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琼岛杨为热带速生杨树,为强阳性树种。研究人员通过用黑色遮阳网搭设遮荫棚的方式,设置三种光照强度,即全光70%(RI70%)、全光40%(RI40%)和全光10%(RI10%),并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琼岛杨幼苗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其他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结果见下表。已有研究证明胡萝卜素具有防御强光破坏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对琼岛杨幼苗叶片参数的影响

相对光强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蒸腾速率/(mmol·m-2·s-1

胞间CO2浓度

(μmol·mol-1

气孔导度/(mol·mol-2·s-1

叶绿素/(mg·g-1

胡萝卜素/(mg·g-1

RI70%

8.34

1.95

252.79

0.15

4.913

0.564

RI40%

4.85

0.94

214.08

0.08

5.271

0.455

RI10%

3.87

0.62

195.65

0.04

5.795

0.435

(1)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琼岛杨幼苗绿叶中的色素,其原理是______
(2)据表可知,遮荫可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琼岛杨幼苗叶片中叶绿素的积累,这对植物适应弱光环境的意义是______。琼岛杨幼苗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胡萝卜素的含量逐渐增大,其意义是______
(3)该实验无法说明适度遮荫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原因是______
(4)研究发现蒸腾速率能促进琼岛杨的净光合速率,据表分析,可能的机理是______
2024-04-04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高三下学期TOP二十名校质检一理综生物试题
2 . 大豆-玉米带状间作是重要的复合种植模式之一。在土壤条件相对一致的地块,采用相同的肥水管理,以大豆和玉米的单作模式作对照,测定两种模式下大豆和玉米光合特性指标及产量,结果如下表。

种植模式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叶绿素含量(mg·g-1

胞间CO2浓度(μmol·m-2·s-1

单株平均产量(g)

单作

大豆

16

20

279

103

玉米

18

50

306

265

间作

大豆

11

24

307

84

玉米

22

58

320

505

回答下列问题。
(1)大豆幼叶发育为成熟叶过程中叶色由浅绿色逐渐变成深绿色,是因为光合色素中的___________逐渐增多。为测定大豆的光合色素含量,提取光合色素常用的有机溶剂是__________
(2)相同生长时期,与单作玉米相比,间作玉米净光合速率更高。据表分析造成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3)相同生长时期,与单作大豆相比,间作大豆植株的蒸腾速率、叶面温度基本不变,据表分析,间作大豆光合速率降低与被玉米遮阴有关,依据是_____
(4)农业生产中带状间作种植时,选择两种植物的原则有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 . 某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如下表。夏天在遮光50%条件下,不同指标的日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处理

全光照

遮光50%

遮光70%

遮光90%

叶绿素含量(mg/g)

5

6

7

10

   

(1)绿叶中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上。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可向研钵中加入____使研磨充分,且色素不被破坏。
(2)据表中数据,该植物可以通过____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
(3)图中8:00~12:00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光合作用速率减弱导致,原因是____。18:00时光合作用____(填“固定的”或“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此时该植物叶肉细胞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
(4)将全光照组某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不做处理,在叶柄基部用热石蜡液烫伤阻止两部分的物质和能量转移。适宜光照下照射2小时后,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A、MB、。则MB-MA代表的生物学含义是____
4 . I三角褐指藻是一种海洋中的硅藻,科研人员用高光照强度200μmol/(m2·s)和低光照强度50μmol/(m2·s)分别驯化培养三角褐指藻段时间后,测定两种藻的叶绿素a含量以及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活性,实验结果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素a主要吸收的光是____________,在提取时需加入____________以保证研磨充分。由图1分析可知,三角褐指藻适应低光照环境的机制是____________
(2)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是固定CO2的关键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____________(填“高”或“低”)光照强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更高,通过_____________,进而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在研究中可以通过直接测量____________来表示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
(3)若给三角褐指藻提供H218O,“段时间后发现三角褐指藻细胞中的葡萄糖也出现了18O,用文字与箭头写出其转移途径:____________
Ⅱ图一表示A、B、C三种植物适应不同环境的碳固定模式,图二表示图一中某种植物代谢示意图,科学家向A植物培养液中通入14CO2,给予实验装置不同时间光照的放射性物质分布结果见表格,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别

光照时间(s)

