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0 道试题
14-15高二下·安徽阜阳·期末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甲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图乙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曲线a表示自由扩散,曲线b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B.图甲中曲线b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限制因素可能是载体蛋白的数量
C.图乙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图乙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
2024-01-06更新 | 551次组卷 | 109卷引用:4.2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备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1)
2016·全国·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2 . 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2024-01-01更新 | 751次组卷 | 210卷引用: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2节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 练习与应用
3 . 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KNO3溶液中吸收K+和NO的曲线。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载体蛋白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蛋白数量
C.载体蛋白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2023-12-31更新 | 104次组卷 | 36卷引用:3.3物质通过多种方式出入细胞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浙科版必修1
4 . 研究人员对突触 a、b 的突触前神经元给予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测量两突触前、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静息状态下膜两侧 70mV 左右的电位差的原因是 Na+离子内流所致
B.刺激后突触 a 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一个小的动作电位,但该动作电位不能传播
C.突触 b 的突触前神经元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类似,自身可产生动作电位却抑制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D.突触 a、b 的传递过程出现一定的延迟,与递质主动转运出突触前膜、扩散到后膜有关
2023-10-13更新 | 264次组卷 | 28卷引用:易错疑难集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有关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突触间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K以主动转运的方式外流的结果
B.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释放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C.突触前膜释放的化学递质通过组织液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令突触后膜实现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换
19-20高一上·北京·期中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B.脂溶性物质较易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借助转运蛋白,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D.大肠杆菌吸收K+既消耗能量,又需要借助膜上的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
2023-08-23更新 | 249次组卷 | 53卷引用: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练习与应用
7 .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B.只有协助扩散需要转运蛋白
C.只有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
D.只有自由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2023-07-25更新 | 272次组卷 | 32卷引用:2.3.2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课时检测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苏教版必修1
8 . 图甲、乙分别表示甲、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甲可表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
B.图乙表示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物质乙
C.去除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对物质甲、乙的运输均有影响
D.甲、乙两种物质均为细胞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
2023-07-04更新 | 318次组卷 | 27卷引用:2.1质膜同步课时作业—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北师大版(2019)必修1
9 . 毒品极大地危害了人们的健康,我们必须拒绝毒品。可卡因会干扰人脑部神经的信息传递,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卡因作用于多巴胺转运体,阻碍多巴胺回收
B.结构①将多巴胺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为易化扩散
C.可卡因使人兴奋的原因是增加了突触间隙中多巴胺的含量
D.多巴胺与结构②特异性结合并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电位变化
10 . 人的皮肤损伤后,往往会引起局部炎症,如图所示:

(1)当皮肤破损时,作为警报信号的化学物质是由________释放的,该种化学物质不仅可以作为警报信号,引发________,使人产生痛觉;还会使受损伤部位的________________舒张、扩大,皮肤变红;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升高,________________逸出,形成局部肿胀,同时局部体温________。进而增强________吞噬侵入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2)吞噬细胞细胞膜表面的________可以识别并结合许多细菌表面________的组分,并通过________方式将其摄入细胞内形成________,然后与溶酶体融合,溶酶体内的________可将吞噬的微生物消化、分解。分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__________________则被排出细胞外。
2023-05-04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课后素养落实10 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 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对抗病原体 检测—2021-2022学年新教材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