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1 . 研究者将分离得到的某种植物叶肉细胞置于完全培养液中,适宜条件下进行相关实验,依据测定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实验的两个无关变量:__________
(2)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吸收O2用于有氧呼吸,至少穿过__________层生物膜;此时若提供的是18O2,培养液中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检测出由叶肉细胞释放的C18O2;若能,用化学式和箭头表示该过程,若不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
(3)据图比较,光照条件下,15℃时与40℃时叶肉细胞中叶绿体释放O2速率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4)25℃时,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后,短时间内叶肉细胞合成C5的速率将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 . 图1所示为光合作用过程中部分物质的代谢关系(①~⑦表示代谢途径)。Rubisco是光合作用的关键酶之一,CO2和O2竞争与其结合,分别催化C5的羧化与氧化。C5羧化固定CO2合成糖;C5氧化则产生乙醇酸(C2),C2在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协同下,完成光呼吸碳氧化循环。请都图回各下列问题:

(1)图1中,类囊体膜直接参与的代谢途径有___________(从①~⑦中选填),在红光照射条件下,参与这些途径的主要色素是___________
(2)在C2循环途径中,乙醇酸进入过氧化物酶体被继续氧化,同时生成的___________在过氧化氢酶催化下迅速分解为O2和H2O。
(3)将叶片置于一个密闭小室内,分别在CO2浓度为0和0.03%的条件下测定小室内CO2浓度的变化,获得曲线a、b(图Ⅱ)。
①曲线a,0~t1时(没有光照,只进行呼吸作用)段释放的CO2源于呼吸作用;t1~t2时段,CO2的释放速度有所增加,此阶段的CO2源于___________
②曲线b,当时间到达t2点后,室内CO2浓度不再改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光呼吸可使光合效率下降20%-50%,科学家在烟草叶绿体中组装表达了衣藻的乙醇酸脱氢酶和南瓜的苹果酸合酶,形成了图Ⅲ代谢途径,通过降低了光呼吸,提高了植株生物量。上述工作体现了遗传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

3 . 绿萝俗称“生命之花”,是一种常见的喜阴家庭绿植。为探究不同遮荫处理对绿萝光合作用的强度的影响,科研人员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叶干重/总干重的值越大,说明叶面积越大)。回答下列问题:

(1)据实验结果可知,在____________遮荫下叶面积最大,从适应性的角度分析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根据图示,绿萝在____________条件下生长速度最快,在90%遮荫条件下叶绿素含量较多,但净光合速率较低,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3)绿萝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可以用____________进行提取,提取后进行分离,分离的原理是____________,分离后可以得到____________条色素带,从上到下第二条是____________
4 . 日光温室中黄瓜植株高大,叶片多,叶面积大,研究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作用对提高黄瓜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下表是某科研小组在日光温室中开展相关研究,得到的部分实验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叶位光合速率(CO2μmol·m-2·s-2基粒厚度(μm)片层数
上位叶14.791.7910.90
中上位叶17.452.4617.77
基部叶3.723.0617.91

(1)叶绿体中对光能的吸收发生在_____(填场所)。据表分析,黄瓜上位叶的光合速率低于中上位叶,主要原因是_____
(2)基部叶的基粒厚度和片层数最大,但基部叶片光合速率最低。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是由于_____导致基部叶片接受的光照相对较弱造成的。
(3)为证实(2)的推测,需要设计实验进一步研究,请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
(4)若上述推测成立,请你为温室栽培提高黄瓜产量,提出一条可行的措施:_____
5 . 已知玉米属于C4植物、水稻属于C3植物,在高光强高温和干旱条件下C4植物比C3植物具有更高的光合效率。研究发现C4植物的光合作用先后发生在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已知其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几乎无基粒,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有发达的基粒。C4植物细胞中的PEP羧化酶和RuBP羧化酶均是催化CO2固定的酶,且PEP羧化酶对CO2的亲和性远高于RuBP羧化酶。C3植物和C4物的光反应阶段完全相同,但CO2固定的场所和方式不同。如图表示C4物暗反应的过程及场所,回答下列问题:

