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总、净光合与呼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I.A植物能吸收一定强度的光驱动光合作用,后者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过度光照可能会导致DNA损伤甚至细胞死亡,但是植物能借助一种光保护机制防止这种损伤。

   

(1)下列物质中由反应I产生的是________________。
A、物质A B、物质B C、物质C D、物质D E、物质E F、物质F
(2)图中反应II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G表示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
(3)近来研究发现,类囊体膜蛋白PSBS感应类囊体腔内的高质子浓度而被激活,激活了的PSBS抑制电子在类囊体膜上的传递,最终将过量的光能转换成热能释放,从而防止强光对植物造成损伤(即光保护效应)。根据图信息推断下列因素中有利于PSBS发挥功能的是____________。
A.抑制B→C反应B.抑制A物质释放C.将碱性物质导入类囊体 D.干旱E.降低ATP合成酶活性F.阻断反应II
II.科研人员研究温度和光照强度对黄瓜净光合速率Pn(光合作用消耗CO2速率减去呼吸作用产生CO2速率)的影响,以提高大棚黄瓜产量。图1为大棚内实测温度和光照强度的日变化。图2和图3分别为温度和光照强度对黄瓜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4)图2中,黄瓜净光合速率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的。
(5)比较图1与图2、图1与图3的实验结果,分析并提出提高大棚黄瓜产量的措施及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人员在适宜条件下,将去除淀粉的黄瓜叶片置于表的“A-E”组烧杯中,进一步进行如下实验:

组别

烧杯中的液体成分

处理条件

淀粉检出结果

A

纯水

光照

-

B

富含CO2的纯水

黑暗

-

C

富含CO2的纯水

光照

+

D

富含CO2的葡萄糖溶液

黑暗

+

E

富含CO2的葡萄糖溶液

光照

_________________

注:“+”表示检出淀粉,加号越多检出淀粉量越大,“-”表示未检出淀粉
(6)比较分析A-D四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7)推测表2中E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17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 . 2018年袁隆平团队在沿海滩涂的盐碱地成功种植了海水稻,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改善生态环境贡献了中国智慧。海水稻叶片具有泌盐功能,其根系发达,能选择性吸收盐离子,并能调节根部细胞浓度以适应外界高盐浓度环境。
(1)盐碱地中,海水稻能选择性吸收K⁺和Mg²⁺,这与图2中质膜上的______(编号选填)有关。海水稻能在海边盐碱地生长,推测它______
   
A.细胞液浓度大于盐碱地土壤溶液浓度,能够吸水
B.细胞液浓度小于盐碱地土壤溶液浓度,能够失水
C.细胞液浓度小于盐碱地土壤溶液浓度,能够吸水
D.细胞液浓度大于盐碱地土壤溶液浓度,能够失水
(2)Mg²⁺是影响海水稻光合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请结合已有知识推测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
(3)图表示海水稻叶肉细胞结构,在结构⑧中发生的物质与能量变化是____。
   
A.CO₂→糖类B.CO₂→丙酮酸
C.光能→化学能D.光能→热能

袁隆平院士在海水稻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种突变型水稻,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₂的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图表示在25℃条件下,两种水稻CO₂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4)探究野生型和突变型水稻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通过实验对比色素带宽度,会发现突变型水稻的_____________(填右图中编号)号色素带会明显变窄。
(5)据左图所示,当光照强度为b时,分析比较突变型海水稻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发生情况是_____________
A.仅发生光合作用
B.仅发生呼吸作用
C.光合强度>呼吸强度
D.光合强度=呼吸强度

(6)据左图分析,当光照强度为0—b时,限制突变型和野生型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c时,海水稻叶绿体产生气体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
(7)土壤板结时,海水稻根部缺氧,其根细胞中减弱的是____。
A.葡萄糖→丙酮酸
B.丙酮酸→乙酰辅酶A
C.三羧酸循环
D.1分子葡萄糖→ATP的数量

(8)据左图分析,在强光照环境中更适合推广的水稻类型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9)镉可诱发细胞凋亡和癌变。水稻能吸收土壤低浓度镉并在体内逐渐积累。袁隆平团队将水稻的吸镉基因敲除,创造了去镉大米,解决了中国人吃得安全这一难题。下列相关推测中正确的是______。
A.镉在水稻细胞内积累,与质膜上镉的载体蛋白有关
B.敲除水稻的吸镉基因后,减少了质膜上镉的载体蛋白
C.镉诱发的细胞凋亡是细胞的被动死亡
D.镉含量的升高会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
2024-01-12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3 . 磷是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研究人员在相同光照强度、CO2浓度等条件下,对长势一致的4组当归植株,分别补充P1、P2、P3、P4量的磷,测定其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减去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速率)和总叶绿素含量,结果如图1。

