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材料一:某班学生进行新鲜番茄植株叶片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研磨时未加入CaCO3,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番茄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其中PSII和PSI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的光系统。

材料二:某研究者测得番茄植株在CK条件(适宜温度和适宜光照)和HH条件(高温高光)下,培养5天后的相关指标数据如下表。

组别

温度/℃

光照强度/(μmol·m-2·s-1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气孔导度/(mmol·m-2·s-1

胞间CO2浓度/ppm

Rubisco活性/(U·mL-1

CK

25

500

12.1

114.2

308

189

HH

35

1000

1.8

31.2

448

61

注:两组实验,除温度和光照有差异外,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
(1)分析图甲所示实验结果可知,含量最多的色素为____,可见光通过三棱镜后,照射到材料一中的色素提取液,发现其与正确操作下获得的色素提取液的吸收光谱差异最大在于____光。
(2)PSII中的色素吸收光能后,将H2O分解为H+____。图乙中____为过程③供能,其中H+____积累,从而推动ATP的合成。
(3)由表中数据可以推知,HH条件下番茄净光合速率的下降的原因____。此条件下的短时间内光反应产物NADPH和ATP在叶绿体中的含量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D1蛋白是PSII复合物的组成部分,对维持PSII的结构和功能起重要作用,且过剩的光能可使D1蛋白失活。已知药物SM可抑制D1蛋白的合成。为研究植物应对高温高光逆境时D1蛋白的变化机制,研究者利用番茄植株进行如下三组实验:①组在适宜温度、适宜光照下培养;③组在高温高光下培养并施加适量Sm(抑制D1蛋白合成的药物)。②组的处理方式是____。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连续5天每天定期测定各组番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结果如丙图,预测结果为三组D1蛋白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____
2 . 番茄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班学生进行新鲜番茄植株叶片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研磨时未加入CaCO3,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番茄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其中PSⅡ和PSⅠ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的光系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甲所示实验结果可知,距离点样处距离最远的色素为________。可见光通过三棱镜后,照射到材料一中的色素提取液,发现其对________光的吸收明显减少。
(2)PSⅡ中的色素吸收光能后,将H2O分解为H+________。前者通过________的协助进行转运,促使ADP完成磷酸化。图乙中为过程③供能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某研究者测得番茄植株在CK条件(适宜温度和适宜光照)和HH条件(亚高温高光)下,培养5天后的相关指标数据如下表。

组别

温度/℃

光照强度/(μmol·m-2·s-1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气孔导度/(mmol·m-2·s-1

胞间CO2浓度/ppm

Rubisco活性/(U·mL-1

CK

25

500

12.1

114.2

308

189

HH

35

1000

1.8

31.2

448

61


注:两组实验,除温度和光照有差异外,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
(3)由表中数据可以推知,HH条件下番茄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并不是由于_________导致光合作用缺乏原料CO2造成的,而是由于________下降影响了②过程的速率,进而引起光能的转化效率降低。此条件下的光反应产物NADPH和ATP在叶绿体中的含量增加,番茄所吸收的光能已经是过剩光能了。
(4)D1蛋白是PSⅡ复合物的组成部分,对维持PSⅡ的结构和功能起重要作用,且过剩的光能可使D1蛋白失活。某研究者利用番茄植株进行了三组实验,①组的处理同(2)中的CK,②组的处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③组用适量的SM(SM可抑制D1蛋白的合成)处理番茄植株并在亚高温高光(HH)下培养,定期测定各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实验结果如图丙。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番茄缓解亚高温高光对光合作用抑制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光补偿点指同一时间内,植株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和呼吸过程中放出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增加,当达到某一光照强度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该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下表1为甲、乙两种水稻不同时期的光合作用相关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表1   甲、乙两个水稻品种灌浆期和蜡熟期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的比较
生长期光补偿点(μmol·m-2·s-1光饱和点(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灌浆期68521853197621.6727.26
蜡熟期75721732136519.1712.63
注:灌浆期幼穗开始有机物积累,谷粒内含物呈白色浆状;蜡熟期米粒已变硬。
(1)如果甲、乙两个水稻呼吸作用强度相同,则在灌浆期乙光补偿点低的直接原因是______
(2)植物处于灌浆期,若此时光照强度为甲种水稻光补偿点,则在此光强下乙种水稻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
(3)从表中的数据推测,单位时间内,______(填“甲”或“乙”)品种能获得较高产量,理由是______
(4)根据该实验的结果推测,从灌浆期到蜡熟期水稻最大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可能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变化有关。某研究小组设计实验验证该推测,请补充:
实验设计思路:______的叶片,分别测定其叶绿素含量。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若______,则说明植物由灌浆期到蜡熟期水稻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下降是由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下降造成的。
4 . 淀粉和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两种主要终产物,二者都是由卡尔文循环中产生的丙糖磷酸转化而成,马铃薯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主要运向块茎贮藏,红薯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主要运向块根储存,其合成及运输过程如图所示。磷酸转运蛋白(TPT)能将卡尔文循环中产生的丙糖磷酸运出叶绿体,同时严格遵循1:1的反向交换原则将等分子数的磷酸(Pi)运回叶绿体基质。

