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载体蛋白通过改变构象,只转运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
B.通道蛋白通过与适配物质结合,只转运大小和电荷适宜的分子或离子
C.膜上蛋白质可参与胞吞或胞吐过程,只转运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D.膜上蛋白质可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只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转运特定的物质
2 . 图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物质或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位于细胞膜外侧,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
B.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②的种类和数量
C.由于③的内部是疏水的,因此水分子不能通过细胞膜
D.③和大多数的②可以运动,因此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023-12-27更新 | 2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一)理综生物试题
3 . 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膜成分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
B.高尔基体依赖膜上的载体蛋白“发送”蛋白质
C.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能参与细胞的多种生命活动
D.核膜上的核孔是核与质之间信息和物质的通道
2023-12-25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一诊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4 .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的静息电位密切相关。科学家以哺乳动物骨骼肌细胞为材料,研究了静息电位形成的机制。
(1)骨骼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
(2)假设初始状态下,膜两侧正负电荷均相等,且膜内K+浓度高于膜外。在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中,当膜仅对K+具有通透性时,K+顺浓度梯度向膜外流动,膜外正电荷和膜内负电荷数量逐步增加,对K+进一步外流起阻碍作用,最终K+跨膜流动达到平衡,形成稳定的跨膜静电场,此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是____。K+静电场强度能通过公式“K+静电场强度(mV)”计算得出。
(3)骨骼肌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实验测得膜的静息电位为-90mV,膜内、外K+浓度依次为155mmoL/L和4mmoL/L(),此时没有K+跨膜净流动。
①静息状态下,K+静电场强度为____mV,与静息电位实测值接近,推测K+外流形成的静电场可能是构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因素。
②为证明①中的推测,研究者梯度增加细胞外K+浓度并测量静息电位。如果所测静息电位的值____(填“梯度增大”或“梯度减小”),即绝对值____(填“增大”或“减小”)可验证此假设。
2023-12-2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岳阳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5 . 真核细胞可以经历不同形式的程序性死亡,细胞死亡的直接原因一般认为是由渗透压导致的细胞膜破裂。但近期发现当细胞发出程序性死亡信号时,NINJ1蛋白被激活后在细胞膜表面聚集,形成类似“拉链”的聚合物,最终导致细胞膜裂解。如果通过单抗阻断NINJ1蛋白的聚集,则可以抑制细胞膜的破裂,从而保护组织免受损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INJ1蛋白聚集形成类似“拉链”的结构,其跨膜部位的蛋白质具有亲水性
B.渗透压导致的细胞死亡和NINJ1蛋白介导的细胞膜裂解过程都受基因调控
C.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可以发生在发育过程中的任何时期,但胚胎时期不会发生
D.单抗可能和NINJ1蛋白特异性结合,从而阻断NINJ1聚集,避免细胞裂解
6 . 下列有关生命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沃森和克里克制作出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B.欧文顿提出了细胞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C.鲁宾和卡门证明了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D.施莱登和施旺首次发现细胞并提出了细胞学说
7 .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极为重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与其结构特点有关
B.生物膜上转运蛋白所承载的功能与其独特空间结构相适应
C.H+载体蛋白运输H+,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改变
D.线粒体内膜含有许多酶,是有氧呼吸生成CO2的重要场所
8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体内严重缺乏胆固醇运载体 LDL 受体,因此 LDL 携带的胆固醇不能被细胞摄取(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B.LDL受体的时空分布特征是覆盖在膜上
C.LDL 与细胞膜相比,最明显的区别是由脂单层构成
D.胆固醇是合成人体性激素、生长激素等的重要原料
9 . 兴趣小组在一次农田物种丰富度调查实验中发现了一种微生物,由于该农田长期种植豆科植物,因此兴趣小组猜想该微生物很可能为根瘤菌。下列特征最能说明该微生物为根瘤菌的是(       
A.具有细胞壁、核糖体、拟核,没有染色体
B.能够利用有机物氧化分解的能量将N2转化为NH3
C.能够利用氧化NH3释放的能量将CO2和H2O合成有机物
D.将其细胞膜中磷脂铺展为单分子层并测得其面积为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2023-12-04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双江中学校高三第五次月考生物试题
10 . 科研人员在多种细胞中发现了一种RNA上连接糖分子的“糖RNA”,而之前已知的糖修饰的生物分子是糖蛋白和糖脂。糖RNA与糖蛋白两类分子的共性是(  )
A.都位于细胞膜上,构成糖被
B.都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合成
C.都携带并传递细胞中的遗传信息
D.都属于生物大分子
2023-11-24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六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