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氧呼吸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9 道试题
1 . 酵母菌是研究细胞呼吸的好材料,其体内发生的物质变化过程可用图1表示,图2则表示其在不同(O₂浓度下的O₂吸收量和无氧呼吸过程中 CO₂的释放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1过程②产生的 CO₂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测
B.过程③发生在细胞中的具体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C.图2中乙曲线所代表的生理过程可用图1中过程①③表示
D.在甲、乙曲线的交点,若甲消耗了A mol葡萄糖,则乙此时消耗的葡萄糖为A/6mol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2 . 糖酵解过程是细胞呼吸中从葡萄糖开始分解到生成丙酮酸的过程,全过程包含多个酶促反应,其中第一步反应是由己糖激酶催化使葡萄糖磷酸化,形成6-磷酸葡萄糖,该反应消耗一分子ATP。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中均会发生糖酵解过程
B.糖酵解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C.葡萄糖转化为6-磷酸葡萄糖的反应是吸能反应
D.糖酵解过程是一个最终净消耗ATP的过程
3 . 如图甲表示生物体内部分物质之间的转化,如图乙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 O2吸收量和 CO2生成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 c过程发生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b、d 过程中形成 ATP 的阶段是___________
(2)植物因长期水淹会进行图甲中的__________过程,导致烂根;人体不能进行该过程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的 AB段数值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 1/3,则 AB 与 BC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更有利于小麦的长期储存,应将氧浓度调节到R点的对应浓度,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4 .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干细胞中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均可产生CO2
B.无氧呼吸不需要O2参与,产生乳酸的同时还有[H]的积累
C.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消耗了水,但在第三阶段产生了水
D.骨骼肌细胞中不会同时存在催化丙酮酸生成CO2或乳酸的酶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材料

取样

处理

分组

培养液

供氧情况

适宜浓度酵母菌液

50mL

破碎细胞

(细胞不完整)

25mL

75mL

无氧

25mL

75mL

通氧

50mL

未处理

25mL

75mL

无氧

25mL

75mL

通氧

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2021-01-12更新 | 518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2届安徽省望江县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6 . 回答下列I、Ⅱ两小题:
Ⅰ.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下表):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细胞质基质

A                 B

线粒体

C                 D

酵母菌

E                 F

葡萄糖

               

               

               

丙酮酸

               

               

               

氧气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一”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1)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____,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____,根据试管____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均填试管编号)
(2)有氧呼吸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表明DNP使分布在____的酶无法合成ATP。若将DNP加入试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
Ⅱ.把酵母菌与葡萄糖的混合液摇匀,均分到两个相同的密闭装置甲和乙中(装置中铁丝网上铺有分别用A液或B液浸润过的湿纱布),并将甲、乙装置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放置相同的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
   
(3)在甲装置中,A液为____(填“水”或“10%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红色液滴左移,左移距离记为a;在乙装置中,B液为____(填“水”或“10%NaOH溶液”)时,在与甲相同的时间内,红色液滴右移,右移距离记为b。
(4)此实验中,设置乙装置进行实验的目的是检测____。在这段实验时间内,甲装置中酵母菌产生的CO2总量为____(用记录的字母表示)。
(5)若a=b,装置中酵母菌无氧呼吸过程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过程消耗的葡萄糖的____倍。
7 . 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其产物为CO2和H2O。基本工作原理是:在阳极室无氧环境下,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释放出电子和质子,电子依靠合适的电子传递介体在生物组分和阳极之间进行有效传递,并通过外电路传递到阴极形成电流,而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传递到阴极,电子受体在阴极得到电子被还原,与质子结合成还原产物。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微生物燃料电池运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废气的特别处理
B.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过程中伴随着ATP的合成与分解
C.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常温环境条件下就能有效地运行
D.阳极室内微生物的数量等因素会影响底物转化的速率
8 .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有氧呼吸产生CO2和H2O
B.检测是否产生CO2可判断乳酸菌是否进行细胞呼吸
C.无氧条件下酵母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不能正常进行
D.硝化细菌因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9 . 下列关于细胞组成成分、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仁能控制rRNA和核糖体的合成,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场所
B.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多种酶,有利于各种化学反应顺利进行
C.家兔成熟的红细胞含有无氧呼吸酶及血红蛋白,除了核糖体没有其他细胞器
D.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没有细胞核,在植物体内主要参与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10 . 实验人员利用下图甲、乙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反映了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中与环境的气体交换量
B.若装置甲中红色液滴左移,装置乙中红色液滴不动,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C.该实验不能证明红色液滴移动的距离完全是由酵母菌呼吸作用决定的
D.如果装置甲、乙弯管中红色液滴均不移动,可能是培养液中酵母菌已死亡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