放射性物质分布

1

2

大量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

2

20

3-磷酸甘油醛、4-磷酸赤藓糖、7-磷酸景天庚酮糖等12种磷酸化糖类

3

60

除上述12种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

(4)图一A植物叶绿体中Rubisco是指一种羧化酶,能催化核酮糖1,5-二磷酸(C5)接受CO2,产生3-磷酸甘油酸(C3),此过程被称为_____________,由表可知,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等。图二所示植物代谢类型最可能是图一中______________(用字母作答)植物。
(5)科学家在无光无氧条件下用碘乙酸抑制A植物呼吸作用第一阶段,发现其叶肉细胞细胞质基质中的葡萄糖仍然会大量分解,科学家将此代谢过程称为HMS,HMS过程中出现了3-磷酸甘油醛、4-磷酸赤藓糖、7-磷酸景天庚酮糖等产物,最终能产生CO2和NADPH,请推测HMS对于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意义:_____________(答3点)。
(6)Rubisco还是一种催化C5加氧反应的酶,O2是Rubisco作为羧化酶的竞争性抑制剂,PEP羧化酶对CO2亲和力远远大于Rubisco,B植物的C4酸能定向地由叶肉细胞进入维管束鞘细胞并产生CO2,请推测在干旱环境中,B植物生长比A植物更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022-11-16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A类高中考前模拟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研究低钾条件对某种农作物两个品种光合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指标

数值

分组

叶绿素含量(相对值)

呼吸速率

(μmol m-2·s-1

光补偿点

(μmol m-2·s-1

最大净光合速率(μmol m-2·s-1

甲品种

低钾处理组

18

3.0

89.8

16.4

正常处理组

25

2.5

49.8

24.4

乙品种

低钾处理组

26

3.2

72.7

18.5

正常处理组

28

2.9

42.0

25.5

注:光补偿点是指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回答下列问题:
(1)钾____(“是”、“不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低钾处理后,可能通过影响____的合成,进而影响叶绿素合成,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
(2)为检验低钾处理对叶绿体中色素合成的影响,需要提取色素和分离色素。分离色素的原理是____,分离后,需要对比分析低钾处理组叶片与正常叶片的色素含量,即观察滤纸条下端呈____色的色素带的宽度。
(3)低钾处理后,两个品种光补偿点均增大,主要原因是____
(4)据表分析,为提高产量,在缺钾土壤中种植该种农作物时,可采取的相应措施是____。(答出一项即可)
2024-02-1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理综生物试题

6 . 水分和CO2浓度都是影响光合速率的重要因素。黄腐酸(FA)是易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参与调控植物的耐旱性。科研人员采用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条件探究FA(700mg/L)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下表为干旱处理5d后测定的相关生理指标。PEG及FA等处理对叶片呼吸作用的影响忽略不计。

处理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叶绿素含量/mg·g-1

气孔导度/(mmol·m-2·s-1

胞间CO2浓度/(μL·L-1

Rubisco活性/(nmol·min-1·g-1

对照

22.9

24.2

605

351

172

PEG

-0.69

14.7

34

505

78

PEG+FA

11.7

20.3

108

267.8

119

注:Rubisco参与CO2固定


(1)黄瓜进行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在______________,该过程需要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____为其提供能量。
(2)黄瓜叶肉细胞中光合色素分布于______________上,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光,为了测定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需要先对光合色素进行提取,提取时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以溶解色素。
(3)据表分析,干旱条件下喷施一定浓度的FA可以提高暗反应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在叶绿体中叶绿素水解酶与叶绿素是单独分布的。干旱会导致叶绿体大量变形、基粒片层完全解体,使光合作用速率降低,据此分析,FA可通过______________提高光反应速率,进而提高黄瓜的净光合速率。
(5)研究人员探究了CO2浓度对黄瓜幼苗光合速率的影响,将黄瓜幼苗分别进行不同实验处理:甲组提供大气CO2浓度(375μmol·mol-1);乙组先在CO2浓度倍增环境(750 μmol· mol-1)中培养 60 d,然后在测定前一周恢复为大气CO2浓度,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在晴天上午测定各组的光合速率,结果乙组光合速率比甲组低,推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7 . 光作为一种非生物因素,对植株的生长、开花、衰老等都有调控作用。为研究光调控下CO2浓度对植物的影响,进行模拟实验,结果如下表(注:Rubisco为固定CO2的酶)。请据图分析作答。
光照强度(μmol·m-2·s-1CO2浓度(μmol·L-1叶绿素含量(pg·cell-1Rubisco活性(mAbs·mg-1·proteins-1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5011160.5223
16110.9285
2591.2302
1601180.9220
1671.9300
2545.8406
(1)在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时,分离色素的原理是___
(2)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素吸收的光能在叶绿体的___(场所)上转化为储存在___中的化学能,之后进一步转化为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据表可知,光调控下CO2浓度对植物的影响是___
(4)在CO2浓度11μmol·L-1时,低光照强度、高光照强度时的净光合速率无显著差异,其原因可能是___
(5)作为一种信号,光还会使光敏色素的结构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___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8 . 为研究草本植物骆驼刺在灌木层下方荫蔽环境中不易生长的原因,科研人员利用黑网遮光进行实验, 测定得到下表所示结果。

