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8 道试题
1 .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自1972年Singer和Nicolson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以来,生物膜的研究有了飞速的发展,许多科学家投身这一领域的研究,推动了膜生物学的迅速进展。1997年,科学家提出脂筏结构模型。研究者发现生物膜上有许多胆固醇聚集的微结构区,外层主要含鞘磷脂、胆固醇和锚定蛋白,内层主要含有酰基化的蛋白质和胆固醇,在一定条件下,内、外两层的成分可以相互转化。这些微结构区就像水面上漂浮的竹筏一样,由此命名为“脂筏”。脂筏就像蛋白质停泊的平台,一些膜蛋白与脂筏表面的化学基团结合,构成了生物膜上分子排列紧密、结构相对稳定的特定区域。脂筏区的胆固醇具有饱和的碳氢链,趋向于形成紧密的液态有序相,而非脂筏区则具有更高的流动性,称为液态无序相。脂筏独特的结构赋予它特殊的生物学功能。在信号转导时,脂筏可作为特定信号分子的聚集平台,把底物受体和相关因子等募集起来,这些分子严格定位到脂筏,可促进信号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静息状态下,信号转导通路上的各信号分子分散在不同的脂筏中。接受激素或生长因子等信号调控后,多个脂筏迅速融合,促进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级联激活反应。脂筏可以参与蛋白质和胆固醇在细胞中的运转,在胞吞和胞吐等物质运输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用适当药物打破富含固醇的微囊区域,就能抑制痢疾的致病微生物通过胞吞过程侵入宿主细胞。用细菌鞭毛蛋白处理拟南芥悬浮细胞5~l5min后,对生物膜的蛋白组分进行定量分析,发现脂筏区的特异性识别蛋白富集最多。另外,植物根尖或花粉管的极性生长也需要脂筏中特异性蛋白进行调控。2018年,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超分辨显微镜对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分布和组装进行了研究。发现GLUT1在细胞膜上形成了平均直径约为250纳米的聚集体,通过对同一细胞的脂筏标记蛋白进行荧光标记,将GLUTI定位于脂筏。研究证实,脂筏区域可以使GLUT1在细胞膜上的分布相对稳定。此外,脂筏还可以参与细胞骨架构建、细胞凋亡等生理过程。随着人们对脂筏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对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会不断深入和发展。
(1)脂筏参与的生理活动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功能。
(2)请在答题纸上完成脂筏中锚定蛋白合成、加工和运输的生物学途径。
(3)对文中“脂筏”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事________。
A.脂筏中脂质分子之间作用力强,内外层之间可转化
B.脂筏区外层的酰基化程度低于内层
C.信号转导中,脂筏融合可启动级联激活反应
D.脂筏可能影响某些蛋白质在细胞膜上的分布
(4)GLUT1存在于人体细胞膜表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葡萄糖分子,这种运输方式属于_____。我国科研人员对同一细胞膜上的脂筏蛋白和GLUT1蛋白进行了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结果显示____,证明CLUT1是定位在脂筏区域的。
2023-01-07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
2 . 不同温度下胆固醇对人工膜(人工合成的脂质膜)动性的影响如图,其中微粘度的大小与膜流动性的高低呈负相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与人工膜相比,动物细胞膜的成分还有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
B.由图可知在温度较高时,胆固醇可以提高人工膜的流动性
C.由图可知胆固醇使膜的流动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
D.脂质膜具有流动性,主要表现为构成脂质膜的分子大多可以运动
2023-01-07更新 | 25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
3 . 下图为细胞膜结构模型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图中[2]表示两层___________分子,它构成___________的基本支架。
(2)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向是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表示),帮助离子进入细胞的是图中[1]___________
(3)与细胞相互识别有关的是图中[3]___________
(4)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成分中___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
2023-01-07更新 | 25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图1为人的红细胞膜中磷脂的分布情况。图2为一种人红细胞表面抗原结构示意图,该抗原是一种特定的糖蛋白,数字表示氨基酸序号。

(1)与糖蛋白的元素组成相比,磷脂特有的元素为_____________。据图1可知,人红细胞膜上的鞘磷脂(SM)和磷脂酰胆碱(PC)多分布在膜的____________侧,而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酰丝氨酸(PS)则相反。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有关。
(2)红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图2所示抗原____________于整个基本支架。该抗原含有____________个肽键,连接到蛋白质分子上的寡糖链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
(3)生物正交化学反应获得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该反应是指三个氮相连的叠氮化合物与含有碳碳三键的环辛炔之间无需催化剂催化,即可快速连接在一起,对活细胞生命活动没有干扰和毒害。已知细胞表面的寡糖链可进行叠氮修饰,科学家借助该原理成功地实现用荧光基团标记来“点亮细胞”的目标,请写出操作思路_______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5 . 在人鼠细胞融合实验的基础上,科研人员用药物抑制细胞能量转化、蛋白质合成途径,发现对膜蛋白的运动无显著影响;但当降低温度时,膜蛋白的扩散速率降低为原来的1/20~1/10。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A.温度降低不影响细胞膜上磷脂分子的运动B.膜蛋白的运动几乎不消耗能量
C.膜蛋白的扩散与磷脂分子的运动可能有关D.膜蛋白的数量几乎不影响其运动
10-11高二下·广东广州·期中
6 . 如图所示为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属于哪一部分,按顺序排列为(       
A.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
B.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核膜
C.线粒体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D.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
2023-01-04更新 | 124次组卷 | 9卷引用:2011-2012学年北京市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科)试卷
8 . 最新研究表明,由光驱动的分子转子能识别特定的细胞,并在细胞膜上钻孔,通过钻的孔将某些药物运送到这些细胞中,其他物质不能随意进入。如图为钻孔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转子在细胞膜上钻孔需钻开磷脂双分子层
B.这些药物通过钻的孔进入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C.分子转子识别特定细胞的实质可能是识别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D.分子转子高速旋转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9 .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B.细胞膜可控制物质进出,但控制作用是相对的,有些细菌也可以进入细胞
C.细胞膜的模型是流动镶嵌模型
D.细胞膜的成分只有脂质和蛋白质
2022-11-2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芜湖附属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必修一)
10 . 如图为细胞膜的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①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B.②是磷脂分子,构成的磷脂双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C.细胞膜中的③都可以运动D.若用荧光对细胞膜进行标记,一般标记在③上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