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的代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5 道试题
1 . 人和哺乳动物体内的脂肪组织可分为白色脂肪组织(WAT)和褐色脂肪组织(BAT),二者可以相互转化。WAT的主要功能是将多余的糖等能源物质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起来。BAT则专门用于分解脂质等以满足额外的热量需求。研究人员对小鼠BAT代谢进行了相关研究。
(1)图1是小鼠WAT和BAT细胞结构模式图。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WAT转化为BAT之后产热效率提高的原因:_________,体积变小,相对面积增大,易于分解产热;________(细胞器)增多,产热增加。

(2)雌激素相关受体γ(ERRγ)与BAT代谢密切相关。科研人员利用无活性DNA片段构建重组DNA,导入野生型小鼠(WT)_________细胞,使其插入ERRγ基因内部,导致ERRγ基因发生__________,获得ERRγ基因缺陷小鼠(KO)。将两种小鼠同时暴露在4℃冷环境中进行实验,结果如图2。在第6小时_________小鼠全部死亡。结果说明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_与抵抗寒冷关系密切。
(3)检测两种小鼠在4℃冷环境中体内BAT和WAT的数量,计算其比值(BAT/WAT),结果如图3,由此可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

(4)进一步测定两组小鼠BAT细胞代谢水平,结果如图4。据图可知,KO小鼠和WT小鼠的BAT细胞氧化分解等量能源物质所产生ATP比值为_____________。同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发现,KO小鼠的UCP-1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WT小鼠,科学家最终将UCP-1蛋白定位在线粒体内膜上。结合图4结果推测,UCP-1蛋白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上研究可知,ERRγ,在相关激素的调节下,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__的表达使产热增加,这样的调节过程使小鼠适应寒冷环境。
2020-03-16更新 | 42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3月模拟(线上)生物试题
2 . 如图所示为某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主要吸收红光的色素是______________,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转移至蔗糖的路径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文字以及箭头作答)。
(2)若在某条件下,图中“C→B”过程消耗的CO2均来自叶肉细胞的呼吸作用,则此条件下该植物的光合速率_____(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速率。
(3)磷酸转运器(膜蛋白)能在将磷酸丙糖运出叶绿体的同时将等量无机磷酸运入叶绿体,由此推测磷酸转运器位于_____。若图中②过程催化蔗糖合成的酶活性减弱(其他条件不变),则叶绿体内淀粉的合成速率会_________,(填“减慢”或“加快”)。
(4)若给该植物浇灌H218O,则该植物将吸收的H218O用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时,水中的18O_____(填“能”或“不能”)进入淀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为提高粮食产量,科研工作者以作物甲为材料,探索采用生物工程技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途径。
(1)图 1 是叶肉细胞中部分碳代谢过程 ______________的模式图。其中环形代谢途径表示的是光合作用中的反应。

(2)如图 1 所示,在光合作用中 R 酶催化 C5 与 CO2 形成 2 分子 3-磷酸甘油酸。在某些条件下,R 酶还可以催化 C5 和 O2 反应生成 1 分子 C3 和 1 分子 2-磷酸乙醇酸,后者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换为______后通过膜上的载体(T)离开叶绿体。再经过代谢途径Ⅰ最终将 2 分子乙醇酸转换为 1 分子甘油酸,并释放 1 分子 CO2
(3)为了减少叶绿体内碳的丢失,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编码某种藻类 C 酶(乙醇酸脱氢酶)的基因和某种植物的 M 酶(苹果酸合成酶)基因转入作物甲,与原有的代谢途径Ⅲ相连,人为地在叶绿体中建立一个新的乙醇酸代谢途径(图 2 中的途径Ⅱ)。

①将 C 酶和 M 酶的编码基因转入作物甲,能够实现的目的是:利用途径Ⅱ,通过 _______   ,降低叶绿体基质中该物质的含量,减少其对叶绿体的毒害作用。
②转基因操作后,途径Ⅲ能够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原因是_______
(4)在图 2 所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人提出“通过敲除 T 蛋白基因来进一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设想。你认为该设想是否可行并阐述理由___________
4 . 科研人员在温度、水分和无机盐等适宜的条件下,给予大棚种植的某种作物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得的单个叶片释放量如甲表所示;乙图中曲线1、2分别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得该作物的实际光合量和净光合量。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单位)02468101214
释放量-0.200.20.40.81.21.21.2



(1)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来自光反应的_______________过程,该过程为C3的还原提供______________
(2)甲表中,在光照强度为6单位时,单个叶片光合作用的实际产氧量为____。当光照强度达到10单位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该作物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棚内供应不足所致,请设计实验加以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
(3)据乙图可知,最有利于积累有机物、提高作物产量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假如该作物生活在12 h光照、12 h黑暗交替进行的环境中,则当环境温度超过35℃时,该作物就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
2020-02-12更新 | 26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三(1月)适应性调研理综生物试题
5 . 2019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了发现细胞缺氧因子HIF(1α和1β)的科学家,他们的研究揭示了细胞缺氧会引发包括细胞周期改变、线粒体自噬在内的诸多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浓度ATP也会影响细胞周期(如图所示)。

