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氧呼吸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5 道试题
1 . 呼气试验是检测幽门螺杆菌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用13C标记的尿素胶囊,吞服之后被幽门螺杆菌产生的脲酶催化,产生NH3和CO2,然后通过呼气试验检测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存在13C,从而达到对幽门螺杆菌检测的目的。经实验与没有幽门螺杆菌存在条件下相比,尿素分解的速率提高1014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幽门螺杆菌核糖体合成脲酶所需ATP来自胃黏膜细胞
B.脲酶只能催化尿素分解而不能催化尿酸,说明脲酶具有专一性
C.幽门螺杆菌产生的NH3可以抵抗胃酸的杀灭作用,同时也会导致人“口气”重
D.与没有催化剂相比,脲酶可以将尿素分解的速率提高1014倍,说明脲酶具有高效性
2 . 人类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一样,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蛋白质复合体,称为端粒。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会缩短一截。一旦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细胞就会进入衰老状态进而死亡,但癌细胞却可以无限增殖,成为“不死细胞”。人类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一样,能够进行有氧呼吸,但癌细胞在氧气充足时,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一现象称为“瓦堡效应”。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正常细胞通常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衰老
B.癌细胞中可能存在特殊结构能够及时修复端粒
C.癌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核糖体和线粒体活动增强
D.癌症患者的肿瘤组织区域内可检测到大量乳酸
3 . 如图是在家庭酿酒过程中,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呼吸速率变化情况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与蓝细菌的区别是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图中a曲线表示有氧呼吸,密闭容器内6h时开始产生酒精
C.图中8h时ATP的合成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能量来自丙酮酸的分解
D.在a、b两曲线相交点,b曲线消耗的葡萄糖量比a曲线的多
2023-05-29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5月最后一卷理综生物试题
4 . 如图表示人和酵母菌体内的呼吸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O2不足时,人体肌细胞CO2的产生量大于O2的消耗量
B.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鉴定酵母菌是否生成物质a
C.在条件Y下,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散失
D.人在长跑过程中消耗的ATP主要来自条件X下的细胞呼吸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5 . 植物普遍存在乙醇脱氢酶(ADH)、乳酸脱氢酶(LDH),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生成的产物不同(如图1)。科研人员研究了淹水胁迫对某植物根系呼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的NADH均来源于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
B.图1中丙酮酸的能量大部分没有释放出来
C.淹水胁迫时,该植物根细胞以乳酸发酵途径为主
D.ADH和LDH分布于细胞质基质中,其活性可被淹水激活
6 . 玉米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当玉米根部受到水淹后,处于缺氧初期,根组织细胞主要进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随后进行产乙醇的无氧呼吸,相关细胞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物质A是果糖,进入细胞后被磷酸化的过程属于吸能反应
B.图中的丙酮酸在氧气充足时,可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被分解为CO2
C.缺氧初期根细胞内产生乳酸导致pH降低,使丙酮酸脱羧酶活性上升
D.降水后地面泛白时要及时松土,改善根际环境,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
7 . 下图为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呼吸示意图(底物全为葡萄糖),其中①②③④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④⑤发生在线粒体中
B.①②③④生成的 ATP量较少,⑤生成的 ATP量较多
C.④阶段水中的氧原子会转移到终产物CO2中去
D.O2不足时,人体骨骼肌细胞产生的 CO2量等于消耗的 O2
8 . 生物兴趣小组在检测花生种子呼吸作用的实验中发现,在不同O2浓度条件下,装置中花生种子吸收O2和释放CO2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检测装置无须置于黑暗环境中来避免光合作用的干扰
B.装置中的花生种子在O2浓度为N时不再进行无氧呼吸
C.实验结果表明花生种子细胞中有脂肪等参与细胞呼吸
D.O2浓度为M且干燥的条件可以延长花生种子储存时间
9 . “自身酿酒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疾病。患者即便滴酒不沾,但进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后,也会像醉酒一样。过去一些病例表明,这种疾病往往由肠道菌群发酵引起,酵母菌也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结合上述材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发酵产酒精的过程中,葡萄糖中的大部分能量未以热能形式释放出去
B.肠道中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过程中合成ATP的能量来自丙酮酸中的化学能
C.患者在饮食方面减少面食的摄入,可有效减少酒精的产生
D.工业上利用酵母菌酿酒时,装置内留有一定空间,有利于酵母菌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大量繁殖
10 . 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线粒体基质中的还原型辅酶脱去氢并释放电子,电子经线粒体内膜最终传递给O2,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驱动H+从线粒体基质移至内外膜间隙中,随后H+经ATP合酶返回线粒体基质并促使ATP合成,然后与接受了电子的O2结合生成水。为研究短时低温对该阶段的影响,将长势相同的黄瓜幼苗在不同条件下处理,分组情况及结果如图所示。已知DNP可使H+进入线粒体基质时不经过ATP合酶。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4℃时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受阻
B.与25℃时相比,4℃时有氧呼吸产热多
C.与25℃时相比,4℃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多
D.DNP导致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H+浓度降低,生成的ATP减少
2024-04-1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安徽省芜湖市第十二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