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1 .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盐胁迫会造成大豆减产。为研究大豆的耐盐机制,科研人员按下表进行了实验,检测并记录净光合速率和相关生理指标。

大豆类型

处理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气孔导度(μmol·m-2·s-1

胞间CO2浓度(μmol·mol-1

叶绿素含量相对值

盐敏大豆

对照组

10.2

0.27

110

24

NaCl胁迫

0.8

0.07

175

6

耐盐大豆

对照组

10

0.28

125

33

NaCl胁迫

5.2

0.07

68

31

注:气孔导度大表示气孔开放程度大
(1)光反应中,叶绿素捕获的光能转化为___________中的化学能;暗反应中,胞间CO2进入___________被固定形成C3,最后转化成糖类。
(2)NaCl胁迫使两种大豆的净光合速率均下降。据表分析,导致盐敏大豆净光合速率下降的生理指标变化是_____________;导致耐盐大豆净光合速率下降的生理指标变化是___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NaCl胁迫导致光合速率下降与细胞质基质中Na+过高有关,耐盐大豆细胞可通过降低细胞质基质中Na+浓度缓解盐胁迫造成的损害。据图分析,NaCl胁迫环境下,耐盐大豆细胞降低Na+毒害的“策略”有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 . 为探究不同比例的化肥氮素和有机肥氮素配合施用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对栽培的水稻进行了不同方式的施肥,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化肥氮素(kg/km20100200300
有机肥氮素(kg/km20100200100200100200
叶绿素含量(mg/cm21.702.682.853.073.253.343.46
气孔导度(mmol/m2·s)32.235.536.737.435.228.624.2
干重(μmolCO2/m2·s)3.614.254.855.084.914.203.52
(1)稻田施加氮肥后,水稻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原因是______,除叶绿素以外,_______(答两种)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有机物也含有氮元素。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对水稻增产最有效的氮肥施用方式是______。施肥过多会导致水稻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推测主要原因是_______
(3)有机肥是一种长效肥,对农作物施用适量的有机肥或农家肥的好处有______(答两点)。
2023-06-0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山西省孝义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押题信息卷(二)理综生物试题
3 . 光能过剩会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光抑制。低温会使植物出现光抑制而诱导活性氧(ROS)产生进而削弱光合作用的强度。为探究低温条件下褪黑素与植物光合速率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将长势相同的番茄幼苗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浇灌200umol/L的褪黑素溶液(褪黑素溶于微量无水乙醇,用清水定容),乙组浇灌等量清水(进行X处理)。经连续常温处理5天后,将甲乙两组分别选取一半的幼苗移至低温处理室中生长12天,另一半在原来条件下继续生长,形成表1中的分组处理类型。在处理的第0、3、6、9、12天随机选取幼苗,采集相同位置的叶片,提取叶绿体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分组

处理

NW

常温+水

NM

常温+褪黑素

CW

低温+水

CM

低温+褪黑素

(1)绿叶中不能吸收红光的色素是__________。叶肉细胞中水的光解过程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酶的催化。光抑制条件下植物进行光反应的产物有__________
(2)根据实验过程和表1的分组情况进行分析,本实验中乙组进行的X处理是___________,根据图1中对光合速率(Pn)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植物细胞内的一种可以清除ROS类物质的酶。结合图2实验结果分析,请推测褪黑素通过影响SOD而减弱光抑制的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_
4 . 质子泵型视紫红质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光合系统,它可以与视黄醛结合,在光照下将H+由胞内泵向胞外,形成H+电化学梯度,ATP合成酶可以利用该梯度势能合成ATP,如图为盐生盐厌氧杆菌细胞视紫红质的作用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生盐杆菌的光反应产物与叶肉细胞中的相同
B.无光条件下盐生盐杆菌细胞内不能合成ATP
C.ATP合成酶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以及转运H+
D.视紫红质运输H+过程中载体蛋白空间结构保持不变
5 . 以茉莉为实验材料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探索。图1为茉莉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主要过程,甲、乙,丙、丁表示物质,①—⑤表示过程;图2为将茉莉放置在密闭透明的容器中,给予恒定且适宜的光照,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测定容器中CO2浓度的变化(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为30℃)。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茉莉叶片中的叶绿体含量很高,在对其光合色素含量和种类进行分析时,将提取的色素溶液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产生氧气,理由是_______
(2)图1中①—⑤的代谢过程在光照环境中,能够为茉莉细胞物质转运、蛋白质的合成提供ATP的过程包括_______(填图中数字标号),物质乙、丁分别为_______
(3)将该装置从光照条件切换为黑暗条件,图1中甲的量会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一段时间后,丙的量逐渐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
(4)B、C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______。与B点相比,C点时植物的光合速率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处理12h后,该植物的干重增加,判断理由是_______
2023-05-11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山西省阳泉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6 . 为了研究某种树木树冠上下层叶片光合作用的特性,某同学选取来自树冠不同层的A、B两种叶片,分别测定其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从图可知,B叶片是树冠________(填“上层”或“下层”)的叶片,判断依据是____
(2)据图分析,黑暗条件下A叶片呼吸速率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B叶片呼吸速率。
(3)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数值时,B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反应受到限制,如果提高_____浓度,净光合速率会升高。
2023-04-2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生物试题
7 . 叶片是给植物其他器官提供有机物的“源”,果实是储存有机物的“库”。现以某植物为材料探究不同库源比(以果实数量与叶片数量比值表示)对叶片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实验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甲组乙组丙组
实验处理
库源比1/21/41/6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9.318.998.75
单果重(g)11.8112.2119.59

