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各种细胞器在功能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中的液泡与维持细胞的渗透压有关
B.中心体和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C.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加工有关
D.叶绿体、线粒体与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有关
2024-05-06更新 | 185次组卷 | 60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四中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期中生物试题
2 . 下列对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膜是细胞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与结构均相同
C.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
D.各种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2023-11-07更新 | 309次组卷 | 59卷引用:广西钦州市四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生物试题
3 . 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分子与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的多样性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有关
B.分泌蛋白先经过高尔基体再经过内质网分泌到细胞外
C.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边界,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
D.高尔基体是由膜围成的一个连续的内腔相通的膜性管道系统
2023-08-1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十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期中生物试题
4 . 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用含3H标记的亮氨酸注射进胰腺腺泡细胞,放射性先后出现在③—④一释放到细胞外的分泌物中,过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④加工完成的蛋白质不一定会被运送到细胞外
B.分泌蛋白加工过程中的囊泡运输,由⑤提供能量
C.若③膜成为④膜的一部分,离不开生物膜的结构特性
D.若合成的是性激素,则该激素运送到③④加工并分泌
2023-08-0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十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细胞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表示核糖体,d表示线粒体
B.物质X组成元素有C、H、O、N等
C.研究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一般采用同位素标记法
D.图中能产生囊泡对蛋白质转运的细胞器只有b
2023-08-06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器甲可能是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
B.颤蓝细菌细胞与该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可能是甲和丙
C.细胞器乙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D.若细胞器丙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将直接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
7 . 牛奶中含有乳球蛋白和奶酪蛋白等物质,在奶牛乳腺细胞中,与上述物质的合成和分泌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有 (       
A.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中心体
C.溶酶体、线粒体、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D.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2023-04-04更新 | 359次组卷 | 35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桂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人体细胞清除废物时,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随后囊泡将生物膜表面受损的蛋白质带到内部“回收利用工厂”降解,产生的“组件”可重新利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垃圾袋”的组成成分及结构与细胞膜的相似
B.细胞膜塑形蛋白合成、加工过程不消耗能量
C.囊泡将蛋白质带回“回收利用工厂”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D.“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组件”可能是核苷酸
2023-03-22更新 | 6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广西预选赛生物试题
9 . 如图为唾液分泌的神经调节示意图(延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中①、②代表传出神经。回答下列问题:

(1)咀嚼食物过程中控制唾液分泌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中,在这一反射活动中,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的效应器是指______________
(2)“望梅止渴”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依据是:大脑皮层中的高级神经中枢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从而控制延髓和脊髓中的低级神经中枢,进一步控制唾液的分泌。
(3)在唾液腺分泌的反射活动中,①和②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唾液腺细胞,从而促进唾液的分泌,直接参与唾液腺分泌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
(4)某药物能抑制①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而不能影响②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3-0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早在19世纪后期,人们就发现绿叶海蜗牛在取食一种称作滨海无隔藻的藻类后,它的身体会逐渐变绿。显微镜观察显示,在它分支状的消化系统细胞内,居然出现了类似叶绿体的绿色颗粒结构。而后续的观察的确证明,这些绿色的颗粒的确就是来源于滨海无隔藻的叶绿体。研究人员对海蜗牛在“偷”到叶绿体之后,是否仍会进食其他营养物质存在疑问,于是用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氨基酸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索:
(1)先用___喂养海蜗牛24小时;
(2)观察到___后,在食物中加入___,喂养一段时间;
(3)取海蜗牛的___在显微镜下观察;
(4)若在海蜗牛的___(至少填2个)等细胞器中出现了放射性,说明___
2023-02-2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新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联考生物(浙科版)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