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被动运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1 . 细菌紫膜质是一种从盐生盐杆菌的质膜中发现的特殊膜转运蛋白,该物质可吸收光能转运H+,使膜两侧产生H⁺浓度梯度。科学家利用细菌紫膜质、线粒体ATP合成酶、解偶联剂(能破坏H+浓度梯度)等材料构建人工脂质体(一种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人工膜),进行了相关实验,探究ATP的产生机制,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3分析,H+___________方式从脂质体内部转移到外部,图示过程体现了ATP合成酶具有___________的功能。真核细胞中可能存在ATP合成酶的膜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TP是种高能磷酸化合物,这是因为ATP末端的磷酸基团___________
(3)图4无ATP产生,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4二硝基苯酚是一种能随意进出脂双层的弱电解质,在H+浓度高的溶液中以分子态形式存在,在H+浓度低的溶液中可电离产生H+。若将图3所示人工膜转移至含2,4-二硝基苯酚的溶液中,ATP的合成速率将_________
2 . 下图表示几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H2O可以通过____(填字母)的方式进入细胞。
(2)据图可知,跨膜运输方式e属于____,判断依据是____(至少答出两点)。
(3)柽柳是常见的耐盐植物,它能生长在含盐量高达0.5%~6.5%的高浓度潮湿盐碱地中:为探究柽柳从土壤中吸收盐分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a.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状况基本相同的柽柳幼苗,分别放入浓度相同且适宜的含有Ca2+、Na+的培养液中培养;
b.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____
c.____
实验结果及结论如下:
若两组植株对Ca2+、Na+的吸收速率相同,则柽柳从土壤中吸收盐分的方式是被动运输;
____,则柽柳从土壤中吸收盐分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2024-01-2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3 . 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在自然界中常以有毒性的亚硒酸盐(SeO32-)等形式存在,某些微生物如细菌H能将SeO32-还原为低毒性的单质硒。
(1)由于细胞膜在功能上具有__________性,SeO32-无法自由通过,需要借助膜上的__________进出细胞。
(2)科研人员选用细菌H作为实验材料对硒的跨膜运输进行研究,实验设计及结果见下表。

组号

处理条件

SeO32-的吸收速率(nmol/109个细胞)

I

将细菌H放入液体培养基(对照)

5

将部分I组细菌放入含2,4-DNP(细胞呼吸抑制剂)的液体培养基中

4

将部分I组细菌放入含亚硫酸盐(SO32-)的液体培养基中

<0.5

注: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配置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①比较I组和Ⅱ组,推测SeO32-主要以____________方式进入细菌H,该运输方式的特点有__________(答出2点)
②I和Ⅲ组结果表明SO32-对SeO32-的跨膜运输具有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3)你认为研究细菌的硒跨膜运输可能有何应用: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2024-01-2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图1为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式示意图。在不提供能量的实验条件下,科学家比较了生物膜和人工膜(仅由磷脂构成)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2所示。请回答问题:

(1)图1中结构甲是_______。除载体蛋白外,转运方式③的另一条件是丙,指_______
(2)据图2可知生物膜和人工膜对甘油、CO2、O2的通透性相同,推测这些物质跨膜转运方式为_______
(3)图2中,K+、Na+、Cl-通过_______膜(填“生物膜”或“人工膜”)的转运速率存在明显差异,说明______________
(4)据图2分析,H2O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包括图1中的_______(填序号)。
2024-01-2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5 . 如图甲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图乙表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与浓度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探索细胞膜结构的历程中,图甲是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的模型,A 和 D共同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
(2)图乙中①表示的过程是________(填“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图乙中②表示的为图甲中的__________过程(填字母)。
(3)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2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细胞质酸化是植物面临的生存威胁之一。液泡可对细胞内的环境起调节作用,这与液泡膜上的两类质子泵(H+-ATP酶和H+-焦磷酸酶)密切相关,其中H+-ATP酶以ATP水解产生的能量将H+泵入液泡,以维持胞质pH平衡。下图为液泡膜上H+-ATP酶维持胞质pH平衡示意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H+-ATP酶和转运蛋白X功能不同的直接原因可能是____
(2)据图分析可知,胞外H+进入细胞质基质____(填“消耗”或“不消耗”)细胞提供的能量。若转运蛋白X为通道蛋白,相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与其结合。
(3)细胞外环境、细胞质基质、细胞液三者中,pH最大的是____
(4)H+-ATP酶运输H+的方式可用下列____(填字母)表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可用下列____(填字母)表示。
A.   B.
C. D.
2024-01-22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7 . 如图甲表示人体细胞的细胞膜结构及对不同物质的转运过程示意图(箭头表示物质转运的方向,A~C表示组成细胞膜的物质,a~e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图乙曲线表示物质运输速率与O2浓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   ]__________________([   ]内填字母,横线上写文字)。
(2)人的小肠上皮细胞可以吸收葡萄糖,而不吸收比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木糖,这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的功能特点,此特性与图甲中组成细胞膜的_________(填字母)有关。
(3)科学家研究发现肾吸水时,水可以通过水通道蛋白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此过程中水的流动可用图甲中_________(填字母)表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时,如果用药物限制膜蛋白的活动,则葡萄糖的运输速率迅速下降,如果减少能量的供应,却对运输没有影响。由此判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
(4)图乙所示的运输方式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填字母),限制BC段运输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
8 . 抗利尿激素(ADH)是9肽,可作用于肾小管,激活肾小管细胞内一系列反应,促进水通道蛋白-2插入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膜(管腔面)(如图1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成年人血液中ADH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2所示,b→c时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____,导致血浆渗透压____
(2)ADH的释放部位是____,血浆中ADH含量较高时,水分子进入肾小管细胞的主要方式是____
(3)尿量超过3L/d称尿崩。假设尿崩症仅与ADH有关,则引起尿崩的原因可能是____
(4)图中所示肾小管的功能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功能);含水通道蛋白2的小泡可与管腔膜结合,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结构特点)。
2024-01-1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9 . 线粒体和叶绿体可进行能量转换,都可利用H的跨膜浓度差来合成ATP,图1、图2分别为这两种细胞器中的部分结构及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①②③⑤表示H的跨膜运输,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消耗的NADH来自____(场所),图2过程将光能转化成电能,最终转化为____中活跃的化学能。
(2)图中过程②和⑤的运输方式属于____。参与过程⑤的蛋白质由CF0、CF1构成,可推断CF0为疏水部分,推断理由是____
(3)从破碎叶肉细胞中提取完整类囊体并制备成悬液,对其进行光照处理后悬液的pH明显升高,结合图2分析,造成pH升高的过程有____(答2点)。
(4)蓝细菌细胞质中的NADH可将丙酮酸还原为D-乳酸,也可参与有氧呼吸产生ATP,其光合作用中存在途径1(发生水的光解产生ATP)和途径2(产生ATP不发生水光解)。某研究人员构建了一种途径2被增强的蓝细菌工程菌K,发现其能积累更多的D-乳酸,分析原因是____
10 . 不同物质进出人体成熟红细胞的方式如图1中①^⑤所示。图2为细胞内外部分离子的浓度(单位为mmol/L)。

   

(1)图1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的功能。
(2)红细胞膜运输O2和CO2的方式是___________;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_;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图1中水分子借助膜上的⑤__________进入细胞,运输速率较快。
(3)图2中_________可通过图1中③方式排出细胞,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4)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
2024-04-1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试卷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