(1)常用________试剂对叶肉细胞光合色素进行提取,在分离马铃薯叶片中的光合色素时,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对应的色素颜色是______________,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_________光。
(2)马铃薯下侧叶片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基粒可将光能转化为________中的化学能。淀粉是马铃薯光合作用的重要产物,据图分析,其合成淀粉的葡萄糖可来源于图中________的过程。若TPT的活性被抑制,则细胞质基质中的Pi含量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叶绿体中丙糖磷酸的含量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从而导致光合速率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3)在一定浓度的CO2和30℃条件下,测定马铃薯和红薯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回答:
(注:细胞呼吸最适温度为30℃,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5℃)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klx)光饱和时光照强度(klx)光饱和时CO2吸收量(mg/100cm²叶·小时)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100cm2叶·小时)
红薯13116
马铃薯393015
由表可知,在25℃条件下测得的红薯光补偿点会_______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klx;30℃条件下,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红薯和马铃薯固定CO2量的差值为____________mg/100cm2叶·小时。
2024-01-28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鼠尾藻是一种着生在礁石上的大型海洋褐藻,可作为海参的优质饲料。鼠尾藻枝条中上部的叶片较窄,称之狭叶;而枝条下部的叶片较宽,称之阔叶。新生出阔 叶颜色呈浅黄色,而进入繁殖期时阔叶呈深褐色。研究人员在温度18℃(鼠尾藻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等适宜条件下测定叶片的各项数据如下表。

叶片

光补偿点(μmol.m2-.s-1)

光饱和点(μmol.m-2.s-1)

叶绿素a(mg.g-1)

最大净光合速率 (nmolO2.g-1 min-1 )

新生阔叶

16.6

164.1

0.37

1017.3

繁殖期阔叶

15.1

266.0

0.73

1913.5

狭叶

25.6

344.0

0.54

1058. 2

(1)据表分析,鼠尾藻从生长期进入繁殖期时,阔叶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其内在原因之一是叶片的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表中_____的变化,可推知鼠尾藻狭叶比阔叶更适应_________(弱光强光)条件,这与狭叶着生在枝条中上部,海水退潮时会暴露于空气中的特点相适应。
(3)新生阔叶颜色呈浅黄色,欲确定其所含色素的种类,可用_________提取叶片的 色素,然后用层析液分离,并观察滤纸条上色素带的_____
(4)将新生阔叶由温度 18℃移至 26℃(为呼吸的最适温度)下,其光补偿点将_____(增大/不变/减小)。故在南方高温环境下,需考虑控制适宜的温度及光照强度等条件以     利于鼠尾藻的养殖。
2020-03-29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6 . 某科研小组研究外源NO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部分结果如下表:
表外源NO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
处理气孔导度(mmolH2O·m-2·s-l光合速率(μmolCO2m-2·s-lFv/Fm根干重(g/plant)
对照组0.0619.20.810.061
PEG处理0.0103.10.680.063
NO处理0.0899.10.810.068
NO处理后再PEG处理0.0254.20.770.078

(备注:Fv/Fm代表叶绿体类囊体最大光能转化效率。)
回答下列问题:
(1)水既是光合作用___________阶段的直接原料,也参与有氧呼吸第___________阶段的反应。PEG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使玉米幼苗细胞因___________作用失水,导致光合速率下降。
(2)为进一步研究PEG处理使玉米幼苗Fv/Fm下降的原因,利用试剂___________提取并在不同波长光下测定对照组与PEG处理组光合色素的吸光率,比较发现两组数值基本相近,说明_____________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可推测Fv/Fm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可利用_________(光学或电子)显微镜观察进行验证。
(3)据表分析,使用外源NO处理可显著提高玉米幼苗在干旱胁迫时的气孔导度,直接促进卡尔文循环的___________过程,使光合速率上升。在幼苗未受干旱胁迫时,使用外源NO处理并不能使幼苗光合速率明显上升,原因可能是未受干旱胁迫时,_______不是限制幼苗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NO处理还能促进光合产物向______转运,以适应缺水环境。
2021-12-13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生物试题
7 . 鼠尾藻是一种着生在礁石上的大型海洋褐藻,可作为海参的优质饲料。鼠尾藻枝条中上部的叶片较窄,称之狭叶;而枝条下部的叶片较宽,称之阔叶。新生出阔叶颜色呈浅黄色,而进入繁殖期时阔叶呈深褐色。研究人员在温度 18℃(鼠尾藻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等适宜条件下测定叶片的各项数据如表。

