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85 道试题
1 . 三叶草的野生型能够产生氰酸,用两个无法产生氰酸的纯合品系(突变株1和突变株2) 及野生型进行杂交实验,得到下表所示结果。据此得出结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组合杂交F1F1自交得F2
突变株1×野生型有氰酸240无氰酸,780有氰酸
突变株2×野生型无氰酸1324无氰酸(a),452有氰酸
突变株1×突变株2无氰酸1220无氰酸,280有氰酸(b)
A.氰酸生成至少受两对基因控制,且突变株1和2有关基因都是纯合的
B.组合一 F2有氰酸的群体中纯合体占1/3
C.若组合二 F2无氰酸的群体a自由交配,后代中杂合体占4/9
D.若表中的a和b杂交,则后代的无氰酸:有氰酸=3:1
2 . 下表为研究人员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的分析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营养级同化量(t·km-2·a-1未利用(t·km-2·a-1分解者分解(t·km-2·a-1呼吸量(t·km-2·a-1
9015.0011.9439.31
47519885102
26005252871313
A.流经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3165t·km2·a-1
B.表中第二、第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8.95%
C.表中各营养级的生物构成群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D.该湖泊生态系统只有3个营养级,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3 . 将酵母菌进行碎破、离心处理后,获得只含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只含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未离心处理的酵母菌匀浆,现将它们分别放入甲、乙、丙3支试管中,并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按表中要求处理。下表中针对四组实验所列出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实验组

试管

滴加溶液

有、无氧气

实验现象

实验一

葡萄糖

有氧

有少量ATP产生

实验二

葡萄糖

无氧

有酒精产生

实验三

丙酮酸

有氧

有CO2产生

实验四

丙酮酸

无氧

无酒精产生

A.实验一B.实验二C.实验三D.实验四
4 . 研究人员对某草地的食物关系和能量流动进行了调查。下图为该草地的部分食物关系。由于受到温度的影响,鹰的食物比例由兔:鼠:蛇=1:2:2变为2: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草地某食物链(共3个营养级)在夏季时能量流动的相关数据如表所示(单位是104kJ)。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营养级


同化量

700

105

呼吸消耗的能量

390

12

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90

14

6

未利用的能量

115

11

3

A.鹰与蛇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鹰处于该食物网的第三、四营养级
B.鹰的食物比例改变后,其增加相同质量所消耗的植物的量是原来的14/23
C.表中①的数值是59,②的数值是21,第二、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20%
D.表中第三营养级产生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其流向分解者能量中的一部分
2024-02-2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5 . 蜜蜂的蜂王(雌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由卵细胞发育而来,雄蜂精子的染色体数目与其体细胞相同。控制体色和眼色的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杂交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合父本母本F1表型种类
雌性雄性
组合一褐体黑眼褐体黑眼1种4种
组合二黑体黄眼褐体黑眼1种1种
A.蜂王和雄蜂在产生配子时均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组合一中F1雄性4种表型的比例接近1:1:1:1
C.组合二中F1的雌性表现为褐体黑眼
D.组合二中F1雌性与父本回交后代中黑体黄眼占1/4
2023-06-04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模拟试卷(三)生物试题
6 . 将果蝇精原细胞的染色体DNA都被放射性元素标记后,转至不含标记元素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追踪某一个精原细胞分裂过程。由1个精原细胞分裂产生了4个子细胞,可能是进行了2次有丝分裂,也可能是进行了一次减数分裂。不考虑变异因素,下列预测分析正确的是(       

预测子细胞结果

有标记的细胞个数

4

3

2

1

0

无标记的细胞个数

0

1

2

3

4

A.若是减数分裂,只能是表中预测一
B.若是有丝分裂,表中预测一、二皆有可能
C.若是有丝分裂,表中预测二、三皆有可能
D.若是有丝分裂,表中预测三、四皆有可能
2022-03-12更新 | 604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三3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某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粉色和白色三种,受A/a、B/b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当基因A和基因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紫花,当基因A存在、基因B不存在时表现为粉花,其余表现为白花。某实验小组进行甲、乙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亲本杂交组合F1的表型及比例
紫花×紫花紫花:粉花:白花=9:3:4
紫花×白花紫花:粉花=3:1
A.三种花色的植株中,基因型种类最多的是紫花
B.乙组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aabb
C.乙组F1中紫花植株均为杂合子
D.甲组F1粉花植株相互授粉产生的子代中粉花植株占7/9
8 . 三叶草的野生型能够产生氰酸,用两个无法产生氰酸的纯合品系(突变株1和突变株2) 及野生型进行杂交实验,得到下表所示结果。据此得出结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氰酸生成至少受两对基因控制,且突变株1和2有关基因都是纯合的
B.组合一 F2有氰酸的群体中纯合体占1/3
C.若组合二 F2无氰酸的群体a自由交配,后代中杂合体占4/9
D.若表中的a和b杂交,则后代的无氰酸:有氰酸=3:1
2018-12-07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9 . 果蝇的小眼与正常眼、翻翅与正常翅分别由基因A(a)、E(e)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任何基因无致死效应,但基因A的外显率仅为b(即若b=3/4,则含A基因的个体中,只有3/4个体眼睛大小为显性性状,其余1/4均为隐性性状,b≠3/5)。利用两对果蝇分别进行杂交实验,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亲本F1的表型及比例
实验一♀正常翅小眼睛×♂翻翅小眼睛♀正常翅小眼睛:♂翻翅小眼睛:♀正常翅正常眼:♂翻翅正常眼=3:3:2:2
实验二♀翻翅小眼睛×♂正常翅小眼睛♀翻翅小眼睛:♂翻翅小眼睛:♀翻翅正常眼:♂翻翅正常眼=3:3:2: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翅型基因在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而眼型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且两对亲本均为杂合子
B.实验一亲本翻翅小眼睛雄果蝇与F1翻翅小眼睛雄果蝇基因型相同概率为1/3
C.实验一F1中正常眼雌雄果蝇自由交配,获得的F2中小眼睛果蝇所占比例为7/20
D.实验二F1中翻翅小眼睛雄果蝇与F1中翻翅正常眼雌果蝇杂交,F2中杂合子的比例为11/14
2022-09-24更新 | 3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高中竞赛生物试题(A卷)
10 . 某种昆虫为雌雄异体,其体色中的白色和灰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由A、a基因控制,其长触角与短触角为一对相对性状,与该对相对性状有关的基因为B、b,这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互不干扰。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选取表型为白色和灰色的纯合亲本进行正反交,F1中出现两种结果,即全部为灰色;雄性个体为灰色,雌性个体为白色。
实验二:选取长触角(只含有B基因的纯合体)和短触角(只含有b基因的纯合体)的个体作亲本进行正反交,F1中雄性个体都表现为长触角,雌性个体都表现为短触角。
将实验二正反交得到的F1各自相互交配得到各自的F2,结果如表所示。实验过程中所获取的样本足量,不存在突变和致死现象,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性别F2中表型及比例
雄性长触角:短触角=3:1
雌性长触角:短触角=1:3
A.由实验一可判断该昆虫体色性状中显性性状是灰色
B.由实验一可判断该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
C.控制触角长短的基因B/b位于性染色体上
D.若让F2中短触角个体相互交配,则其子代中长触角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6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