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取光合色素时,可直接使用95%的乙醇代替无水乙醇
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扩散速度最快的光合色素,其含量也最多
C.若提取时未加入二氧化硅,可能导致色素带变窄
D.可将滤液融入层析液中,色素在滤纸条上分离更简便
2 . 以下生物学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错误的是(       

实验

操作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在待测组织样液中先加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

B

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

将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轻轻触及层析液,再塞紧试管口

C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从盖玻片一侧滴入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D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在盖玻片边缘滴加培养液

A.AB.BC.CD.D
3 .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鉴定组织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的甲液与乙液需等量混合后再使用
B.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可先滴加3g/mL的蔗糖溶液观察质壁分离,再滴加清水观察质壁分离复原
C.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可用斐林试剂检测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程度
4 . 下图1表示研究人员在正常光照和强光照下用纸层析法分离豌叶片中色素得到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图2表示通过实验得出的温度对豌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以测定的放氧速率为指标)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结果依据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________________,反之则慢。由结果推知,与在正常光照下相比,豌豆叶片在持续强光照下会变__________(填“绿”、“黄”或“蓝”)。
(2)由图2可知,豌豆生长的最适温度约为__________℃,此时限制豌豆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豌豆叶肉细胞在单位时间内释放O2量表示__________(填“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或“呼吸速率”)。图2中10℃时,叶片中可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
(4)若图2中给植物浇灌的水是H218O,20min后可在豌豆叶肉细胞中检测到有含18O的淀粉(CH218O)产生,请写出18O从H2O转移到淀粉(CH218O)的最短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并注明生理过程及反应阶段)。
5 . 某同学在利用新鲜的薛菜绿叶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能纸条上没有得到色素带,可能的原因是(  )
A.研磨绿叶时没有加入SiO2
B.提取色素时加入无水乙醇过多
C.画滤液细线时没有重复画2-3次
D.分离色素时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6 . 图1是将适量的小麦种子置于密封的、有适量水的广口瓶内,在25℃条件下,瓶内CO2和O2含量变化示意图。图2是不同遮光处理对红掌(半阴生高等植物)净光合速率及其他指标的影响结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红掌中的色素使用的试剂是______;叶绿素主要吸收______光,用于光合作用。
(2)图1中,在0〜t1期间,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是______,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某种代谢产物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呈______色。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细胞进行______引起的,该过程释放大量的CO2是在______(具体部位)中产生的。
(3)图2中,当遮光比例达到10%以上时,随着遮光比例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大,其中______含量增加更多,以适应弱光环境。当遮光比例达到90%时,就植物体内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叶绿体同化的CO2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或“无法判断”)线粒体释放的CO2量。
(4)根据遮光比例与红掌的植株干重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2-2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植物的生长若缺乏某种矿质元素会表现出相应的缺素症,一批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出的盆栽黄瓜幼苗表现出叶片发黄的缺素症状。请回答:
(1)黄瓜幼苗的光合色素位于现____________上,提取这些光合色素常用的溶剂是_____________
(2)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_____________(写出具体过程),影响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有__________(答出两点)。
(3)甲同学认为,这批盆栽黄瓜幼苗叶片发黄的原因可能是缺少N元素,导致叶绿素合成不足,而乙同学认为可能是缺少___________元素,导致叶绿素合成不足。欲判断甲、乙同学的观点哪个正确,丙同学利用适宜浓度的NH4NO3溶液、MgSO4溶液和Mg(NO32溶液等试剂和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完成实验设计并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设计:取若干株叶片发黄的盆栽黄瓜幼苗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喷施等量的适宜浓度的NH4NO3溶液、MgSO4溶液和Mg(NO32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甲同学的观点;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乙同学的观点;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同时支持甲乙同学的观点。
2021-02-19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充分
B.一般用无水乙醇来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C.画滤液细线时需要吹干后重复多次
D.进行色素分离时,滤液细线要高于层析液液面
2021-01-26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实验综合题:
(1)通过“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证明__________相当于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2)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证明酶具有__________特性;
(3)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得知,能用橙色的__________检测酒精的产生;
(4)通过“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得知,__________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5)通过“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得知,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呈__________,排列整齐;
(6)在酶本质探索的过程中,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__________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10 . 下列关于叶绿体内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需要加入SiO2进行研磨,以破碎细胞和叶绿体
B.在研磨过程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防止色素被破坏
C.色素分离后在滤纸条上形成的4条色素带,从上至下分别呈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
D.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
2023-01-03更新 | 438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临汾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