(1)当归叶肉细胞内的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含有磷元素的有___(单选)。
A.淀粉B.高能电子
C.麦芽糖D.叶绿体外膜

(2)根据图1数据判断,P3组一定高于P1组的是当归叶肉细胞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___(单选)。
A.生成H2O的量B.吸收CO2的量
C.吸收O2的量D.释放CO2的量

(3)分析图1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单选)。
A.磷元素是当归叶肉细胞合成光合色素的原料
B.总叶绿素含量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再降低
C.过高浓度的磷会抑制当归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
D.当归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提高可促进对P的吸收

研究人员发现,植物根细胞质膜上存在负责吸收磷的磷转运蛋白H6。环境中P缺乏时,H6的数量会发生变化,同时其功能受一种胞内蛋白M6的调节。图2是该机制示意图,表示无机磷。

(4)从下列①~④中选择并形成实验方案,以探究缺磷对植物根细胞质膜上H6数量的影响。对照组___;实验组:___
①选取长势一致的同种植物幼苗若干种植于磷充足培养基
②选取长势一致的同种植物幼苗若干种植于磷不足培养基
③检测H6基因转录水平
④检测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转录水平
(5)结合题中信息分析植物根细胞对外界磷浓度变化的反应,并用下列编号表示。外界磷充足时:___。外界磷缺乏时:___
①质膜上的H6数量少
②质膜上的H6数量多
③M6抑制H6的转运功能
④M6促进H6的转运功能
⑥M6不影响H6的转运功能
⑤细胞内磷元素维持在正常水平
⑦细胞内外磷含量一致
2024-05-3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生物试题
4 . 黄毛草莓酸甜可口,深受大众喜爱。左图为黄毛草莓叶肉细胞中相关反应过程。科研人员利用野外采集到的二倍体黄毛草莓种子,添加秋水仙素获得四倍体黄毛草莓,并在相同自然环境下对比分析了两者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如右图、表所示(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时间

胞间CO2浓度Ci(umol/mol)

气孔导度Gs[mol/(m2·s)]

13:00

368

0.055

17:00

293

0.041


二倍体黄毛草莓叶片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
(1)左图所示过程称为__________循环,过程③为_______
(2)7:00时,草莓叶肉细胞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_。(多选)
A.细胞质基质B.线粒体
C.类囊体膜D.叶绿体基质

现有实验表明胞间CO2浓度与周围空气CO2浓度、气孔导度、叶肉导度(CO2从气孔传输到反应场所的阻力的倒数)、叶肉细胞的光合反应速率等有关。
(3)据表草莓在13:00“午休”时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都比17:00的高,说明“午休”现象的发生________(是/不是)气孔导度因素限制造成,推测“午休”时胞间CO2浓度较高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及图14推测在其他影响因素相同情况下四倍体草莓在13:00时胞间CO2浓度______(大于/小于/等于)368umol/mol。
(4)科研人员还发现,四倍体黄毛草莓呼吸消耗更大,据此及右图结果推测下表中

叶片

A

B

叶色

++

+++

叶厚度

0.46mm

0.70mm


注:“+”越多颜色越深
哪种叶片(A/B)更可能为四倍体草莓的叶片,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4-1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二模试题汇编植物生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生姜起源于热带雨林。在热带雨林环境中,上部植被的叶子有效地吸收入射阳光中的红光和蓝光,而下层则接收到丰富的绿光。二氧化碳主要通过叶片气孔在环境与组织间隙间交换,组织间隙间的CO2即胞间CO2浓度。图1是生姜植株光合作用场所及过程示意图。为提高温室生姜产量,某团队研究了室内光质对生姜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W:白光G:绿光WG:白光+绿光)。
   