实验条件

叶绿素 a 含量
(mg·g-1)

叶绿素 b 含量
(mg·g-1)

呼吸速率
(μmolCO2·m-2·s-1)

最大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荫蔽1.530.682.0919.02
自然光1.240.673.4317.67

(1)骆驼刺叶肉细胞的光合色素分布于__________膜上,分离骆驼刺叶片中光合色素时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__
(2)由实验结果可知,荫蔽条件下叶肉细胞中的_____含量明显增加,推测这一变化有利于叶片吸 收和利用光能,促进_____________阶段的能量转换。
(3)与自然光下的结果相比较,骆驼刺叶片在荫蔽条件下总光合速率的变化是________,据表中数据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虽然荫蔽条件下骆驼刺发生这样的适应性变化,但进一步实验表明荫蔽条件下骆驼刺死亡率远高于自然 光照组。科研人员推测骆驼刺在隐蔽环境所出现的适应性特征可能导致其蒸腾作用失水过度而死亡。为验证 此推测,可初步对自然光和荫蔽条件下骆驼刺叶片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测定、比较,可比较的形态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
2021-11-12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河南省南阳市油田一中高三五调考试生物试题
9 . 茶树大多在南方温暖气候条件下生长,但秦岭连绵群山里却有一大片中国最北端,也是海拔最高的茶叶产区。由于茶园地处高海拔的山区环境,早春时节温度低晴天少,导致茶树新枝生长缓慢,常常导致采摘期延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茶树叶颜色鲜绿,是因为叶绿体中含有较多______,其含量多少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阶段。如果要对提取的色素进行分离,其原理是______
(2)氨基酸、茶多酚含量能衡量茶叶品质。茶多酚有苦味和涩味,但能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所以常饮茶可以通过延缓______而延缓人体衰老。茶多酚最可能存在于叶肉细胞的______(细胞器)中。
(3)研究人员为秦岭高山茶栽培提供实践指导,在茶树新枝开始生长时进行夜间不同光源补光处理(补光时间21天)。设夜间不补光(CK)、LED1(红蓝光质比0.81)补光、LED2(红蓝光质比1.65)补光和LED3(红蓝光质比2.10)补光4种处理,以期明确适宜该茶园使用的LED补光灯,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处理

芽头生长情况

茶叶中相关物质含量

百芽鲜重(g/百个)

发芽密度(个/m2

多酚(%)

游离氨基酸(%)

CK

20.7

219

22.7

1.8

LED1

29.0

269

27.9

2.4

LED2

22.0

271

25.6

1.9

LED3

21.7

209

24.1

1.8

①早春晴天少,山区茶园补光宜采用红光和蓝光的主要原因是______。突然补光后细胞内C5的含量会______
②表中结果表明:早春低温弱光环境下的茶园用红蓝光质比为______的LED灯进行补光,实现高产优质的效果显著。结合表中数据谈谈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______
2024-01-16更新 | 228次组卷 | 2卷引用:生物(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河南卷)(原卷+解析)-2024年1月“九省联考”真题完全解读与考后提升
10 . 浒苔是一种大型绿藻,爆发性生长时会覆盖水面,造成生态灾害,被称为“绿潮草原”。科学家对浒苔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绿潮草原”的上、中、下层分别选取浒苔为实验材料,提取和分离色素,发现浒苔的光合色素种类与高等植物相同,包括叶绿素和________。由于光合色素不溶于水,可用________作为提取液进行提取。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主要吸收________光。
(2)分别测定三个样品的叶绿素含量发现,取自“绿潮草原”下层的样品叶绿素含量最高,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以适应弱光环境。
(3)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浒苔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使用溶解氧传感器进行数据采样,结果如下表。
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和相关数据测定记录表

光照强度/klx

初始溶解氧含量/mg·L1

终止溶解氧含量/mg·L1

间隔时间/s

溶解氧变化量/mg·L1

光合作用强度/ mg·(L·min)1

1

6.38

6.39

500

0.01

0.0012

5

6.40

6.87

500

0.47

0.0564

10

6.41

7.82

500

1.41

0.1692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依据记录表信息,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②记录表中的光合作用强度数值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植物实际的光合作用强度数值,理由是________。为使实验所得数值能精确反映该植物实际的光合作用强度,需对实验进行补充,具体措施为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