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的代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4 道试题
20-21高一·全国·单元测试
名校
1 . 如图表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绿色植物吸收CO2的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a~b段对应的任何时间内都适宜进行植物呼吸作用强度的测定
B.b点光照强度下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C.在c点所对应的光照强度下,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
D.由图分析可知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强度持续增大
2020-10-09更新 | 30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双基训练金卷(一)-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1)
19-20高一·全国·单元测试
多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表表示苹果在储存过程中有关气体变化的情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氧含量/%

a

b

c

d

CO2的产生速率/(mol·min-1

1.2

1.0

1.3

1.6

O2的消耗速率/(mol·min-1

0

0.5

0.7

1.2

A.氧含量为a时,细胞呼吸会产生乳酸
B.氧含量为b时,细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最少
C.氧含量为c时,无氧呼吸产生CO2的速率为0.3 mol/min
D.氧含量为d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是无氧呼吸的2倍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3 . 蓖麻种子富含脂肪。某研究小组将蓖麻种子置于黑暗及其他各项条件均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部分物质的含量以及干重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蓖麻种子萌发过程中,油脂可以转化成糖类
B.在该培养过程中,11天后蓖麻种子的干重将上升
C.蓖麻种子的干重减少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有关
D.蓖麻种子的干重增加时增加的元素主要是氧元素
4 . 下图甲表示人工合成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 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 mol/L的乳酸溶液。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人工膜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________。将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发现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都没有受到影响,请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
(3)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高于”、“低于”或“等于”,下同)右侧液面;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右侧液面;如果此时用图乙的蛋白质②替换蛋白质①,再进行试验,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右侧液面。
(4)某些药物大分子不容易被细胞吸收,但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包裹后再注射则更容易进入细胞,此实例可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性。
非选择题-实验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某生物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α-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作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实验步骤:
Ⅰ.取6支试管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
Ⅱ.在6支试管中依次加入等量的α-淀粉酶溶液。
Ⅲ.迅速将6支试管分别放入0℃、20℃、40℃、60℃、80℃、100℃的水浴锅中保温5min。
Ⅳ.取出试管,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将每支试管放在60℃的水浴锅中水浴1min,观察各试管的溶液中颜色变化。
(1)请指出上述实验方案中存在的两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α-淀粉酶溶液是一种内切酶,以随机的方式从淀粉分子内部随机水解,β-淀粉酶则使淀粉从末端以两个单糖为单位进行水解。下图β-淀粉酶在淀粉、Ca2+影响下的热稳定性测定结果绘制的曲线图。

①α-淀粉酶溶液和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作用部位不同,从两种酶结构上分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解淀粉的产物主要是麦芽糖。
②分析图形,2%淀粉在处理50min前对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有利于较长时间维持β-淀粉酶的热稳定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 . 景天科植物有一个很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其部分代谢途径如图1;将小麦绿色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测量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结果如图2据图回答问题:

(1)植物气孔开闭的特点与其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推测该植物生活环境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从进化角度看,这种特点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植物甲参与卡尔文循环的CO2直接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3)图中A、B两个过程中,______是在晚上进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曲线a点以后的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C3的量将________。在5~15min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5)如果叶片的呼吸速率始终不变,则在5~15min内,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用氧气产生量表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mol/min。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蔬菜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将绿色盆栽植物置于透明密闭容器内暗处理后,测得容器内CO2和O2浓度相等(气体含量相对值为1)。在天气晴朗时的早晨6时将植物和透明密闭容器一起移至阳光下,日落后移至暗室中继续测量两种气体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时刻,叶肉细胞产生[H]的具体部位有_____________
(2)甲图中,a时刻之后的较短时间内,叶绿体中的C3含量将________,a-b时段产生ATP总量最多的细胞器是________
(3)图乙中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的时刻是____________,假设密闭玻璃罩内植株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一致,那么在该时刻该植株的叶肉细胞中C3的产生速率__________(填“>”“=”或“<”)丙酮酸的产生速率。
(4)图乙中该植物17时的有机物积累量____________(填“>”“=”或“<”)19时的有机物积累量,该植物20时以后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8 . 水杨酸(SA)在植物体许多代谢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者以黄瓜幼苗为材料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第1~3天第4~9天第10天
叶面喷洒日温/夜温光照日温/夜温光照分组检测
AH2O25 ℃/18 ℃适宜25 ℃/18 ℃适宜A1光合速率
A2G基因表达量
B25 ℃/18 ℃适宜18 ℃/12 ℃弱光B1光合速率
B2G基因表达量
CSA25 ℃/18 ℃适宜18 ℃/12 ℃弱光C1光合速率
C2G基因表达量

(1)设计实验时,下列选项可以不用考虑的是______。(填写相应字母)
A.每组均用一株幼苗作为材料          B.幼苗进行随机分组   
C.所选幼苗长势相同             D.重复进行实验
(2)实验中A 组为______组,B组叶面应喷洒______。检测光合速率之前,应______(填“诱导气孔开放”“诱导气孔关闭”或“不做处理”),以保证CO2供应充足使结果更科学准确。

(3)实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①检测结果表明,在低温、弱光条件下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______,但提前外施SA可明显减轻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②G基因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SA的上述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______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的合成以达到适应不良条件胁迫的能力。
(4)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0-10-03更新 | 21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三暑假返校联考生物试题
9 . 细胞代谢中ATP合成酶的三维结构(原子分辨率)在2018年被测定,其工作机制在2019年有了突破性进展。下图1是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植物细胞中含有ATP合成酶的生物膜除图中外还有______________。ATP合成酶也是运输H+的载体,其在跨膜H+浓度梯度推动下合成ATP,由此可推测H+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____
(2)图1中①侧所示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了解植物代谢机制,研究人员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试验。连续48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释放速率,得到图2所示曲线(整个过程中呼吸作用强度恒定)。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①如改用相同强度绿光进行实验,c点的位置将______________
②图2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_____________个;实验中该植物前24小时有机物积累量____________(选填<、=、>)后24小时有机物积累量。
2020-09-25更新 | 3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19-20高一·浙江·课后作业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
10 . 图1是真核生物细胞呼吸的主要物质变化示意图,①~④表示其中的过程。图2、3分别表示O2浓度、温度对植物组织CO2释放速率的影响。请回答:

(1)图1中,在细胞溶胶中进行的过程是___________(填标号)。图2中a、b点,厌氧呼吸较强的是O2浓度为__________(填“a”或“b”)时。
(2)需氧呼吸过程中,能释放大量能量的是第__________阶段,与其有关的酶分布在__________上。
(3)人体肌肉细胞厌氧呼吸的终产物是__________(用图1中物质名称回答)。肌肉细胞进行厌氧呼吸是一种克服__________的应急措施。
(4)根据图2可知,为了有利于储藏蔬菜和水果,储藏室内的O2应调节到图中的哪一点所示浓度?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图2和图3可知,在蔬菜保鲜储藏过程中,应采取__________________的措施。
2020-09-23更新 | 198次组卷 | 4卷引用:第四节 细胞呼吸为细胞生活提供能量- 中学教材全解(浙科版2019必修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