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科学研究发现,细胞进行主动运输主要以几种方式进行:①偶联转运蛋白:把一种物质穿过膜的上坡转运与另一种物质的下坡转运相偶联。②ATP驱动泵:把上坡转运与ATP的水解相偶联。③光驱动泵:主要在细菌中发现,能把上坡转运与光能的输入相偶联(如图1所示,图中a、b、c代表主动运输的三种类型,■、▲、○代表主动运输的离子或小分子)。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其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小肠腔面,细胞膜上的蛋白S有两种结合位点:一种与Na+结合,一种与葡萄糖结合。当蛋白S将Na+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上皮细胞时,葡萄糖与Na+相伴随也进入细胞。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图1中_____(填“a”、“b”或“c”)类型的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能量来源是_______
(2)小肠基膜上Na+-K+泵由α、β两个亚基组成,α亚基上既有Na+、K+的结合位点,又具有ATP水解酶的活性,据此分析图中Na+-K+泵的功能是_____
(3)最新研究表明,若肠腔葡萄糖浓度较高,葡萄糖主要通过载体蛋白(GLUT2)的协助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在协助扩散的同时,通过载体蛋白(SGLT1)的主动运输过程也在发生。但主动运输的载体(SGLTI)容易饱和,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的速率比主动运输快数倍。请你利用甲(敲除了SGLT1载体蛋白基因的小肠上皮细胞)、乙(敲除了GLUT2载体蛋白基因的小肠上皮细胞)、丙(正常的小肠上皮细胞)三种细胞,验证上述研究结果,写出实验思路和分析结果。
实验思路:_____
实验结果:______,则验证了上面的最新研究结果。
2023-08-31更新 | 525次组卷 | 2卷引用:易错点03 渗透作用和主动运输的深度解读-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2 . 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细胞骨架是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
B.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 的基本骨架
C.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D.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3 . 光脱色荧光恢复技术是研究膜流动性的一种方法。首先用荧光物质标记膜蛋白或膜脂,然后用激光照射某一区域,被照射区域荧光淬灭变暗,最后由于细胞膜的流动性,亮度逐渐恢复。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光脱色荧光恢复技术只能检测膜蛋白的群体移动,而不能观察单个蛋白的移动
B.根据荧光恢复的速度可以推算出细胞膜蛋白扩散速度,且扩散速度均比膜脂慢
C.若用细胞呼吸抑制剂处理细胞而对荧光恢复速度没有影响,则说明细胞膜蛋白的运动不需要线粒体供能
D.若用荧光抗体标记特异的细胞膜蛋白,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分泌蛋白示踪原理相似
4 .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而不是蛋白质
B.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膜的成分及含量不完全相同,如动植物细胞膜中都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
C.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因为其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能作为细胞的边界
D.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5 . 如图为某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②和⑥组成的磷脂分子,是细胞膜组分中最丰富的脂质
B.提取了图中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是该细胞表面积的2倍
C.图中③表示蛋白质,其含量和种类越多,膜的功能越复杂
D.科学家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证明了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6 . NAD+的合成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法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线粒体内膜,只能借助特殊的转运蛋白。但是人们一直没有在动物细胞线粒体内膜上找到相应的转运蛋白。2020年9月,科学家首次在人类细胞中鉴定出了线粒体 NAD+转运蛋白。
(1)线粒体膜的基本骨架是_____,线粒体内外膜功能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
(2)控制线粒体内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分布在_____
(3)研究发现NAD+转运蛋白与 MCART1基因有关,科学家通过定点诱变技术确定了MCART1蛋白就是NAD+的转运蛋白。为验证 MCART1的功能,研究人员分离出了人类细胞中的线粒体并增加MCART1蛋白的含量,置于适宜的培养液中培养。请分析,本实验最后的检测指标为______
(4)随着人类细胞线粒体 NAD+转运蛋白的首次发现,科学家尝试开发疾病的新疗法。请提出一种靶向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________
7 . 下图是由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它可以作为药物的运载体,将其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图中①②表示需要运载的药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能在水中结晶的药物应该放在②位置
B.脂质体到达细胞后,药物进入细胞的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C.脂质体的形成与磷脂分子在结构上有亲水性头部和疏水性尾部有关
D.若要实现药物的定向运输可利用糖蛋白的识别作用
8 . 胆固醇在C-7位脱氢即得到7-脱氢胆固醇,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变成维生素D3,在动物体内胆固醇可转变为性激素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胆固醇在血液中有运输功能,胆固醇还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P的吸收
B.7-脱氢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3、胆固醇转变成性激素过程有生物大分子参与
C.胆固醇、维生素D3、性激素的元素组成为C、H、O,其都可用苏丹Ⅲ进行检测
D.动植物细胞中的胆固醇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嵌入或贯穿磷脂双分子层,有利于调节膜的流动性
9 . 科学家分别用红色绿色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使两种细胞分别发出红色和绿色荧光,现用某种方法促使两个细胞相融合,在37℃下保温45分钟,两种颜色的荧光在融合后的细胞上呈现均匀分布,如图一所示。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细胞膜结构的探索过程,反映了_____________这一科学方法的作用。
(2)若将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提取出来并进行高温加热后,蛋白质的__________发生改变,若此时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的颜色应为_______
(3)细胞膜不是静止不动的,主要表现为______
(4)在0℃下培养45分钟,发现融合细胞表面荧光仍为一半红色、一半绿色,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_______________
(5)图二是由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它可以将药物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在脂质体中,脂溶性的药物应包裹在_____处(填序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
10 . 细胞中不同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质网膜可以转化为高尔基体膜
B.各种生物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
C.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的嵴能为酶提供更多的附着位点
D.细胞膜、核膜及中心体等细胞器的膜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