1.细胞缺氧会使细胞很多生理过程发生改变。细胞内消耗氧气的场所是________
2.线粒体有两层膜,如图所示细胞内与线粒体具有相似结构的还包括________
3.细胞缺氧会导致线粒体自噬,该现象影响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
A.糖酵解B.脂肪水解C.卡尔文循环D.三羧酸循环
4.据所学知识判断,图中DNA为________的时期是含有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最多的时期。
A.2NB.2N→4NC.4ND.4N→2N
5.据图推知抑癌因子p21作用于________期与________期之间。
6.在图所示的细胞分裂期间,所发生的变化包括________。
A.等位基因分离B.染色单体分离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纺锤丝出现和消失
7.抗癌的有效策略之一是开发针对肿瘤细胞的血管生长抑制剂。据图表述此类抑制剂抗癌作用的机理是________
2020-02-11更新 | 3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6 . 科学家提取光合细菌质膜上蛋白质复合物M线粒体内膜上蛋白质复合物N,与人工脂双层膜构建重组囊泡,进行实验并得出如下表所示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

囊泡类型

囊泡内溶液pH

囊泡外溶液pH

囊泡外溶液ATP

黑暗

光照

黑暗

光照

黑暗

光照

M+人工脂双层膜

不变

↓↓↓

不变

↑↑↑

N+人工脂双层膜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M+N+人工脂双层膜

不变

不变

人工脂双层膜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注:①4组囊泡均置于富含ADP和Pi的溶液中,囊泡内外溶液pH均为7
②“↓”和“↑”表示下降和上升,数量表示变化幅度
A.M为载体,运输的能量来自光能
B.M能接受光能,且具有ATP合成酶的功能
C.乙组和丙组对比说明N不能接受光能
D.丙组中ATP合成需要的能量可能来自囊泡内的外流
7 . 图是茶树叶片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Ⅰ、Ⅱ表示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a、b表示相关物质,据图回答。

1. 图 16 中阶段Ⅱ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外界光照强度主要通过影响阶段______ (Ⅰ/Ⅱ)影响光合速率,在阶段Ⅱ,C3的碳元素来自于_________
2. 光合色素直接影响植物对光能利用,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有______
A. 无差别捕获光能       B. 传递光能       C. 转化光能       D. 促进CO2的吸收
研究人员通过人工诱变筛选出一株茶树突变体,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茶树的56%。左图表示在25℃时不同光照强度下该突变体和普通茶树的净光合速率。右图A、B表示某光强下该突变体与普通茶树的气孔导度(单位时间进入叶片单位面积的CO2量)和胞间CO2浓度。

3. 据左图比较突变体与普通茶树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据右图分析,______(普通/突变体)茶树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2-06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8 . 某科学家对青蛙细胞的线粒体内、外膜及其组成成分进行了离心分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青蛙细胞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
B.线粒体外膜先破裂是因为外膜上蛋白质的含量比内膜少
C.处理线粒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葡萄糖、核苷酸和氨基酸
D.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均与含F0-F1颗粒的内膜小泡密切相关
9 . 银杏是我国特有的著名多用途珍稀树种。某科研小组对银杏叶片衰老过程中光合生理特性的变化以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取银杏叶片中的叶绿素,研磨前在研钵中除加入剪碎的叶片外,还应加入_____
(2)由图1、2可看出银杏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变化与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呈显著______相关,叶绿素含量的下降直接影响其对______的吸收量 ,最终导致银杏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降低。
(3)酶液粗提取过程中,研磨器中需加入0.05mol·L-1的磷酸缓冲液,其目的是______
(4)植物在代谢进程中活性氧的产生与清除处于平衡状态,一旦破坏平衡系统,就会造成活性氧积累,导致叶片衰老脱落死亡。据图1、2、3推测,CAT可能属于______(填“氧化酶”或“抗氧化酶”)系统。
(5)活性氧大量积累会引起膜脂过氧化,使叶绿体的______(填写结构)损坏,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6)该科研小组继续对银杏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研究,部分观察结果如图4所示。
若a、b是8月20日和11月27日银杏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典型照片,推测______(填图中字母)是11月27日的叶绿体照片,理由是_____
2020-01-22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生物试题
10 . 从池塘一定深度采取水样,分别等量装于透光白瓶和不透光黑瓶中。测定初始含氧量后,将样瓶悬浮于水体某深度4小时。测得白瓶和黑瓶的含氧量分别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为植物制造的量,折算成有机物量即总初级生产量
B.将白瓶中自养生物过滤烘干称重,4h前后干重之差为生物量
C.是自养生物呼吸消耗的量,模拟池塘夜晚呼吸速率
D.若黑瓶中生物的细胞呼吸强度与白瓶相同,则该方法没有实验误差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