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合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37 道试题
1 . 图1是拟南芥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部分示意图,PSI和PSII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物,PQ、Cytbf也是光合作用中的相关物质。

(1)图1所示的过程属于光合作用的_____(光反应/碳反应)。类囊体腔应是图6中的_____(a/b)侧。
(2)使用箭头和图1中物质或结构,补充完整类囊体膜上的电子传递途径PSⅡ→_____→NADPH。该电子传递链传递的电子直接来源于_____(水光解产生的电子/叶绿素a释放的电子)。若外界CO2浓度降低,图中NADPH会_____(升高/降低)。
(3)拟南芥保卫细胞含叶绿体也可进行光合作用,研究发现相同条件下保卫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远低于叶肉细胞,可能的原因有_____。
A.叶绿体数目较少
B.叶绿体体积较小
C.叶绿体中类囊体数目较少
D.电子传递效率较高

(4)保卫细胞叶绿体自身产生的 ATP 不足以支持有机物的合成,那么在保卫细胞叶绿体合成淀粉的过程中,以下生理过程可以为之补充提供ATP的是_____(编号选填)。
①糖酵解
②三羧酸循环
③类囊体膜的电子传递过程
④线粒体内膜的电子传递过程
遭受强光损伤的拟南芥幼叶细胞中,叶绿素酶(CLH)基因表达量明显上升,科研人员为研究幼叶应对强光影响的机制,分别测定野生型(WT)、CLH基因缺失的突变型(clh-1)和CLH基因过量表达的突变型(clh-2)拟南芥在强光照射后的生存率,结果如图2所示。将拟南芥叶绿体中的蛋白质提取后进行电泳分离,各泳道添加的蛋白来源、分离结果如图3。

(5)CLH 基因过量表达的突变型(clh-2)拟南芥,导致 CLH 基因表达加强的可能原因有_____(编号选填)。
① 该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程度降低
② 该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 被切割降解
③ 该基因所在的DNA 片段与组蛋白结合更松散
④ 该基因所在的DNA 片段与组蛋白结合更紧密
(6)由图2可知,CLH基因对拟南芥在强光照射后的影响是_____(编号选填)。
①提高生存能力     ②降低生存能力     ③不影响
(7)图3中三种蛋白质,只分布于叶绿体基质的是_____(编号选填)。
①H蛋白       ②D1蛋白       ③R蛋白
(8)D1蛋白完全由叶绿体基因在叶绿体内控制合成,据此推测表达了 D1蛋白的叶绿体内,必定会有的是_____。
A.mRNAB.tRNAC.核糖体D.线粒体

(9)H蛋白是一种热应激蛋白,由H基因控制合成(温度升高时表达),能维持高温下叶绿体中RNA 聚合酶的活性。拟南芥的H基因突变体在22℃下生长与野生型无差别,而 30℃下生长则叶片呈白色,请简述H基因突变体在30℃时叶子呈白色的原因_____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生物试题
2 . 马铃薯植株下侧叶片合成的有机物通过筛管主要运向块茎贮藏。图1是马铃薯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及运输示意图,图2是蔗糖进入筛分子-伴胞复合体的一种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代谢过程中,需要光反应产物参与的过程是___________(填标号)。为马铃薯叶片提供C18O2,块茎中会出现18O的淀粉,请写出18O转移的路径:C18O2___________→淀粉。
(2)图2中甲具有___________酶活性。乙(SUT1)是一种蔗糖转运蛋白,在成功导入蔗糖转运蛋白反义基因的马铃薯植株中SUTl的表达水平降低,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总量___________,最终导致块茎产量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以Q9、NB1、G2三个品种的马铃薯为材料,研究不同光周期处理对马铃薯块茎产量的影响,在24h昼夜周期中对马铃薯幼苗分别进行16h(长日照)、12h(中日照)、8h(短日照)三种光照时间处理,保持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长日照组叶绿素含量最高,但只有中日照和短日照组有块茎生成,结果如图。

