证据
B.地理隔离在不同水域分布的鲟类进化过程中起作用
C.鲟类稳定的形态结构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D.研究鲟类进化关系时线粒体基因组数据有重要价值
7日内更新 | 1451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生物真题吉林卷
5 . 亚马逊河流域的复杂地貌和河流系统为鱼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生境,某种亲代鱼由于河流、瀑布等地理障碍的阻隔,形成了多个新种群,进而逐渐形成了多个新的鱼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新的鱼种个体与亲代鱼存在生殖隔离
B.亲代鱼进化的实质是有利变异的保存和积累
C.若生活的无机环境没有发生改变,该亲代鱼不能进化
D.生活环境的不同引发新种群产生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6 . 地中海蚊子的数量,每年在距海岸线0~20 km范围内(区域A)喷洒杀虫剂。某种蚊子的Est基因与毒素降解相关,其基因频率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区域A中,该种蚊子的Est基因频率发生不定向改变
B.随着远离海岸线,区域A中该种蚊子Est基因频率的下降主要由迁入和迁出导致
C.距海岸线0~60 km区域内,蚊子受到杀虫剂的选择压力相同
D.区域A中的蚊子可快速形成新物种
7日内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真题河北生物试卷
7 . 雌雄小鼠均能分泌雄激素。研究证实雄激素可影响小鼠皮肤内ILC2细胞的数量,从而调控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进而影响免疫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树突状细胞成熟时具分支,是有吞噬和抗原呈递功能的淋巴细胞
B.树突状细胞将处理后的抗原信息呈递给B细胞,使B细胞被激活
C.雄鼠分泌的雄激素较雌鼠多,使其患自身免疫病的概率高于雌鼠
D.成年雄鼠摘除性腺可促使ILC2细胞数量恢复到与雌鼠相近的水平
8 . 一些兽类具有领域行为,动物个体或家庭通过划分地盘把种群占有的空间、资源分配给成员,领域空间的大小与机体的能量需求、成员数量等有关。繁殖季雄性会驱逐同性,独占并保卫自己的领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领域行为可以通过降低种内竞争来保证种群数量
B.领域行为可以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数量变化
C.领域行为与空间、资源数量有关,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D.与草食动物相比,同等体重的肉食动物个体占据的领域空间更小
9 . 百岁兰是一种沙漠植物,曾在巴西采集到化石,其一生只有两片高度木质化的叶子。百岁兰基因组整体呈现重度甲基化,避免DNA的“有害”突变。在漫长的极端干旱和贫营养的条件下,百岁兰基因组朝着小且“低耗能”的方向演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百岁兰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B.重度甲基化有利于百岁兰避免“有害”突变,故突变无法为其进化提供原材料
C.极端干旱和贫营养的条件,使百岁兰基因组“低耗能”相关基因的频率升高
D.百岁兰高度木质化的两片叶子能适应干旱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0 . 剧烈运动后低氧条件下,肌肉细胞线粒体的乳酰化转移酶被激活,催化乳酸修饰PDHA1蛋白和CPT2蛋白,抑制丙酮酸在线粒体中继续参与细胞呼吸,进而抑制运动能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乳酰化转移酶可为乳酸修饰蛋白质提供活化能
B.低温和高温均会破坏乳酰化转移酶的空间结构,使其不可逆失活
C.乳酸修饰PDHA1和CPT2进而抑制运动能力的原因是ATP分解量增加
D.抑制线粒体中乳酰化转移酶的活性可提高个体持久运动的耐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