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2-13高三·福建福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稻根部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能长期适应缺氧环境
B.荔枝在无O2,保持干燥、零下低温中,可延长保鲜时间
C.登山时人体主要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
D.高等生物保留无氧呼吸,有利于对缺氧环境的适应
2022-01-24更新 | 259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2016学年重庆市第七中学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2 . 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苹果组织细胞中 CO2释放量和 O2吸收量的变化(假设细胞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中 O2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乙图中的Q点
B.甲图中 O2浓度为b时细胞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值是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3/2倍
C.乙图中 O2浓度为C 时,细胞将葡萄糖不彻底氧化分解时,有大部分能量存留在酒精中
D.乙图中R点对应的O2浓度是最适合苹果储藏的氧气浓度
2022-01-13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涪陵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3 . 细胞呼吸是细胞重要的生命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呼吸产物中有酒精生成,说明细胞一定进行了无氧呼吸
B.中耕松土,稻田定期排水,可以促进有氧呼吸的进行
C.细胞呼吸的每个阶段都会合成ATP,生物体内合成ATP的能量都来自细胞呼吸
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4 . 如图为人体肌肉细胞内的糖代谢途径。肌糖原经过分解转化为葡萄糖-6-磷酸;血糖进入细胞后,在己糖激酶的作用下也转变为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6-磷酸经糖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回答下列问题:

(1)肌肉细胞产生乳酸的场所是____________;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生成ATP。
(2)根据所学,除氧气外,参与三羧酸循环所需的另一种原料物质是____________;氧气在肌肉细胞线粒体____________上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
(3)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肝糖原产生的葡萄糖-6-磷酸可被葡萄糖-6-磷酸酶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浆,而肌糖原却不能,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4)在日常生活中,建议人们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等,而不建议剧烈运动,原因是____________
5 . 下列关于俗语或者生活现象的理解不合理的是(       
A.“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粪便中有丰富的有机物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特指谷物)历来一半收”——立秋时节谷物生长需要较多水分
C.“豆麦轮流种,十年九不空”——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能给土壤带来氮肥,有利于大豆、小麦合成蛋白质等物质
D.“犁地深一寸,等于上层粪”——犁地松土有利于增加根部细胞有氧呼吸,促进根部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2021-12-19更新 | 1062次组卷 | 8卷引用: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调研卷(二)生物试题
6 . 细胞呼吸的方式和速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合理改变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有利于生物体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冬季适当升高环境温度,有利于提高植物和人体呼吸作用产生的热量而御寒
B.适当松土可以使小麦的根细胞有氧呼吸产生CO2增多,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减少
C.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时需保持密封条件,该过程最终没有[H]的积累和水的生成
D.用透气纱布包扎伤口,可促进伤口处细胞的有氧呼吸,抑制厌氧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7 . 如图为某运动员剧烈运动时,肌肉收缩过程中部分能量代谢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肌肉收缩最初的能量来自于细胞中的____________,该物质的产生部位有________
(2)图中曲线B代表的细胞呼吸类型是__________,该反应产物是______________
(3)足球运动员为提高运动能力,通常进行3到4周的高原训练,这种训练方式主要提高C___________(细胞呼吸方法)的能力,原因是高原环境下空气中的O2含量低,人体内造血干细胞会通过___________(生理过程)更多的红细胞,提高血液的运氧能力,使机体的有氧呼吸功能增加,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2021-11-10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涪陵实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我国的酿酒技术历史悠久,古人在实际生产中积累了很多经验。《齐民要术》记载:“世人云:‘米过酒甜’此乃不解法候。酒冷沸止,米有不消者,便是曲势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米过酒甜是因为米中有糖类物质未被完全消耗
B.酿酒过程起泡现象是微生物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释放形成的
C.糖类等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会导致温度升高
D.“曲势尽”的原因可能是发酵过程pH值升高或酒液中酒精含量升高
2021-10-30更新 | 2303次组卷 | 16卷引用: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下列有关农业生产谚语与生物学知识的联系中,正确的是(       
A.“合理上粪,粮食满囤”表明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都来自土壤
B.“麦锄三遍面满斗”说明小麦根部有氧呼吸利于小麦的生长
C.“麦种深,谷种浅,荞麦芝麻盖半脸”说明种子萌发仅受光照的影响
D.“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植物“夏氏”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
10 . 下列关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否则水稻幼根因缺氧而变黑、腐烂
B.“正其行,通其风”,可以使空气不断流过叶面,提供较多的CO2,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C.用蓝紫色塑料薄膜代替透明塑料薄膜,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
D.慢跑、太极等运动可避免肌细胞内积累乳酸,防止肌肉酸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