①分析上述信息可知,光影响马铃薯幼苗的生理过程可能有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②分析上图,单位时间内光周期影响平均单株块茎产量增量最高的实验组是___________
③若将马铃薯叶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叶片遮光处理,10h后检测到叶片的干物质减少量为Amg;某实验组10h后检测到叶片的干物质增加量为Bmg,实验叶片的面积为Ccm2,则该组的光合速率可以表示为
___________。若要进一步研究不同CO2浓度对马铃薯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并尽量避免有机物的输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该选择___________(填“长日照”“中日照”或“短日照”)组的植株为实验材料。
7日内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训练检测生物试题
3 . 镁(Mg)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元素,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1)镁是构成________的重要成分,水稻细胞内的光合色素还包括_______
(2)为探究镁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将正常培养38天的水稻分别转移到无镁培养液(-Mg2+)和正常培养液(+Mg2+)中培养15天,对光合作用指标进行连续跟踪检测,测定光合色素含量相对值、Vc max(最大羧化速率,碳固定指标)和An(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1。推测前10天An变化不明显的原因是____;10天后,An显著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镁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将正常培养38天的水稻在缺镁和正常培养液中培养12天后,每3h检测一次Vcmax的变化,持续跟踪48h,结果如图2。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从而影响光合作用。为了验证缺镁前期对光反应的影响,还需要检测的指标有______(至少答出两个)。

(4)已知叶绿体中镁含量存在与Vc max相似的变化,且与叶绿体镁转运蛋白MGT3相关。为验证缺镁处理能够动态抑制MGT3基因的表达,设计实验如下表。请补全表中的检测指标______和图3中的实验结果。
组别实验材料实验处理检测指标
对照组缺镁培养的水稻植株缺镁培养液持续48h检测水稻叶片中的__________
实验组正常培养液

(5)研究发现,RUBP羧化酶的活性依赖于Mg2+,根据上述研究内容解释短期缺镁影响水稻光合作用的机制_____
4 . 衣藻光合作用过程中电子传递、ATP合成及H+传递过程如下图。PSⅡ利用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在反应中心将水分解为H+、O2和电子,释放的电子经光合电子传递链依次传递至Fd,被还原的Fd将电子沿3个途径进行分配和利用:①自然条件下,传递给FNR,用于NADPH的合成;②强光高温等胁迫时,重新传递给PQ,形成环式电子传递;③O2浓度低时,传递给氢化酶(H2ase),用于H2的合成。利用衣藻光合作用产氢是非常有前景的清洁能源生产途径,有助于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1)图中光合电子传递链位于___(部位),电子的最初供体是___
(2)高温胁迫会使PSⅡ反应中心的关键蛋白D1受损,ATP/NADPH的比例降低,此时环式电子传递过程增强,使ATP/NADPH的比例升高,叶绿体可消耗多余的ATP修复受损蛋白。ATP/NADPH比例升高的机制是___
(3)已知氢化酶活性与氧气浓度负相关,D1是一种含硫的蛋白质。在适宜光照、通气条件下,用完全培养液培养衣藻,其光合作用产生的O2的去向是___,此时不会产生H2;为提高衣藻产H2的速率,应使用___培养液,在___条件下培养衣藻,理由是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光照强度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者对水稻适应弱光的调控机制进行了系列研究。
(1)弱光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______减少导致水稻减产。
(2)研究者推测RGA1基因与水稻对光的耐受性有关,用野生型(WT)、RGA1功能缺失突变体(d1)和RGA1过表达(OE)株系进行实验,每天光照和黑暗各12h,第3d测量结果如图1和图2。

   