(1)图1中A物质为______。
A.H2OB.O2C.CO2D.H2
(2)图1中吸收可见光的色素位于结构______。
A.①B.②C.③
(3)反应Ⅱ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______。
A.光能→电能B.电能→活跃的化学能
C.活跃化学能→稳定化学能D.稳定化学能→活跃化学能
(4)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的叶绿体色素为______。
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
(5)若突然将白光照射组的白光减弱,则短时间内五碳糖/三碳化合物的比值将______。
A.上升B.下降
(6)以下对光反应和碳反应的比较(√代表发生,×代表不发生),正确的是______
A.
B.
C.
D.
(7)图2中G组生姜叶片细胞内叶绿体与线粒体之间的气体关系对应于下列图______。
A.   B.   C.   D.   
(8)根据图2和所学知识,下列相关叙述及推测正确的是______。
A.相较于白光和白光+绿光组,绿光照射下植物的胞间CO2浓度高,其原因是绿光照射下光合速率最小,消耗的CO2最少
B.胞间CO2浓度越高说明光合速率越大
C.各组内细胞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D.热带雨林中同一生姜植株不同位置的叶片光合速率可能不同
(9)生姜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可以______。
A.运输至果实储存
B.为花叶细胞分裂分化提供能量
C.为根部细胞吸收无机盐提供能量
D.运输至地下茎即“生姜”中储存
2023-08-02更新 | 27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进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叶绿体内大约有95%的蛋白质是由核基因控制合成的,以前体蛋白的形式与叶绿体膜上受体作用再经过TOC-TIC蛋白复合体转运至叶绿体中,其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TOC-TIC将核基因控制的前体蛋白转运进叶绿体示意图
(1)前体蛋白进入叶绿体的方式属于        。(单选)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
(2)前体蛋白进入叶绿体的过程体现了叶绿体内膜具有的特点或功能有____(编号选填)
①一定的流动性                 ②控制物质进出                         ③参与信息交流
(3)光合色素分布在______(填图中字母)上,其作用是________
(4)下列①~⑤是图1中相应结构或物质,其中以磷脂和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结构是_____;核糖核酸分布于_______;碳反应发生于________。(编号选填)
①核膜       ②细胞质       ③叶绿体基质        ④前体蛋白        ⑤TOC-TIC复合体
(5)转运肽基质加工酶(SPP)将前体蛋白加工成成熟蛋白的过程中可能改变了前体蛋白的         
A.氨基酸数目B.空间结构C.氨基酸序列D.肽键结构
(6)参与叶绿体蛋白合成和转运的细胞器有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核糖体     ②内质网       ③高尔基体     ④溶酶体       ⑤线粒体     ⑥中心体
研究表明,高温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是破坏了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PSII反应中心,而叶绿体D1蛋白是构成PSII的基本框架。为研究高温胁迫对PSII系统的破坏及其与叶绿体D1蛋白间的关系,研究人员选取了两个品种的水稻,检测高温胁迫下水稻旗叶的净光合速率,其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温度处理下净光合速率的动态变化
水稻开花后第15天旗叶的叶绿素浓度、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见表:

品种

温度处理

叶绿素浓度

净光合速率Pn

气孔导度 G5

胞间CO2浓度

品种1

常温NT

21.14±0.88

14.46±1.71

0.68±0.23

566.10±16.08

高温HT

18.02±1.72

10.59±1.98

0.40±0.21

579.25±17.91

差值

3.12**

3.87**

0.28

-13.15

品种2

常温NT

24.62±1.80

13.75±1.42

0.57±0.18

573.72±21.36

高温HT

17.98±1.65

10.84±0.91

0.32±0.11

624.16±13.35

差值

6.64**

2.91**

0.25*

-50.44**

表 不同温度处理对水稻开花后第15天旗叶光合作用的影响*和**表示同一品种的不同温度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7)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和已有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温胁迫会影响水稻旗叶对光的吸收
B.高温对水稻品种1的净光合速率影响更大
C.高温对气孔导度的影响没有其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明显
D.高温会影响叶绿体中酶的重复利用
(8)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和已有知识,高温胁迫下水稻的净光合速率______(增大/不变/减小),请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
7 . 棉花是新疆重要的经济作物,叶片光合产物的形成及输出是影响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交大附中内高班的同学以棉花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探究,查阅文献后,绘制棉花叶片光合作用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酶a为碳反应的关键酶,酶b为催化光合产物向淀粉或蔗糖转化的关键酶,字母A-G代表物质。
   
(1)据图判断,物质A是______,物质B是______,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物质B的去路是______
(2)酶b催化光合作用产物转化为淀粉和蔗糖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高温胁迫(40℃以上)主要影响植物碳反应中酶a的活性。推测在高温胁迫条件下,图中含量会暂时上升的物质是______。
A.物质BB.物质CC.物质DD.物质E

研究小组以两种棉花品种S和P为材料,探究高温胁迫(40℃以上)对棉花品质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CK组为对照,数据为30℃下测得;HT组数据为40℃连续培养的第5天测得;HTB组为40℃连续培养5天再恢复到30℃连续培养的第5天测得。

品种

组别

净光合速率Pn/μmol·m-2·s-1

气孔开放程度Gs/mol·m-2·s-1

胞间CO2浓度Ci/μmol·mol-1

酶a相对活性

酶b相对活性

P

CK

27.78

0.66

275.17

9.16

9.39

HT

20.06**

0.59**

260.55**

6.99**

8.30*

HTB

24.67*

0.62

257.55**

7.13*

7.82**

S

CK

26.93

0.63

262.37

8.93

8.53

HT

17.14**

0.55**

199.04**

5.78**

7.41*

HTB

17.34**

0.58*

270.04*

8.68

7.68*

*和**别表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和差异极显著。
(4)据表和图的信息,推测高温胁迫会降低棉花品质的原因______。(填编号)
①高温胁迫使气孔开放程度降低,胞间CO2
②高温胁迫使气孔开放程度升高,胞间CO2浓度升高
③高温胁迫使酶a、b相对活性降低,使得碳反应速率降低
④高温胁迫使得三碳糖转化成蔗糖速率降低,运往棉铃等器官的有机物减少
(5)夏季,我国部分地区会连续多日出现40℃以上高温。研究发现,在上述地区种植棉花品种P、品种S,在高温胁迫解除后,对______(选填P或S)品种的品质(净光合速率)在短时间内更难以恢复。据表1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2023-07-06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图是茶树叶片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Ⅰ、Ⅱ表示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a、b表示相关物质,据图回答。

