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含量及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如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图中a~g为物质,①~⑥为反应过程,物质转换用实线表示,能量传递用虚线表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图中①表示水分的吸收,③表示水的光解
B.c为ATP,f为[H]
C.将b物质用18O标记,最终在(CH2O)中能检测到放射性
D.图中a物质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绿色植物能利用它将光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
2024-02-25更新 | 100次组卷 | 11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2 . 有些植物的叶片在夏季是绿色,到了秋季会变成黄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纸层析法提取并分离叶片中的色素来探究叶片变黄的原因
B.叶片变黄后对红光的吸收量会降低
C.叶片变黄后含镁的光合色素含量会降低
D.叶片变黄可能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占比升高有关
3 . 某种叶绿素分子吸收光能产生高能电子,高能电子沿电子传递链传递释放能量,最终和H+一起被受体NADP+接收,转化为NADP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ADP+在叶绿体中的生成场所为叶绿体基质
B.冬季大棚选用红色透明膜有利于叶绿素捕获光能
C.菠菜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链位于类囊体薄膜
D.NADPH还原性强,能同时为暗反应提供还原剂和能量
2024-02-04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4 . 拟南芥发育早期的叶肉细胞中,未成熟叶绿体发育所需ATP须借助其膜上的转运蛋白H由细胞质基质进入。发育到一定阶段,叶肉细胞H基因表达量下降,细胞质基质ATP向成熟叶绿体转运受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TP中A代表腺苷,ATP分子结构中有三个特殊的化学键
B.ATP合成所需的能量由磷酸提供
C.拟南芥未成熟叶绿体发育所需ATP主要在线粒体合成,经细胞质基质进入叶绿体
D.光照时,成熟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捕获光能,将其转化为ATP和NADH中的化学能
2024-01-3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强光条件下,植物吸收的光能若超过光合作用的利用量,过剩的光能可导致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出现光抑制现象。为探索油菜素内酯(BR)对光抑制的影响机制,将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分成甲、乙、丙三组处理,如下表所示,其中试剂L可抑制光反应关键蛋白的合成。各组幼苗均在温度适宜、水分充足的条件下用强光照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分组处理
清水
BR
BR+L

   

A.据图分析,与甲组相比,乙组加入BR后光抑制减弱
B.乙组与丙组相比,说明BR可能通过促进光反应关键蛋白的合成来发挥作用
C.分离苹果幼苗叶肉细胞中的色素时,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主要吸收的是蓝紫光
D.如果甲幼苗原重xg,先置于暗处4h后重(x-1)g,然后光照4h后重(x+2)g,则实际光合速率为0.75g·h-1
2024-01-3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6 . 拟南芥是一种十字花科植物,研究发现拟南芥的H基因突变体在22℃下生长时与野生型无差别,而在30℃下生长则叶片呈白色(野生型植株叶片星绿色)。
(1)进一步研究发现H蛋白是一种热应激蛋白(温度升高时表达),能维持叶绿体基因编码的RNA聚合酶的活性。据此推测,H基因突变体在30℃时叶子呈白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推测的正确性,可通过实验直接测定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具体步骤为: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并将提取的色素溶液置于红光下,通过测定吸光度来测定叶绿素含量。使用红光进行检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植物吸收的光能过多时,过剩的光能会对光反应阶段的PSⅡ复合体(PSⅡ)造成损伤,使PSⅡ活性降低,进而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减弱。以拟南芥的野生型和上述H基因突变体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光合作用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两组强光强度相同,且强光对二者的PSⅡ均造成了损伤。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该实验的无关变量中,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个因素即可)。
②细胞可通过非光化学淬灭(NPQ)将过剩的光能耗散,减少多余光能对PSⅡ的损伤。据图分析,与野生型相比,强光照射下突变体中流向光合作用的能量___________(填“多”或“少”)。
③若测得突变体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根据本实验推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22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7 . 广东夏天高温酷热,有大范围35℃~38℃高温,珠江三角洲的部分市县可达39℃左右,这种持续高温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炎热条件下,植物体内用于散失的水分多少与气孔开放度大小呈正相关。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土壤含水量对密闭容器中某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处理及其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土壤含水量

