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合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我省某经济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结果如图。

(1)图甲表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对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___上。需先用___________(填溶剂名称)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再测定叶绿素含量。用纸层析法进一步分离色素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据图分析,该植物可通过___________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
(2)图乙表示初夏某天在遮光50%条件下,温度、光照强度、该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日变化趋势。8:00到12:00光照强度增强而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18:00点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若去除遮光物,短时间内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_____________
2019-01-30更新 | 3261次组卷 | 22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为了研究高浓度O3对水稻净光合作用速率影响,某课题组设置室内对照(CK,大气CO2和O3浓度,实时模拟室外环境)、高浓度CO2、高浓度O3、高浓度CO2+O3四组实验,测定水稻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叶片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课题组在培养水稻时,稻田应定期排水,否则水稻幼根会变黑、腐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数据可知,高浓度CO2对水稻净光合速率作用效果为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其中作用效果最明显的生育时期为_________________(填“拔节期”、“抽穗期”或“灌浆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O2可有效解除O3对水稻净光合作用的抑制效果。从图中数据可知,高浓度CO2__________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高浓度O3对水稻净光合作用的抑制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鱼腥草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药、菜兼用型植物,为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对鱼腥草产量的影响,科研人员将生长状况相同且良好的鱼腥草幼苗分为两组,分别用相同光照强度的红光和蓝光处理,一段时间后对鱼腥草幼苗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检测指标
组别
叶绿素a(mg/g·FW)叶绿素b(mg/g·FW)气孔导度(mmol/m2•s)
红光处理组0.660.240.0596
蓝光处理组1.030.390.0656
(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大)
回答下列问题:
(1)为测定鱼腥草幼苗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应先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提取色素时加入少许二氧化硅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用途:一是用于__________,二是用于__________。在红光和蓝光处理下,气孔导度不同可通过影响叶肉细胞的____________供应影响鱼腥草幼苗的暗反应过程,暗反应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3)大棚种植时,悬挂发_________(填“红光”或“蓝光”)的灯管作为补充光源,可提高鱼腥草的产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4 . 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为研究不同浓度SO2对大豆和水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况一致的这两种植株各均分为四组,在相同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SO2的三种浓度大小为Ⅰ<Ⅱ<Ⅲ)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SO2对大豆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特点是_______,SO2_______(“大豆”或“水稻”)呼吸作用的影响更显著。
(2)该科研小组进一步研究发现,SO2会使叶绿素失去Mg2+从而降低光合速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
(3)净光合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______量表示。水稻组的实验组中SO2浓度为_______时总光合速率最大。
(4)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学燃料,除了会导致大气中SO2浓度的增加外,还会导致生物圈中_________的平衡被打破,形成温室效应。
2017-05-11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5月复习适应性检测理综试题生物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探究某观赏植物的A、B两个品种在干旱条件下生理活动的变化,研究者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采用控水方法模拟干旱条件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光合作用过程推测,干旱条件下A、B两品种的光饱和点比正常供水条件下_______(高或低),推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该植物的A、B两个品种在干旱条件下能引起植物激素的合成发生变化,进而通过对_____进行调节,使植物细胞内与光合作用相关蛋白的含量发生变化,以适应环境的改变。
(3)据图分析,在干旱条件下_____________品种更适于在弱光环境下生存,做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
6 . 自然界中,和花生相比,玉米更适合生长在高温、光照强烈和干旱的环境,其利用CO2的能力也远远高于花生。某科研小组选取玉米和花生为实验材料做了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甲图表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乙图表示夏季白天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 丙图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CO2浓度下CO2净吸收速度,请结合上述三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甲图表示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过程,此过程中三碳化合物被___________还原,碳元素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乙图中d曲线表示___________(玉米/花生) 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8点到10点,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点到14点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点到18点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丙图中植物A是__________(玉米/花生), 如缺乏Mg,植物A的CO2补偿点(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应向__________移动。如果把植株A和植株B种植在一个一直给以适宜光照的密封无色玻璃容器中,_______(植株A/植株B)先死亡。
4. 在CO2浓度约为350μmol/mol时,持续2小时,植物B单位叶面积释放氧气量为_____mg.
2016-12-12更新 | 123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云南部分名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1月)生物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