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在生物由低等向高等进化的过程中,生物膜的出现使细胞能够既独立于环境而存在,又能通过生物膜与周围环境进行有选择的物质交换而维持生命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发生的光反应可体现出生物膜的能量转换功能
B.神经调节过程中发生信号转化的生物膜,其膜内外电位可能发生反转
C.O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能体现生物膜的物质运输功能
D.T细胞通过与B细胞直接接触使其增殖、分化体现出生物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2020-09-14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运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生物试题
2 . 照表中内容,围绕真核细胞中ATP的合成来完成下表。

反应部位

(1)__________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线粒体

反应物

葡萄糖

丙酮酸等

反应名称

(2)__________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

合成ATP的能量来源

化学能

(3)__________

化学能

终产物(除ATP外)

乙醇、CO2

(4)__________

(5)__________

2020-07-09更新 | 12414次组卷 | 39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为了研究细胞器的功能,某同学将正常叶片置于适量的溶液B中,用组织捣碎机破碎细胞,再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所用溶液B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离心沉淀出细胞核后,上清液在适宜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彻底分解,原因是此上清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
(3)将分离得到的叶绿体悬浮在适宜溶液中,照光后有氧气释放;如果在该适宜溶液中将叶绿体外表的双层膜破裂后再照光,_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氧气释放,原因是_____________
2020-07-08更新 | 12270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十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4 . 如图为细胞中的膜结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所示物质中含有镁元素
B.图中结构为叶绿体的内膜
C.图中ATP的能量来自物质氧化分解
D.②和③物质的元素组成一定相同
5 . 如图为小麦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
B.C3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和C5
C.C5可循环再利用在反应前后保持性质不变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
2020-04-05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五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检测(理)生物试题
6 . 下列有关ATP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会消耗ATP
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
C.一分子ATP中含3个高能磷酸键
D.将1分子ATP彻底水解可获得3种化合物
7 . 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的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对CO2的亲和力更高,如图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回答下列问题:

(1)固定CO2的酶活性的高低直接影响_____________(填“光反应”或“暗反应”),该酶位于________。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可用________(填“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
(2)已知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的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这两种植物混合种植在一个密闭玻璃罩中,给予大于P的适宜光照,能存活较长时间的是__________,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4-02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中 A~C 表示物质。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 A 为氧气,该过程产生的氧气部分释放到空气中
B.图中 B 为 NADPH,在增加 CO2 浓度时,B 的含量暂时升高
C.该过程消耗的 NADP+和 C 来自叶绿体基质
D.该过程发生了光能到活跃化学能的转化,能量储存在 ATP 中
2020-03-2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五)生物试题
9 . 在光合作用研究过程中,陆续发现以下事实:
事实1:在人们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时,以反应式6C O 2+6H2O→C6H12O6+6 O 2表示光合作用。
事实2:1937年,植物生理学家希尔发现,将叶绿体分离后置于含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中,制备成叶绿体悬浮液若在试管中加入适当的“电子受体”,给予叶绿体一定强度的光照,在没有CO2时就能放出O2,同时电子受体被还原。希尔反应式是H2O+氧化态电子受体→还原态电子受体+1/2O2
事实3:在希尔反应的基础上,Amon又发现,处于光下的叶绿体在不供给CO2时,既能积累还原态电子受体也能积累ATP;若撤去光照,供给CO2 ,则还原态电子受体和ATP被消耗,并有有机物(CH2O)产生。根据以上事实,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基于以上三个事实推测,光合作用反应式中的C6H12O6中的O可能来自___________
(2)希尔反应模拟了叶绿体光合作用中__________阶段的部分变化,该阶段中电子受体由氧化态变成还原态的________________ (填物质名称),希尔实验中配制叶绿体悬浮液时加入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mon的实验说明(CH2O)的生成可以不需要光,但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水)
(4)若向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C3且提供光照、不提供CO2则短时间内ATP和[H]_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积累。
2020-03-06更新 | 36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四中联盟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理综生物试题
10 . 光合作用过程中能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是(       
A.光能→活跃的化学能B.光能→稳定的化学能
C.光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D.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2020-02-20更新 | 269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