光合速率

光照强度
20%40%60%
13.3(A组)13.9(B组)14.5(C组)
19.3(D组)20.4(E组)21.5(F组)
10.1(G组)11.1(H组)12.3(I组)
注:光合速率单位为mgCO2dm2h2,密闭容器中每组的温度和CO2浓度均相同
(1)绿叶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_______光,由实验可知,对该植株的光合速率影响较小的因素是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
(2)炎热的中午植物会产生“光合午休”现象。通常认为引起植物“光合午休”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气孔开放度改变引起 _____,直接影响暗反应;二是温度升高,导致_____上的光合色素或者酶的活性降低,使光反应减弱,供给暗反应的_______减少,导致叶片光合作用能力降低。
(3)炎热条件下,适当提高土壤含水量能提高光合速率的原理是_______
(4)当土壤中含水量过高时,反而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可能的原因有__。(答出两点即可)。
8 . 土壤盐化是目前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影响植物正常生长。
(1)为探究高盐土壤对花生光合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表:
组别处理叶绿素含量(mg·g-1)光合速率(μmol·m-2·s-1)气孔导度(mmol·m-2·s-1)叶肉细胞淀粉含量(mg·g-1)
全营养液培养+叶片喷施蒸馏水2.60721.890.59895.2

2.07111.230.128110.1
①乙组的处理是_______
②实验结果表明,高盐环境会使花生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之一是叶绿素含量下降导致光反应速率减慢。叶绿素含量是否下降,可通过对比植物对_______(填“红光”或“蓝紫光”)的吸收情况来证明,也可利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来验证,分离色素时,叶绿素比类胡萝卜素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_______,原因是_______
③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盐胁迫导致花生光合速率降低除以上原因外,还与气孔导度下降导致胞间CO2量减少以及_______有关。
④光补偿点是指植物体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对应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是指植物体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对应的最小光照强度,推测在盐胁迫环境下花生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的大小变化分别为_______(变化趋势用“增大”、“减小”、或“不变”表示)。
(2)在盐化土壤中,大量Na+会迅速进入细胞,细胞质基质中积累的Na+会抑制胞质酶的活性形成胁迫,耐盐植物(如藜麦等)的根部细胞可通过多种“策略”来降低盐胁迫的危害,使其能够在盐胁迫逆境中正常生长,有关过程如图所示。根细胞中生物膜两侧H+形成的电化学梯度在物质转运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图分析,盐胁迫环境下耐盐植物根细胞降低Na+毒害的“策略”为_______。图中SOSⅠ和载体X都能运输H+,两者在运输方式上的差异是_______
(3)要提升盐碱地的种植能力,提升作物的抗盐碱能力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农科院对盐碱地中生长的某农作物施用药物X,一段时间后测得细胞内多糖与可溶性糖的比例降低,由此推测药物X能通过促进多糖转化为可溶性糖来_______,从而提高农作物耐盐碱能力。
2023-11-2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植物体的生长发育受到外源光信号和内源激素的共同调控,植物的光敏色素有两种类型,红光型(Pr)和远红光型(Pfr),Pr吸收红光后会转化为Pfr,结合图中信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结合图示推断,可以进入细胞核内发挥作用的是Pr
B.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二者协同促进细胞分裂
C.生长素的受体在细胞核内,而细胞分裂素和蓝光的受体都在细胞膜上
D.与光合色素相比,光敏色素在远红光的区域具有吸收光谱
10 . Ⅰ 龙须藤喜光照,较耐阴,适应性强,耐干旱贫瘠,适用于大型棚架、绿廊、墙垣等攀缘绿化,研究人员测定了不同季节某地区龙须藤上层成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如下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龙须藤叶片中的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的用途:____和提供能量用于合成ATP和NADPH。研究人员分离夏季和冬季龙须藤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分离色素的原理是____。结果显示,冬季叶片滤纸条上蓝绿色和黄绿色的色素带宽于夏季,这有助于龙须藤安全渡过环境条件恶劣的冬天,原因是____
(2)据图可知,夏季13:00时左右,龙须藤的Pn出现低谷,此即“光合午休”现象。对于该现象出现的原因,研究人员提出以下两种推测:一种是气孔因素,即高温导致气孔关闭,____,从而引起Pn降低:另一种是非气孔因素,即气孔没有关闭,但高温引起____,从而引起Pn降低。
Ⅱ 西瓜的叶肉细胞在光下合成糖类物质,以淀粉的形式储存。通常认为若持续光照,淀粉的积累量会增加。但科研人员有了新的发现:给予植物48小时持续光照,叶肉细胞中的淀粉量积累量的变化规律如上图2所示。为了解释图2的实验现象,研究人员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一:当叶肉细胞内淀粉含量达到一定值后,淀粉的合成停止。
假设二:当叶肉细胞内淀粉含量达到一定值后,淀粉的合成与降解同时存在。
为验证假设,科研人员测定了叶肉细胞的CO2吸收速率和淀粉降解产物(麦芽糖)的含量,结果上图3所示。
(3)实验结果支持上述哪一种假设?____。请运用图中证据进行阐述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