(1)该实验的净光合速率可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中CO2________量来表示。
(2)研究有机物在“源”和“库”之间的转移,常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时,给叶片供应的CO2先与叶绿体中的_________结合而被固定,之后还原为糖类,此过程需要接受光反应阶段提供的___________(答出两点)中的化学能。
(3)实验结果表明,库源比降低(比如摘除部分果实),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降低,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生产中,果农常通过“疏果”措施提高经济效益,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进行“疏果”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4-24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山西省太原市等2地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
8 .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干旱胁迫会降低小麦的生长速度和生物量积累,造成减产。为了研究ALA(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逆境胁迫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对ALA组小麦幼苗叶片喷施100mg/L的ALA溶液;在PEG(被广泛应用于诱导植物体内水分亏缺,进而观察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组的小麦幼苗培养液中加入20%的PEG,进行缺水迫胁处理;5天后分别取幼苗的第二片叶测定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叶肉细胞中,水的光解发生在_______,光解产物的去路是_____
(2)根据图1实验结果分析,干旱胁迫会导致______,从而影响净光合速率。ALA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是______,其机理可能是________(答两点)。
(3)PSⅡ是一种光合作用单位,逆境胁迫易造成PSⅡ反应中心损伤,PSⅡ反应中心最易受破坏的靶位是D1蛋白。D1蛋白参与PSⅡ反应中心的修复,psbA是编码D1蛋白的基因。研究人员检测了不同实验组叶片中psb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如图2所示。若施加外源ALA有利于通过增加D1蛋白含量提高小麦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某同学认为实验还需要检测叶片D1蛋白的含量,理由是____
2023-04-18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山西省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调研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9 . 为探究遮光处理对马铃薯植株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以荷兰7号马铃薯品种原种为实验材料,苗齐后设置正常光照(CK)、单层遮光网遮盖处理(Z1)、双层遮光网遮盖处理(Z2)三组实验,间隔取样测量期为14d,分别测定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品种

处理

测定日期

06-24(第1次)

07-08(第2次)

07-22(第3次)

08-05(第4次)

08-19(第5次)

荷兰7号

CK

Z1

Z2

46.400

43.433

40.733

40.367

38.700

40.933

39.500

40.233

39.200

40.700

37.467

22.333

23.133

13.267

9.467


(1)提取马铃薯叶的色素,需要对叶肉细胞进行破碎,因为叶绿素存在于_________上,据表可知,遮光后叶绿素含量总体呈_________趋势,遮光时间越长(尤其到08-05之后),叶绿素下降的比例_________
(2)遮光后,植物为暗反应提供的_________减少,短时间内C5含量__________;若在正常生长的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去除块茎,则马铃薯叶片的光合速率将_________
(3)不同程度遮光条件下,测出荷兰7号马铃薯光合作用的生理指标如图所示。遮光条件下,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的值均减小,Gs减小能引起Pn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遮光条件下,胞间CO2浓度(Ci)的值却都增大,结合Gs、Pn的变化,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颜色的光对马铃薯植株光合作用产物分布影响不同。现欲探究白光、红光、蓝光和绿光对光合作用产物在根、茎、叶中分布的影响,请选取光源设计实验,通过检测根、茎、叶各器官13C的含量并予以比较分析。
①本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
写出实验的设计思路:___________
2023-04-13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一中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
10 . 金银花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下图为金银花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示意图,光系统I(PSI)和光系统II(PSII)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体,图中箭头表示该生理过程中电子(e-)的传递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和分离金银花叶片中色素使用的试剂分别是_____
(2)光反应中ATP的合成依赖于水光解的电子传递和H+顺浓度通过类囊体薄膜上的ATP合成酶。请结合图中信息分析跨膜的H+浓度差是如何形成的?_____(回答两点)。
(3)研究人员发现金银花在夏季正午时分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降低),为研究其原因,研究人员对金银花叶肉细胞胞间CO2的浓度进行测定。若结果为胞间CO2浓度下降,则植物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若结果为胞间CO2浓度不变,则该植物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
(4)研究表明:金银花“光合午休”现象还与叶片中的D1蛋白含量密切相关(D1蛋白是调节光系统II活性的关键蛋白质)。强光照会导致D1蛋白含量下降,而水杨酸(SA)能减小D1蛋白含量下降的幅度。下面是某同学以金银花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此结论的实验方案,请将该方案进行完善
①将生长状况一致的金银花均分成3组,编号A、B、C;
②分别在_____三种条件下培养,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
③一段时间后,检测各组D蛋白的含量,并比较得出结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