叶片

光补偿点(μmol•m

2•s1

光饱和点(μmol•m

2•s1

叶绿素 a(mg

       g1

最大净光合作用(nmol

O2•g1•min1

新生阔叶

16.6

164.1

0.37

1017.3

繁殖期阔叶

15.1

266.0

0.73

1913.5

狭叶

25.6

344.0

0.54

1058.2


(1)据表分析,鼠尾藻从生长期进入繁殖期时,阔叶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其内在原因之一是叶片的_____
(2)依据表中_____的变化,可推知鼠尾藻狭叶比阔叶更适应_______(弱光强光)条件,这与狭叶着生在枝条中上部,海水退潮时会暴露于空气中的特点相适应。
(3)新生阔叶颜色呈浅黄色,欲确定其所含色素的种类,可用_____提取叶片的色素,然后用层析液分离,并观察滤纸条上色素带的_____
(4)将新生阔叶由温度 18℃移至 26℃(为呼吸的最适温度)下,其光补偿点将___________(增大/不变/减小)。故在南方高温环境下,需考虑控制适宜的温度及光照强度等条件以利于鼠尾藻的养殖。
2020-06-05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高三下学期第八次统练生物试题
8 . 研究人员对两年生香榧苗进行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其叶片的各项生理特征,结果如下表。
不遮阴(对照)50%遮阴75%遮阴90%遮阴
叶绿素a含量(mg·dm-22.033.424.154.04
叶绿素b含量(mg·dm-20.751.321.611.65
类胡萝卜素含量(mg·dm-21.051.491.711.72
最大光合速率(μmol·m-2·s-14.526.046.524.93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推知,遮阴会导致香榧苗对__________________离子的需求量增加,在提取香榧苗色素以及用纸层析法对色素种类和含量进行测定,需添加的化学物质和有机化学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上每组滤纸条上从点样处开始的第_________________条色素带都是最宽的。
(2)在一定的范围内,香榧苗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光合速率有所提高,其原因可能是色素含量上升,利于对可见光中_________________的吸收,促进了水在光下分解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增加。但遮阴度达90%时,光合速率却有所下降,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5-23更新 | 259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9 . 秋茄是一种红树植物,其健康生长需要一定的水淹环境,研究人员通过周期性补水,模拟秋茄林的水淹生境,研究水淹对秋茄生长的影响,在适宜的条件下测得如表所示实验数据:

叶绿素a

mg/g

叶绿素b

mg/g

光合速率

μmol/m2·s

胞间CO2浓度

μmol/m2·s

气孔导度

mol/m2·s

对照组

0.28

0.39

2.13

387.27

0.086

补水组

0.98

0.41

5.47

356.8

0.085


请回答:
(1)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研究过程中提取色素常采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
(2)叶绿素a具有吸收和转化光能的作用,叶绿素b具有吸收和传递光能的作用,表格数据说明生境陆化对秋茄叶绿素a的损害程度_____叶绿素b,而补水可增强秋茄叶片对光能的____________能力,因此补水处理能有效改善陆化秋茄林的光合作用,同时据表分析可知________(填“是”或“不是”)由于气孔开闭导致陆化秋茄林光合速率下降而退化。
(3)另有研究发现,给秋茄施用一定量的脱落酸类似物具有增强补水组实验效果的作用,推测其原因是由于脱落酸具有____________的作用;在种子萌发的效应上脱落酸与______________具有相互对抗的作用。
10 . 下表是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实验探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试剂或处理方法

实验记录

1

水绵和好氧细菌

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

观察细菌分布的部位

2

叶片经饥饿处理后,一半遮光,一半曝光

碘蒸气处理

颜色反应

3

小球藻、14C标记的14CO2

提供适宜的光照和14CO2

追踪检测放射性14C的去向

4

菠菜叶

无水乙醇、层析液等

色素带的宽度、位置与颜色

A.第1组实验说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CO2的固定需要光照
B.第2组实验可以观察到遮光部位变蓝,曝光部位不变蓝
C.第3组实验在小球藻细胞中的三碳化合物、丙酮酸中也可能检测到14C
D.第4组实验中色素带的宽度反映的是色素的溶解度大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