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含量及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图甲为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图乙为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据图回答问题:

(1)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________________(填“同位素标记法”或“差速离心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________________(填“H2O”或“CO2”)。
(2)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子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上,它们能够捕获光能,其中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_光。
(3)图甲中,A为________________阶段,B为________________阶段,A阶段的化学反应为B阶段的化学反应提供物质②___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____。B阶段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
(4)如图乙,该绿色植物叶片在正午时分的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 . 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镁元素是构成叶绿素分子的重要元素
B.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类囊体的薄膜上
C.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越慢
D.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类胡萝卜素溶液,其吸收光谱在蓝紫光区有吸收峰
3 . 叶绿体的类囊体上有巨大的膜面积,有利于充分吸收光能。(      )
2024-01-04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远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光敏色素是一类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具有非活化态(Pr)和活化态(Pfr)两种类型。农田中玉米-大豆间作时,高位作物(玉米)对低位作物(大豆)具有遮阴作用,严重时引发“荫蔽胁迫”,此时,低位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及多种激素共同响应荫蔽胁迫。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敏色素是一类_____(化学本质)。不同的光照条件能改变光敏色素的结构,从而导致其类型发生改变,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2)自然光被植物滤过后,其中红光(R)/远红光(FR)的值会下降,原因是_____。发生荫蔽胁迫时,低位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主要以_____形式存在,此形式的光敏色素可减弱对光敏色素互作因子(PIFs)的抑制作用,有利于多种激素共同响应荫蔽胁迫。在调控下胚轴和茎杆伸长方面,图中四种激素之间具有_____作用。

(3)荫蔽胁迫引发低位植物的下胚轴及茎秆等出现过度伸长,玉米-大豆间作时,受荫蔽胁迫的大豆产量明显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写两点)
2023-12-05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优质高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栽培措施可以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达到增加产量等目的。回答下列问题:
(1)叶片是分离制备叶绿体的常用材料,若要将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与线粒体等其他细胞器分离,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答出1种即可)。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分布_________上,其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填“蓝紫光”“红光”或“绿光”)。
(2)中耕是指作物生长期中,在植株之间去除杂草并进行松土的一项栽培措施,该栽培措施对作物的作用有_______(答出2点即可)。
(3)农田施肥的同时,往往需要适当浇水,此时浇水的原因是_______(答出1点即可)。
(4)农业生产常采用间作(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块农田上间隔种植两种作物)的方法提高农田的光能利用率。现有4种作物,在正常条件下生长能达到的株高和光饱和点(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的光照强度)见下表。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角度考虑,最适合进行间作的两种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这两种作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物

A

B

C

D

株高/cm

170

65

59

165

光饱和点/μmol·m-2·s-1

1 200

1 180

560

623

2023-11-2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6 . 将同种植物的A、B两个品种,分别在正常光和弱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检测结果如表所示。

品种

光照处理

叶绿素a含量/(mg/cm2

叶绿素b含量/(mg/cm2

类胡萝卜素含量/(mg/cm2

光合作用速率/(umolCO2/m2·s)

A

正常光

1.39

0.27

0.78

3.97

弱光

3.80

3.04

0.62

2.97

B

正常光

1.81

0.42

1.02

4.59

弱光

0.99

0.25

0.46

2.60

(1)叶绿体中主要吸收蓝紫光的色素有____。分离两个品种在不同光照下的色素,正常光下蓝绿色素带比弱光下宽的是____品种。
(2)弱光处理下,B品种的光合作用速率降低,原因是____
(3)由表中数据可推知,____品种的耐荫性更强,理由是____;在不同光照下,该植物可通过________来适应环境。
2023-11-07更新 | 197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一轮复习联考生物试题
7 . 某科研团队构建了一套由硅纳米线和细菌组成的人工光合系统,可生产出O2和乙酸盐。硅纳米线阵列可以吸收太阳光,并利用光生成电子传递给负载在纳米线上的细菌,作为细菌固定、还原CO2的能量来源。该系统的光能转化效率超过了大部分高等绿色植物的自然光合作用效率,极大地助推了地球温室效应问题的解决。回答下列问题:
   
(1)该人工光合系统的___相当于绿色植物的光合色素,光合色素的作用是___
(2)推测该人工光合系统中的光合底物之一是H2O,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
(3)该人工光合系统的光合作用效率高于大部分高等绿色植物的,从对光能的利用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
(4)已知该人工光合系统中将热醋穆尔氏菌(生存的气体条件为:80%N2、10%CO2、10%H2)和Au纳米团簇结合形成Au-细菌进行CO2的固定、还原,过程如图所示。已知Wood-Ljungdahl通路(WLP)是一种古老的碳固定通路,是Au纳米团簇,则图示细菌的代谢类型为___型,该细菌中的生命活动相当于光合作用的__过程,该细菌相当于叶肉细胞中的___(填具体场所)。
11-12高三上·江西吉安·期中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某科研团队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对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下至上),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2023-07-16更新 | 931次组卷 | 102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外界环境中的铂进入植物体内后,会损伤细胞膜系统、抑制叶绿素的合成、影响酶活性等,从而降低光合速率。为探究镍对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及施加镁对镍胁迫的缓解效应,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叶绿素含量

类胡萝卜素含量

净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对照组

0.59

0.11

8.90

386.67

添加

0.40

0.07

6.20

327.33

添加

0.55

0.12

8.79

380.63


(1)与对照组相比,镍污染会导致大豆净光合速率________,其机理是________
(2)在提取到大豆叶片的光合色素后,可通过对比各组叶片对某种光的吸收率来计算叶绿素含量。为减少其他光合色素的干扰,某种光最可能是________(填“红光”、蓝紫光”或“绿光”),原因是________
(3)研究表明,会竞争根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增施镁能缓解镍胁迫,其机制是________。以大豆幼苗、镍胁迫下大豆幼苗的培养液为材料进行实验,了解施加不同浓度的对镍胁迫下大豆的缓解效应。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
10 .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饲兼用作物,但国外进口量长期保持在80%以上,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是缓解我国大豆危机的有效途径。选育耐盐碱大豆,有效利用盐碱地资源,是提高我国大豆生产力的重要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耐盐碱大豆叶肉细胞吸收光能的色素有___________两大类,其主要分布于叶绿体的_____
(2)耐盐碱大豆虽对盐碱地有一定的耐受力,但当盐碱度过高时也会抑制光合速率。请从光合作用暗反应角度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大豆种植密度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减产,原因是______
2023-04-1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