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5 道试题
1 . 用新鲜的菠菜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提取叶绿体色素时可用无水乙醇作为溶剂
B.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2-3次
C.在敞开的烧杯中进行层析时,需通风操作
D.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很快随溶剂挥发消失
2 . 图甲是叶绿体结构示意图,图乙是绿叶中色素分离的结果(①~④代表叶绿体结构,A~D代表4种色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②上与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
B.分离色素的原理是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C.若用黄化叶片做提取色素实验,C和D色素带颜色变浅
D.在②和④中,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3 . 为探究C4植物中的PEPC酶和PPDK酶能否提高C3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研究者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和PPDK酶基因导入水稻后,在灌浆期一定的CO2浓度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双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导入PEPC酶基因和PPDK酶基因
B.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双转基因水稻叶绿素的对应条带较宽
C.由图可知,双转基因水稻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率比原种水稻高
D.该实验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4 . 图甲是叶绿体结构示意图,①~④代表相关结构;图乙表示绿叶中色素分离的结果,A~D代表4种色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色素C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
B.②上与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对绿光吸收较少
C.②上形成的NADPH和ATP进入④,参与暗反应
D.若用黄化叶片做提取色素实验,则C色素带和D色素带有变化
5 . 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用碱性染料对细胞核染色
B.为防止葡萄糖与重铬酸钾反应而干扰对酒精的检测,可同时加入斐林试剂
C.用黑藻叶片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D.利用发菜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滤纸条上色素带自上而下第二条呈黄色

6 . 光敏蛋白(PSP)是我国科学家设计的在光照条件下,能够将CO2直接还原,使电子传递效率和CO2还原效率明显提高的感光物质。研究人员利用PSP模拟光合系统的部分过程已获得成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合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而光敏色素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
B.光合色素和PSP是一类均可用无水乙醇提取的蛋白质
C.PSP的功能与自然光合系统中光合色素、NADPH相似
D.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7 . 碳点(CDs)颗粒表面富含氨基,是一种良好的能量传递中间体,可吸收紫外光,并发射出叶绿体色素可吸收的光,其作用机理如图,其中A~J表示物质,①~④表示光合作用相关过程,PSI(光系统I)和PSII(光系统II)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物。
   
(1)下列含镁元素的是____,含有氨基的是____。(编号选填)
①A     ②F     ③PSII     ④H     ⑤J
(2)CDs发射出的光主要为____。
A.蓝紫光B.紫外光C.绿光D.红橙光

(3)下列过程消耗能量的是____。
A.①B.②C.③D.④

用CDs处理水稻叶片后,水稻的生物量提高了14.8%。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结果显示,处理前后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无明显变化。
(4)选出正确测定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实验步骤并排序____
①加入95%乙醇研磨叶片
②以蒸馏水为对照凋零
③以95%乙醇为对照凋零
④研磨液过滤后待用
⑤研磨液过滤、稀释后待用
⑥分别测定色素提取液在665 nm、649 nm波长处的吸光度
(5)结合上述资料,CDs增加水稻生物量的机理可能是____。
A.增加类囊体膜上光系统数量
B.加快光合电子传递效率
C.促进光能向活跃的化学能转化
D.促进物质I的合成和转化
8 . 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实验中;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砖红色
B.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时,可以选用黑藻作为实验材料
C.根尖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包括解离、染色、漂洗和制片等
D.色素带的宽窄反映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
9 . 土壤盐渍化抑制作物生长,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人员以黄瓜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盐胁迫和不同红光/远红光(R/FR)比例对其光合特性和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处理条件

光合色素含量(mg•g-1

气孔导度(mmol•m-2•s-1

全株干重(g)

1

0mmol•L-1NaCl、R/FR=7

0.13

0.08

0.84

2

0.11

0.06

0.73

3

80mmol•L-1NaCl、R/FR=0.7

0.12

0.12

0.79

回答下列问题:
(1)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______________。组别2的处理条件为______________
(2)光合色素除了类胡萝卜素,还有______________。提取光合色素过程中为研磨充分,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据表分析,高盐处理导致全株干重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植物体内的光敏素是接受红光和远红光的受体。研究发现黄瓜幼苗经低R/FR处理后,植物体内与光反应相关的蛋白质数量会增加。请推测发生该变化的生理机制是______________
10 . 为更好地将光合作用的原理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研究人员进行了“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的探究活动,选用甲、乙两个农作物新品种分别置于正常光照和弱光照下进行实验,获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品种

光照处理

叶绿素含量(mg/cm2

类胡萝卜素含量(mg/cm2

净光合作用速率(μmolCO2/m2·s)

正常光照

2.21

1. 12

4.65

弱光照

1.24

0.56

2.86

正常光照

1.66

0.8l

4. 12

弱光照

4.84

0.76

3.03

(1)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加入CaCO3的目的是____;“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说明秋季植物叶肉细胞中的____被分解,剩下的色素几乎不吸收____
(2)据表分析,在弱光照处理时,品种甲和品种乙的净光合作用速率都减慢,但品种乙比品种甲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减慢程度低,原因是____
(3)给品种甲叶片提供H218O,块根中的淀粉会含18O,请写出元素转移的路径:____(用相关物质及箭头表示)。
(4)在一定浓度的CO2和30℃条件下(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为30℃,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5℃),测定品种甲和品种乙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klx)

光饱和时光照强度(klx)

光饱和时 CO2 吸收量(mg/100cm2 叶·小时)

黑暗条件下 CO2 释放(mg/100cm2叶·小时)

1

3

11

5.5

3

9

30

15

25℃条件下测得品种乙光补偿点会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3klx;30℃条件下,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甲和乙固定CO2量的差值为____mg/100cm2叶·小时。
(5)长期保存种子时,常常向塑料袋中充入氮气,目的是____
2024-02-07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7月期末生物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