①图1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光照下RGA1基因______,在弱光条件下RGA1基因______
②WT和d1对弱光耐受性的差异可能与能源物质消耗引起“碳饥饿”有关,据图2分析,请判断WT和dl“碳饥饿”程度的高低并说明理由:______
(3)图3表示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链,电子经一系列蛋白-色素复合体传递,同时H+从线粒体基质运输到内外膜间隙,最后H+通过复合体Ⅴ向内运输驱动ATP合成。在弱光条件下检测 线粒体内膜上的AOX蛋白含量,发现d1高于WT。请分析RGA1基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机制:______(用关键词和箭头表示)。

   

2024-05-12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生物试卷
6 . 黑藻是沉水植物,低浓度CO2会诱导其光合途径由C3转向C4,如图1所示;其叶绿体中催化CO2固定的酶R由叶绿体DNA编码的大亚基和细胞核DNA编码的小亚基共同组装而成,其合成过程及部分相关代谢途径如图所示。请据图2回答下列问题:

(1)黑藻细胞中,叶绿体利用的CO2可以来源于____;据图1、2分析,图中的X是____,X参与的碳反应又称为____循环。
(2)下列环境条件和物质代谢过程,对图2中X浓度有影响的是____。
A.外界环境的CO2浓度
B.叶绿体接受的光照强度
C.三碳糖输出叶绿体的速度
D.酶R的活性

(3)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的是____。
A.叶绿体中含有DNA,可以用来合成自身部分蛋白质,所以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B.酶R的小亚基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叶绿体
C.如果叶绿体中大量累积可溶性糖,可能导致叶绿体吸水涨破
D.叶绿体类囊体上含有和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及光合色素,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4)请结合图1简述黑藻细胞在低浓度CO2条件下的碳反应合成途径:____
甘蔗光合作用产物蔗糖是重要的糖浆原料,旧工艺主要采用酸解法生产糖浆。某工厂寻求改进工艺,尝试使用蔗糖酶(蛋白质)催化蔗糖水解的方法生产转化糖浆。现有不同来源的三种只含有蔗糖酶的样品溶液A、B、C,为了选出酶活性最高的样品,现取含有等量酶的三种样品进行测试,试验条件及结果如下:实验甲:向样品中加入等量的蔗糖溶液,pH=7.4,在不同温度下重复若干次实验,结果记录如图3。实验乙:向样品中加入等量的蔗糖溶液,温度为36℃,在不同pH下重复若干次实验,结果记录如图4。

(5)根据实验甲、乙的结果,工厂应选择蔗糖酶____(选填“A”、“B”或C)催化蔗糖水解生产糖浆;催化生产中最佳反应条件是____(编号选填)。
①温度为36℃   ②温度为60℃   ③PH为7.4   ④PH为5
(6)工厂技术人员根据旧工艺的经验认为,提高温度和降低pH可以促进蔗糖的水解。如果在新工艺中选定反应条件基础上提高温度和降低PH,能否达到促进蔗糖水解的效果?为什么?____
2024-04-2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7 . 当光照过强、超过棉花叶片需要吸收的光能时,会导致光合速率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光抑制。有关光抑制的机制,一般认为:在强光下,一方面因NADP+不足使电子传递给O2形成O2-1;另一方面会导致还原态电子积累,形成3chl,3chl与O2反应生成1O2。O2-11O2都非常活泼,如不及时清除,会攻击叶绿素和PSII反应中心的D1蛋白,从而损伤光合结构。类胡萝卜素可快速淬灭3chl,也可以直接清除1O2。下图1是棉花的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①、②、③为相关过程,PSI和PSII都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光系统复合物;图2、图3分别表示正常棉花和突变棉花绿叶中色素纸层析结果示意图(I、Ⅱ、Ⅲ、Ⅳ表示不同色素带);图4是正常棉花的色素总吸收光谱、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指不同波长光照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和色素带Ⅱ的吸收光谱。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类囊体膜上传递的电子的最初供体是___。过程②和③中消耗能量的过程是___,物质A的功能是___
(2)图2、3中,色素带Ⅱ代表的色素名称是___。通过测量不同波长光照下的O2释放量绘制的曲线是图4所示的___光谱。总吸收光谱与色素带Ⅱ的吸收光谱曲线不吻合的原因是___
(3)强光导致光抑制时,突变棉花植株比正常棉花植株光合速率下降更快的原因是___
(4)已知Deg蛋白酶可降解受损的D1蛋白,提高其更新速度。强光下,若抑制Deg蛋白酶的活性,则光合速率会受到抑制,其原因可能是___,进而影响电子的传递,使光合速率下降。
8 . 科研人员对烟草叶片的光合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光系统Ⅰ(PSⅠ)和光系统Ⅱ(PSⅡ)是叶绿素和蛋白质构成的复合体,能够吸收、利用光能进行电子传递。下图为烟草叶肉细胞类囊体膜上PSⅠ和PSⅡ发生的反应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能为暗反应提供能量的物质为____________
(2)维持类囊体腔与叶绿体基质中H+浓度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答出3点)。
(3)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O2进入相邻细胞参与细胞呼吸至少穿过_____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
(4)烟草易富集镉(Cd)等重金属,进而对其产量造成不良影响。褪黑素(MT)是一种生物活性小分子。多项研究证实,褪黑素可以作为一种生长调节剂参与植物种子萌发、生长等多项生命活动的调控,适宜浓度的褪黑素可以清除过量自由基,有效改善植物氧化损伤,保护植物免受如病原菌侵染和重金属污染等多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科研人员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喷施褪黑素对Cd胁迫下烟草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图(CK组为空白对照组)。

