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含量及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龙须菜是生活在近岸海域的大型海洋经济藻类,其生长受诸多因素影响。图1为龙须菜光合作用过程中某阶段的示意图。研究人员将龙须菜放在光周期为12小时光照和12小时黑暗的智能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将光照强度设置为低光照(LL)和高光照(HL)两个水平,在每个光照强度下设置低盐(LS)、中盐(MS)、高盐(HS)三个盐度梯度,记录龙须菜的O2释放速率,即净光合速率[Pn,单位为μmol/(g·h)],实验结果如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条件下,龙须菜通过位于叶绿体_____上的色素捕获光能,将其转化为图1“X”中的化学能,X代表的物质是_____。突然增强光照时,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的C3含量降低,原因是_____
(2)图2中,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低盐高光照条件下,实验中检测到叶肉细胞中的O2消耗速率比产生O2速率_____,这是因为_____
(3)有人认为,大气中CO2浓度持续升高会导致海水酸化,将影响龙须菜的生长。请你结合图2实验结果,写出探究海水酸化对龙须菜生长影响的实验思路:_____
2 . 日常生活中,可用黄豆发豆芽,避光条件下长出的是黄豆芽;而在光照下培养相同时间得到的却是“绿”豆芽。假设其他培养条件均相同,如下推测不合理的是(       
A.“绿”豆芽中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照条件
B.黄豆芽和“绿”豆芽中的色素种类有差异
C.将获得的黄豆芽继续在光下培养,无法获得“绿”豆芽
D.理论上分析,培养相同时间,“绿”豆芽的产量会更高
3 . 2022年8月29日,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研究员郑慧琼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里培育的高秆水稻幼苗有望在国际上首次在太空结出种子,计划由航天员返回前进行采集、冷藏保存,随航天员返回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空中的高辐射有可能引起水稻的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B.太空中微重力环境下水稻植株的生长素不发生极性运输
C.太空舱内种植,给植物补充等强度的绿光比红光效率高
D.太空中水稻植株出现的变异不可能通过种子保留下来
4 . 绿色植物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光能情况如图1所示;科学家发现了一株突变植株,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突变植株的叶绿体和野生型植株的叶绿体,得到的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结构)上,其在光合作用中的功能是_____
(2)给突变植株的叶绿体提供强度合适、波长为700nm的光照时,植株的真实光合作用强度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原因是_____
(3)分析题图,在某些波长下突变体的氧气释放速率低于野生型,科学家分析应该是某一种光合色素减少造成的。你认为最可能的色素是_____,判断依据为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研究土壤中矿物质离子营养条件对植物生长和细胞代谢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Mg2+营养液处理红地球葡萄幼苗,90天后观察叶片叶绿体结构,测定了幼苗叶绿素含量(如表所示)及净光合速率(如图所示)

Mg2+浓度

(mmol·L-1

叶绿素a

(mg·g-1

叶绿素b

(mg·g-1

叶绿素(a+b)

(mg·g-1

0

9.5

2.2

11.7

1

11.5

2.8

14.3

3

15.4

4.0

19.4

5

14.4

3.5

17.9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含量来看,Mg是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__元素,而植物根可以通过__________方式从土壤中吸收Mg2+,电镜观察发现,0mmol·L-1Mg2+处理下叶片中的叶绿体发生形变,有的呈圆球形,叶绿体基粒之间发生断裂和分离,叶绿体膜模糊,类囊体大部分消失,说明严重缺镁不仅会破坏叶绿体结构,还会导致叶绿体内部的基粒数量__________
(2)从化学本质来说,分布在基粒上的叶绿素分子是一种脂质,可以在细胞中的__________这种细胞器上合成。从表中数据来看,培养液中的Mg2+浓度与红地球葡萄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关系概括如下:随着培养液中的Mg2+浓度上升,红地球葡萄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__________
(3)研究发现,Mg2+不仅可以影响RUBP羧化酶(催化C02固定的酶)的活性,还可以影响类囊体薄膜上的电子传递过程,如NADP++H++2e-→NADPH。上图显示,在同等强度光照下,0mmol·L-1Mg2+处理后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其他处理组。综上分析,缺镁会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具体原因有__________(答出3点即可)
(4)植物缺镁往往会导致叶片发黄,但引起幼苗叶片发黄的原因可能很多,如幼苗缺氮、缺水或遭病虫害等。在红地球葡萄繁育基地,研究人员发现了大田的同一位置上出现了几株叶片发黄的葡萄幼苗,现需要设计实验确认这几株幼苗是否因缺乏Mg2+引起的,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要求实验结果能够相互印证实验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
2022-03-25更新 | 69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高三3月模拟理综生物试题
6 . 研究发现,兔子吃的草中有叶黄素,但叶黄素仅在兔子的脂肪组织中积累而不在肌肉组织中积累。发生这种选择性积累的原因是叶黄素易溶于脂溶性物质,不溶于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叶黄素不在肌肉中积累说明肌细胞中不含有脂肪
B.叶黄素属于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C.脂肪是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D.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细胞可通过分解脂肪获能
7 . 2020年5月,德国和法国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宣布成功制造了人造叶绿体,其结构如图1所示。该成果在人工合成生物学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
(1)早在2016年,研究团队就已开发了一种人工固碳途径,称之为CETCH循环,该过程利用一系列酶,将CO2最终还原为羟基乙酸(C2H4O3)。此过程模拟的是光合作用的______循环,也需要______供能,但此过程能耗更低,其原因可能为______。每离开一分子羟基乙酸,需要进行______轮CETCH循环。
(2)为了解决供能问题,研究团队从菠菜叶中提取了______,作为图1中的TEM,然后与CETCH循环体系结合得到了人造叶绿体的本体。由于本体实验有体积受限、自我遮蔽效应等限制,团队采用了液滴微流控技术,从图1可知该团队用______层磷脂分子将本体包裹在油包水小液滴中。
(3)为探究液滴微流控技术对人造叶绿体的二氧化碳转化效率的影响,研究团队进行了3组实验:A组(液滴微流控+光照),B组(本体+光照),C组(液滴微流控+黑暗),结果见图2,说明液滴微流控技术对人造叶绿体的光合速率有______作用。C组在黑暗条件下也有羟基乙酸生成,其原因是______
2021-11-19更新 | 417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