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有氧呼吸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荠菜既可以食用,也可以用于临床上治疗多种疾病。图甲是荠菜光合作用中能量转换的部分路径示意图,图乙表示春末夏初晴朗白天,25℃条件下,荠菜在不同遮光条件下相关指标的柱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过程中,最初提供电子的物质为________,最终接受电子的物质为________,能够为卡尔文循环提供能量的物质是________
(2)根据图乙数据分析,遮光率超过40%以后,气孔导度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原因是_________。遮光率由40%提升至60%过程中,胞间CO2浓度上升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结合图甲、图乙分析,提高荠菜光合作用速率的具体措施有________(列举2项)。
2 . 图1是在不同条件下,枸杞植株净光合速率的实验数据。

   

(1)图1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由图1可得出的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2)植物的绿色细胞在O2/CO2偏高时,光照条件下吸收的O2能与C5结合,经一些列反应最终释放CO2,由于这种呼吸只能在光下才能进行,所以叫光呼吸,这是植物经长期进化形成的适应机制。图2为图1中重度干旱胁迫条件下,枸杞细胞中发生的光合作用、光呼吸和细胞呼吸过程,Ⅰ、Ⅱ、Ⅲ为反应场所。     

   

图2中的A、B物质依次为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植物的光合速率,请你根据该题信息,提出能提高光合速率的两种具体措施: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024-05-1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生物试题
3 . Rubisco(R酶)具有双重酶活性,既可催化 CO2和RuBP 反应生成CO2,也能在光照下催化 RuBP 与O2反应最终生成CO2(该过程称为光呼吸),CO2和O2竞争结合R酶(如图所示)。NaHSO3能通过抑制乙醇酸氧化酶的活性,达到抑制光呼吸作用的目的。向小麦喷施不同浓度的NaHSO3溶液,相应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情况见下表。
NaHSO3浓度(mg·kg-1050100150200250
叶绿素含量(千重%)0.640.660.690.730.780.79
净光合速率(mg·dm42·h-18.589.0111.5212.712.712.3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提取小麦的叶绿素时,需在研钵中加入剪碎的叶片和无水乙醇,再加入_________。研磨是为了_____________,使叶绿素游离并溶于乙醇中。
(2)结合图中信息,从物质变化角度分析,光呼吸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点是_________
(3)在较强光照下,光呼吸加强,使得 O2氧化分解加强,一部分碳以CO2的形式散失,从而减少了____________的合成和积累。光呼吸过程中消耗了___________,造成能量的损耗,合成的乙醇酸积累导致叶绿体pH下降,使光合酶活性下降,但乙醇酸代谢过程中会生成甘氨酸和丝氨酸,据此分析光呼吸的积极意义是__________
(4)结合图表分析,在一定范围内,随NaHSO3浓度的增加,小麦的净光合速率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 . 肿瘤细胞为了适应缺氧和营养物质匮乏的微环境,实现快速增长、改变自身能量代谢方式的行为称为代谢重编程。肿瘤代谢重编程最显著的特征为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肿瘤细胞位于细胞质中的糖酵解仍旺盛,消耗大量的葡萄糖,即有氧糖酵解。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为___________,其主要场所是在___________
(2)肿瘤主要是一种能量代谢疾病,很可能与___________受损有关。在肿瘤代谢重编程的过程中,位于线粒体内膜的ATP合酶减少ATP的合成,影响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___阶段,促进肿瘤的发生。
(3)ATP合酶具有合成和水解ATP的双重活性,受到其生理抑制因子ATP合酶抑制因子(IF1)的调节,IF1是细胞核编码的蛋白质,其合成场所为___________
(4)缺氧是90%实体瘤广泛存在的一种特征,通过模拟缺氧环境,在骨肉瘤细胞中敲除了IF1,发现ATP水平有较大提高,利于肿瘤的存活和增殖。据此推断,IF1的生理作用可能为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碳中和”是指中立的总碳量释放,即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等于吸收总量。“碳中和”的理念被用于指导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污水处理等。如图为两种污水处理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污水处理系统中蓝细菌代替了传统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曝气装置_________的作用,该系统以“碳中和”理念为指导体现在_________
(2)新型污水处理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蓝细菌产生ATP的主要场所为_________,该系统工作示意图中从左往右的两处“C3”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无机盐离子,可将其应用于植物栽培,植物根尖细胞主要通过_________的方式吸收污泥中的无机盐离子,吸收的氮盐可用于合成_________(答1种)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起作用。
2023-04-1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3月大联考理综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
6 .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与线粒体膜上没有_____有关;若将葡萄糖人为注入线粒体,能否发生分解,并说明理由。_____
(2)过程①和②处产生甲的数量大小关系为_____。图示产热最多的过程是_____(填序号)。运动状态下,人体中ATP的含量_____(填“增加”“几乎不变”或“减少”)。
(3)人体细胞呼吸的底物除了葡萄糖外还可以是脂肪。脂肪先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甘油可以转化为_____进入线粒体分解;与相同质量的葡萄糖相比,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更多,原因是_____
2022-05-19更新 | 3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
7 . 如图甲为植物非绿色器官细胞呼吸作用过程示意图(仅部分),图乙的锥形瓶中是新鲜的土豆块茎碎丁。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细胞中,图甲中过程②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过程①②③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若该植物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C6H12O6量相等,则两种方式对应产生Y的比例为__________
(2)将图乙中装置置于适宜温度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分析红色液滴没有发生移动,可能的情况一;土豆细胞仅进行有氧呼吸,消耗的O2量等于__________;情况二:土豆细胞__________;情况三:土豆细胞仅进行无氧呼吸,此时土豆细胞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
(3)若在锥形瓶中放入装有__________的小烧杯,红色液滴左移,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4)若要探究不同温度对土豆块茎细胞有氧呼吸的影响,则图乙中装置图除了要做(3)中的修改外,还需__________
2022-01-09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8 . 关于呼吸作用中ATP形成的机制,1961年,PMner(英)提出:有机物氧化过程中释放能证可使H+由线粒体基质转移到线粒体内膜和外膜之间的胶间腔,使腹间腔的H+浓度大于线粒体基质。当H+通过ATP合酶(兼具H+通道和催化ATP合成功能的蛋白质)回流线粒体基质时,释放的能量促进了ATP的合成。
(1)ATP被喻为细胞的能量“通货"的原因是,能量通过ATP分子在____反应和____反应之间流通。
(2)线粒体内膜外侧的H+回流到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有科学家认为光反应产生ATP的机制与呼吸作用相似,即:光能可使类囊体内H+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当类囊体内的H+顺浓度跨膜运输到叶绿体基质时可合成ATP。为验证类囊体内的H+的顺浓度跨膜运输是ATP形成的直接动力,现提供如下材料:具有生物活性的类囊体、pH=4的缓冲液(置于其中一段时间后类囊体内外pH相等)和pH=8的缓冲液(备注:缓冲液中含有适量的ADP和Pi等)。
①实验思路:在_______条件下,将甲乙两组游离的类囊体置于________的缓冲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再将乙组转移到______的缓冲溶液中,检测________
②预期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1-04更新 | 171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21-2022学年高三3月月考理科综生物试题
9 . 草莓是一种多年生耐阴草本植物,为了研究遮光对草莓光合作用的影响。某实验小组测量了遮光(正常光强的50%)和不遮光(正常光强)两种情况下草莓有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

