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9 道试题
1 . 完整的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下图为真核细胞核糖体大、小两个亚基合成、装配及运输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体大、小亚基分别在细胞核内装配完成后经核孔运出
B.细胞的遗传信息都储存在rDNA中
C.核仁是合成rRNA和核糖体蛋白的场所
D.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层构成,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2 . 脂滴是细胞内一种独特的动态结构,是脂肪分子在内质网上合成、积累后分离形成的。研究发现脂滴与线粒体关系密切,可调节细胞的能量供应,同时还具有调控脂质代谢、合成和释放炎症介质等重要功能,如图为其结构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脂滴从内质网上分离体现了膜的结构特点
B.脂滴膜与线粒体膜的外侧为磷脂分子的疏水端
C.机体营养匮乏时,脂滴可为细胞提供脂质,进而分解供能
D.由题意可推测甘油三酯具有储存能量的作用
3 . 图1代表细胞进行主动运输的三种类型,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细胞膜模型是________模型, 图1所示的细胞膜结构中,_______侧(填“P”或“Q”)为细胞外。
(2)如图2所示,蛋白G转运葡萄糖的运输方式属于__________,Na+-K+泵的两种功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图1中______(填“a”,“b”或“c”)类型的主动运输,
(3)若Na+-K+泵停止工作,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会下降,据图2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1-12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德胜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综合测试生物试题
4 . 图 1 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图 2 表示细胞中两种结构的组成物质与元素的关系,其中 A、B 代表元素, Ⅰ 、 Ⅱ、Ⅲ、Ⅳ 、 Ⅴ是生物大分子,X、Y、Z、P 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中 A 代表的元素是___。(用元素符号填写)物质 I 在小麦种子中和动物肌细胞内分别指___
(2)大分子物质Ⅰ~Ⅴ中,具有物种特异性的是___,物质 P 的结构特点是___
(3)鉴别细胞中Ⅱ 、Ⅲ的分布,使用的试剂是___。本实验需用盐酸处理细胞,则盐酸对结构 1 和 2 的作用是___
2024-01-1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质膜上的糖蛋白由核糖体合成,在内质网腔内进行加工并进行糖基化等修饰,运输到高尔基体后继续完成糖基化,最终糖基化的膜蛋白运输至质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肌细胞中肌纤维蛋白的合成和运输途径与膜蛋白相似
B.膜蛋白借由细胞骨架通过囊泡从高尔基体运输至质膜
C.膜蛋白从胞内运输到质膜的过程伴随着膜成分的更新
D.糖蛋白结合到质膜后,多糖链朝向膜的外侧可用于识别
2024-01-1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高三1月模拟生物试题
6 . 触觉是人体与周围环境最为直观的交互形式,Piezo家族蛋白在触觉等机械力感知信号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当力作用于细胞膜时,膜张力的改变引起Piezo蛋白发生可逆形变,使Piezo蛋白通道开放,从而将机械力刺激转化为阳离子内向电流。Piezo蛋白的结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机械力刺激会使Piezo蛋白的“叶片”结构旋转,改变了蛋白质的___,使中央孔打开,引起阳离子内流。触觉、视觉、味觉等感觉从形成、传递到感知的生物学过程类似,即___接受外界刺激并产生动作电位,电信号沿神经纤维向中枢神经传递,最终到达___的相关区域并产生感觉。
(2)研究者从Piezo家族蛋白的某些候选蛋白中筛选出与触觉信号产生相关的蛋白质,构建了许多特定蛋白质不表达的细胞系,以研究某1种蛋白质的功能。这种控制自变量的方法采用了___原理。实验过程及检测如图所示。若在Piezo2蛋白不表达的细胞系中,机械力刺激后___,则证明该蛋白质与触觉产生相关。为进一步证明Piezo2蛋白的作用,研究者构造了该蛋白质过量表达的细胞系,给予机械力刺激后,实验现象是___

(3)为了解Piezo2蛋白是否单独感应机械力刺激,研究者将该蛋白质固定到人工脂质球上,对脂质球进行机械力刺激,并用电极检测。人工脂质球的基本支架是___,采用人工脂质球的目的是___。如果Piezo2蛋白可以单独感应机械力刺激,则实验现象是___
7 . 选择适宜的实验方法有利于科研人员进行实验探究。下表中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科学过程或结果实验方法
A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完全归纳法
B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C分离定律的建立过程与发现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证据假说—演绎法
D种群的“S”形增长模型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建构模型中的物理模型法
A.AB.BC.CD.D
8 .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骨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氨基酸等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B.细胞骨架维持细胞形态,锚定并支持许多细胞器
C.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其内部是磷脂分子的疏水端
D.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和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
9 . 磷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元素。下列不属于含磷化合物的生物学功能的是(       
A.磷脂:构成各种生物膜的基本支架B.DNA:蓝藻的主要的遗传物质
C.tRNA:在蛋白质合成中转运氨基酸D.ATP:直接为细胞各项生命活动供能
2023-12-3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期测试(二)理综生物试题
10 . 科学发现的过程既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也离不开科学方法的运用。下列关于生物学知识发现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植物体由细胞构成是科学家通过对动植物的解剖和显微观察获得证据,并通过归纳概括形成的结论
B.流动镶嵌模型是解释细胞膜分子结构的一种假说,其内容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C.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在0℃下经过40min,融合细胞仍然一半发绿色荧光,一半发红色荧光,该实验结果说明细胞膜不具有流动性
D.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速率高于通过人工脂质体的,由此可推测,细胞膜可能存在特殊的输送水分子的通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