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正常细胞表面有PD-L1.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过量表达PD-L1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胆固醇分子可以直接与细胞膜上PD-L1跨膜区域(CRAC1和CRAC2)结合,形成如图所示的类似“三明治”样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胆固醇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膜形成“三明治”样结构
B.若CRAC1和CRAC2发生突变时,PD-L1降解加剧
C.使用降低胆固醇的药物有助于稳定细胞表面的PD-L1
D.细胞膜上的胆固醇有助于肿瘤细胞逃避免疫防御
7日内更新 | 26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2 . 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科学家将支原体中原有的遗传物质摧毁,导入人工合成的DNA,制造出基因组完全由人工设计的细胞。下列关于人工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导入的DNA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B.通过核孔实现细胞质和细胞核交流
C.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D.可以作为理解生命运作规律的模型
2024-05-11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3 . EB病毒(EBV)可引发鼻咽癌等癌症。我国科研人员制备有效阻断EBV感染的单克隆抗体,为治疗和疫苗研发提供思路。
(1)如图1所示,EBV表面的糖蛋白gHgL与上皮细胞表面受体(如E2等)结合后,引起gB发生___变化,启动病毒包膜和上皮细胞膜融合。膜融合过程体现了膜具有___性。gHgL可作为制备有效阻断EBV感染的单克隆抗体的___

(2)研究人员从EBV感染者外周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PBMC),包含自然杀伤(NK)细胞、T细胞、B细胞。将下表中不同荧光标记的分子与PBMC培养后筛选出目标细胞,将目标细胞中的抗体mRNA___为cDNA,扩增出gHgL抗体基因,转入细胞成功表达出单克隆抗体。筛选出的目标细胞应具有荧光___(选填字母)。
不同荧光标记的分子相关分子的特点
荧光A-抗CD4抗体CD4为辅助性T细胞的标记分子
荧光B-抗CD8抗体CD8为细胞毒性T细胞的标记分子
荧光C-抗CD20抗体CD20为B细胞的标记分子
荧光D-抗CD56抗体CD56为NK细胞的标记分子
荧光E-gHgLgHgL可与细胞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

(3)经筛选得到单抗D8,与已报道的单抗A1相比,两者都有较强的gHgL结合能力,都能显著抑制EBV病毒感染上皮细胞。将gHgL与D8或A1混合接触后,检测与上皮细胞表面受体E2的结合能力,结果如图2。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D8与A1作用的区别是___
4 . 紫杉醇为脂溶性抗肿瘤药物,可影响纺锤体的正常形成。传统游离紫杉醇药物的注射液采用蓖麻油和乙醇作为溶剂,易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科研人员制备出一种紫杉醇脂质体药物,利用肝肿瘤模型鼠开展研究,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组别

对照组

脂质体药物组

游离药物组

药物浓度(mg·kg-1

0

20

35

20

35

肿瘤重量(g)

1.379

0.696

0.391

0. 631

死亡

肿瘤抑制率(%)

/

49.4

71.6

50. 1

死亡

A.紫杉醇能够通过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来实现抗肿瘤作用
B.紫杉醇不能通过包在脂质体的两层磷脂分子之间进行运输
C.浓度为35mg·kg-1的紫杉醇脂质体药物抗肿瘤效果明显
D.与游离紫杉醇药物相比,紫杉醇脂质体药物对小鼠的副作用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