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氧呼吸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 道试题
1 . 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部分生理过程,该植物叶片上的气孔白天基本处于关闭状态,晚上开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表示的两个生理过程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H2O),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乳酸菌的发酵相比,图中植物呼吸过程中特有的步骤是_______(填数字),这些过程发生的部位在__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
(4)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25℃)条件下,测定该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klx

光饱和时光照强度/klx

光饱和时CO2吸收量(mg/100 cm2叶·h)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100cm2叶·h)

小麦

3

9

32

8


当光照强度为3 klx时,小麦固定的CO2的量为________(mg CO2/100 cm2叶·h)
2021-11-27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怀宁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2 . 图是真核细胞内细胞呼吸的过程图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X表示O2,它可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
B.物质Y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人体内不能完成④⑤过程
D.图中催化③过程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
2021-08-31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3 . 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的模式图,其中①②③为细胞外液,为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②③相比,①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
B.与②相比,③中氧浓度低,浓度高
C.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酒精的过程发生在③中
D.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②
4 . 如图甲是细胞呼吸示意图,①~⑤表示不同反应阶段。图乙是某细胞器的结构示意图,a、b、c表示其不同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①~⑤各个阶段的反应中,能在人体细胞内发生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其中发生在乙图结构中的反应是____________(填序号),释放能量最多的阶段发生在乙图____________(填小写字母)结构。
(2)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在____________(填场所)中进行细胞呼吸,释放能量的是图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阶段。
(3)若酵母菌分解等量的葡萄糖,则④阶段释放CO2的量是③阶段的____________倍。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图甲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图中A、B、C、D、E代表代谢途径,X代表物质。图乙为线粒体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物质X是_____,各阶段中产生能量最多的是_____阶段(填字母)。
(2)甲图中C途径发生的场所对应乙图中的_____(填序号)。
(3)人体内能进行有氧呼吸的途径是_____(用字母加“→”表示),玉米的胚乳内能进行无氧呼吸的途径是_____(用字母加“→”表示)。
(4)我国从2009年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倡导“每天有氧运动一小时,健康生活好身体”。慢跑、游泳、爬山、羽毛球等是当下热门的有氧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提倡有氧运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
6 . 研究者探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CO2,生成速率的变化,结果如图1和图2.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蓝莓果实细胞的有氧呼吸只在线粒体中进行
B.蓝莓果实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CO2
C.0.5℃时CO2生成速率低是因为酶的活性较低
D.容器内CO2浓度升高会促进果实的细胞呼吸
7 . 科研人员以牡丹品种“洛阳红”“胡红”为材料,研究了根系低氧胁迫下两个牡丹品种呼吸代谢应答机制及差异。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实验步骤:
I.选长势一致的“洛阳红”“胡红”植株分别_____________为4组,编号为1号、2号、3号、4号,转入室内水培,定植于完全营养液的水槽中,给予适宜的光照的温度。
II.1号“洛阳红”和3号“胡红”两组溶氧质量浓度_____________,2号“洛阳红”和4号“胡红”用气泵正常通气。各组每2天更换1次营养液。
III.处理第1天开始,每天上午8:00取幼根冰盒保存,带回实验室进行指标测定,各指标3次重复。
IV.分析结果,绘制曲线,得出结论。
(2)实验结果如下图甲、乙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牡丹根系细胞产生乙醇的场所为___________,丙酮酸转换为乙醇的过程________(填“能”或“不能”)产生ATP。
②实验步骤III中各指标3次重复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图可知该实验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长期处于低氧胁迫条件下,两种牡丹均表现出矿质元素缺乏症状,根系变黑、腐烂,原因是___________
8 . 呼吸熵(RQ)指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的生物释放二氧化碳的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RQ=释放的二氧化碳体积/吸收的氧气体积)。下图1表示萌发小麦种子中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表示测定消毒过的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熵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1)图1中,过程④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物质A表示_______________。不会发生在人体成熟红细胞中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图2装置中的KO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图2中对小麦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假设小麦种子只以糖类作为呼吸底物,在25℃下经10min观察墨滴的移动情况,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不动,乙装置中墨滴左移,则10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图1中_____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若发现甲装置墨滴右移,乙装置墨滴左移,则10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图1中的_____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
(4)实际上小麦种子的呼吸底物除了糖类外,还有脂肪等,在25℃下10min内,如果甲装置中墨滴左移10mm,乙装置中墨滴左移100mm。则萌发小麦种子的呼吸熵RQ的值_______________
2022-01-23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生物试题
9 . 向盛有5%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加入适量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浓度条件下测得相同时间内酵母菌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细胞呼吸合成ATP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
B.氧浓度为b时,丙酮酸中的碳元素可在线粒体基质转移到CO2和酒精中
C.氧浓度为c时,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消耗的1/2
D.氧浓度为d时,细胞呼吸产生的NAD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气结合生成水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是真核细胞内呼吸作用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X、Y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能产生能量的过程有________(填编号);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过程有________(填编号);人体细胞不能完成的过程有________(填编号)。
(3)若某植物细胞无氧条件下消耗一定量的葡萄糖可以产生A摩尔的CO2,则其在有氧条件下消耗等量的葡萄糖可产生CO2________摩尔。
2021-05-23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