柱上标有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
外源褪黑素对Cd胁迫下烟苗光合特性的影响图
①褪黑素能____________植物细胞衰老,据图1分析,褪黑素的作用为____________
②气孔张开的程度(气孔导度)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蒸腾作用、____________的主要因素,据图分析,Cd胁迫限制烟草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____________(“是”或“不是”)气孔因素。
9 . 在水稻的群体中出现了一个转绿型新叶黄化自然突变体(ygr)。测定突变体相关生理特征并与水稻的野生型(WT)比较,结果如图1(Car、Chlb、Chla分别表示类胡萝卜素、叶绿素b、叶绿素a)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结果显示突变体性状表现为_________
(2)分析图2可知,当光照强度≤________μmol·m-2·s-1时,限制两者净光合速率的因素均为光照强度,大于该光照强度时,与WT相比,限制突变体净光合速率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
(3)为研究温度是否影响该突变体的性状表现,研究人员将野生型和突变体种子分别种植在恒温20、25、30、35℃的培养箱中,调节培养箱中的湿度,生长2周(秧苗期)后对第1片叶进行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如图3

受温度调控的叶色性状的表达可分为“高温表达型”、“低温表达型”和“温钝型”3种。结合图3分析该突变体是上述哪种类型?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4)研究人员发现在杂交育种中可利用该突变体的性状进行选种,既能在苗期就选择出所需性状的植株又能保证种子产量不下降。请说明该选种过程利用了突变体的哪些特性?____________
10 . 绿硫细菌是一种自养厌氧型细菌,能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其细胞内进行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如下图1和图2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推测,光合片层中菌绿素复合体是由菌绿素与____共同组成的,与高等植物细胞中叶绿素等色素功能相似,具有____光能的作用。
(2)研究发现,绿硫细菌缺乏处理氧自由基的酶。从图1光反应过程看,与高等植物的光反应过程是主要的区别是____,这种区别对绿硫细菌的意义是____
(3)图1中,ATP合酶以____方式运输H+。光合片层内腔中H+高形成原因包括内腔中H2S分解产生H+____
(4)图2的绿硫细菌暗反应过程(图中省略了ADP、Pi等部分物质)是一种特殊的逆向TCA循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过程。

   

①图中CO2固定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能量。
②在不干扰循环正常进行的情况下,绿硫细菌合成一分子己糖,至少需要消____分子ATP和____分子CO2
2024-03-20更新 | 208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