(1)C3物和C4物光反应分别发生在________(分别填细胞名称),该阶段主要的物质变化为________
(2)CO2被玉米吸收后,可被________物质固定,而水稻吸收的CO2接参与卡尔文循环,据此分析,在高光强、高温和干旱条件下玉米的光合效率高于水稻的原因是___________。若将玉米和水稻放在同一密闭容器中培养,给予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存活时间较长的是______
(3)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农业生产上常选择其他农作物与玉米进行分行种植(间作),适合与玉米进行间作的植物应具备的特点是__________(至少写2点),间作能提高粮食产量与其可充分利用____________(答两点)有关。
6 . 在光合作用的研究中,植物光合产物产生器官被称作“ 源”,光合产物或营养物质消耗和储存部位被称作“ 库” 。研究者对“ 库” 和“ 源” 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去除部分桃树枝条上的果实,检测其对叶片光合速率等的影 响,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净光合速率/(mol•m-2•s-1CO2叶片蔗糖含量/(mg•g-1FW)叶片淀粉含量/(mg•g-1FW)
对照组5.3930.1460.61
去果组2.4834.2069.32
(1)由题意可知,叶片属于_______(填“库”或“源”),果实属于_______(填“库”或“源”) 。
(2)该研究员根据表中结果推测,去果处理使叶片中蔗糖和淀粉积累,进而降低了光合速率。为检测蔗糖对离体叶绿体光合速率的影响, 该研究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图1 中___________浓度范围的实验数据支持以上推测。

(3)研究发现叶绿体中淀粉积累导致类囊体薄膜被破坏。这将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过程。淀粉增加还会降低叶片的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使 ______进而抑制暗反应过程。
(4)图2 为叶肉细胞光合产物合成及向“ 库” 运输过程示意图。

①图2中光反应产物(A)代表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
②图2中淀粉、蔗糖、葡萄糖、果糖中属于还原糖的是__________;去果后叶肉细胞中蔗糖含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抑制”或“促进”)暗反应。
7 . 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即不同含水量)对5种植物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为干旱地区选取适合的绿化植物提供依据。如表所示为5种植物幼苗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测得的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回答下列问题:
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5种植物幼苗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光合参数树种处理
对照轻度干旱胁迫中度干旱胁迫重度干旱胁迫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车桑子
滇柏
侧柏
花椒
香樟
15.311
8.319
8.537
11.328
8.499
14.875
8.016
8.136
9.888
4.017
0.920
3.130
0.105
2.050
1.696
0.168
0.005
-0.038
0.764
0.507
(1)上述5种植物幼苗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消耗水的具体场所为叶肉细胞中_______________,若给幼苗提供H218O,可以跟踪检测其在植物体内的转化,一般在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两种物质)中能检测到18O,该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可分为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研究发现本实验中5种植物幼苗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同时,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开始上升,说明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为________,胞间CO2浓度上升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表中信息,在中度干旱胁迫条件下,选择种植_________(填“花椒”或“香樟”)树种较为理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活细胞是一个微型的化学“工业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适宜条件下酶也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B.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
C.有氧呼吸过程既消耗水又产生水
D.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2022-03-29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
9 . 1941年,科学家鲁宾和卡门以小球藻为实验材料,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光合作用中氧气的 来源。小球藻是一类高效的光合植物,但低氧时叶绿体中的产氢酶活性提高,使[H]转变为氢气。
(1)18O无放射性,可推知两位科学家是通过检测O2__________来确定其来源的。
(2)已知物质X能抑制小球藻的光合作用,诱导其产氢。缺氮也能抑制小球藻的光合作用。为探究缺氮对小球藻产氢的影响,用完全培养液(A组)和缺氮培养液(B组),在特定条件下分别培养小球藻,一定时间后检测产氢总量。
①实验结果A组产氢总量小于B组产氢总量,说明缺氮对小球藻产氢有______作用。
②推测:缺氮条件下,小球藻叶绿体的______上分布的______减少,使其捕获光能的能力下降,从而抑制了小球藻的光合作用。
③欲进一步探究物质X、缺氮两种因素对小球藻产氢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需增设两实验组,其培养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产氢会导致小球藻生长不良,请从光合作用物质转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条件下,小球藻几乎不产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可通过筛选高耐氧产氢藻株以提高小球藻产氢量。
10 . 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有R酶,既能与CO2结合,催化CO2与C5反应生成C3,也能与O2结合,催化C5的分解。CO2和O2在与R酶结合时具有竞争性相互抑制(净光合速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总量-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总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植物叶肉细胞内CO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内膜上
B.R酶催化CO2与C5反应时需要[H]和ATP
C.增大CO2浓度后,植物叶肉细胞内的C3/C5的值增大
D.增大O2/CO2的值,有利于提高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