叶柄长度(cm)

叶面积(cm2

叶绿素含量(mg/g)

CO2补偿点(CO2μL/L)

光补偿点(μmoL/m2.s)

光饱和点(μmoL/m2.s)

不遮光

2.4

11.6

0.58

66.8

66

800

遮光

5.6

13.7

0.71

99.7

48

400


(1)在CO2补偿点时,草莓植株中产生[H]的场所是______。与不遮光相比,遮光处理的草莓,其叶柄长度和叶面积都相对增大,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角度分析,这种变化的意义是______。研究表明,遮光处理的幼苗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IAA)在茎秆背光侧的分布比不遮光处理的更多,因此其向光生长的现象较不遮光处理的______(填“明显”或“不明显”)。
(2)遮光处理使草莓的CO2补偿点升高,说明草莓叶片对CO2的吸收能力______(“增强”或“下降”)。因此要提高温室草莓的产量,除了控制光照、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3)由表中数据可知,适当遮光可降低草莓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1-10-21更新 | 738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十三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理科)
10 . 甜菜喜温耐寒,在富含有机质的松软土壤上生长良好,是除甘蔗以外另一个重要糖源。回答下列问题:
(1)甜菜根不能直接吸收土壤中的有机质,必须经过__________分解成无机盐,以__________的形式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进入根细胞。请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松软土壤对甜菜生长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呼吸过程中利用[H]的阶段是否一定会产生ATP,并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
(3)与其他地区相比,相同品种的甜菜在新疆种植糖含量更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
(4)鉴定甜菜块根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还是乳酸的方法有__________(答一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