(1)图中物质a表示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阶段Ⅰ代表___________反应,阶段Ⅱ代表___________反应。
(2)阶段Ⅰ进行的场所是______,阶段Ⅱ进行的场所是______。阶段Ⅰ主要的物质变化是______。(用下列编号选填)
① ADP + Pi → ATP②NADP+ + H+ + e-→ NADPH ③ ATP → ADP + Pi       ④ NADPH→ NADP+ + H+ + e-⑤H2O → O2 + H+ + e-⑥ CO2 + 五碳糖→ 三碳化合物→ 三碳糖和五碳糖
(3)外界光照强度主要通过影响阶段______ (Ⅰ/Ⅱ)影响光合速率,在阶段Ⅱ,C3的碳元素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人员通过人工诱变筛选出一株茶树突变体,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茶树的56%。图1表示在25℃时不同光照强度下该突变体和普通茶树的净光合速率。图2A、B表示某光强下该突变体与普通茶树的气孔导度(单位时间进入叶片单位面积的CO2量)和胞间CO2浓度。

(4)据图1比较突变体与普通茶树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_____________
(5)据图2分析,_______(普通/突变体)茶树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023-05-21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回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1)取长势一致、无病害的青桐木幼苗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个组,分别置于以下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

实验条件

叶绿素a(mg/cm2

叶绿素b(mg/cm2

最大净光合速率(mmolCO2/m2·s)

正常光照,正常供水

1.8×10-2

0.4×10-2

1.9×10-2

弱光照,正常供水

1.7×10-2

0.4×10-2

0.7×10-2

弱光照,减少供水

2.5×10-2

0.7×10-2

0.9×10-2


①干旱土壤中的作物光合作用弱的原因之一是缺少水分导致气孔导度下降,从而直接影响的______________合成。
②与乙组相比,丙组最大净光合速率大,导致该差异的内因是丙组幼苗叶片中_____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当处于弱光的冬春季时,若要提高青桐木幼苗光合作用强度,可适当______________
③图示青桐木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途径。图中TP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合成蔗糖。淀粉运出叶绿体时先水解成TP或葡萄糖,后者通过叶绿体膜上的载体(GR)运送到细胞质基质与__________结合形成成蔗糖,运出叶肉细胞。
(2)为了选择适宜栽种的作物品种,研究人员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测定了3个品种S1、S2、S3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结果如图1和图2。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在图1所示条件下,品种S1的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呼吸速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适宜在果树林下套种的品种和最适应较高光强的品种分别是_______
(3)科学家研究小麦2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cd段位置不断上移
B.a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Mg时,b点将向右移动
D.外界条件均适宜时,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有关
(4)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图4显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叙述错误的是(       
A.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的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
B.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
C.光照强度低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D.光照强度高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某学生兴趣小组选用植物叶圆片用真空渗水法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实验中使用不同功率(W)的灯泡来控制光照强度,实验方案如下:

组别

实验条件

观测指标

温度(℃)

光照强度(W)

NaHCO3浓度(%)

1

10

40

1

2

10

80

1

3

?

80

1

4

25

80

2

5

15

60

0

(5)本实验的观测指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小组同学在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两次实验数据有差异,此时要使实验数据更科学可信,应如何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探究CO2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应将第3组的温度控制为____________℃。为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如果实验室只有一种功率的台灯,如何设置不同的光照强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有关光合作用过程及实验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传递给NADP+的高能电子由叶绿素a释放
②CO2不参与光反应阶段,只参与暗反应阶段
③用真空渗水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取材时最好避开大叶脉
④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实验中,采用真空渗水法可测量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量
⑤第5组溶液中无NaHCO3,叶肉细胞无法存活,因而没有氧气产生
(8)若某植物的光合速率刚达到饱和时,对应的光强是20klx。若光强从30klx到20klx,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则单位时间内光反应终产物量(       )。
A.随之减小B.随之增加C.基本不变D.不能确定
(9)光合作用的原理常被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当田间小麦种植密度过大时,产量不增反降,从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2-12更新 | 2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期中生物试题
10 . 近年,高温、干旱等气候事件多发,引起了农作物的减产。研究人员利用油菜研究了高温(40℃)和干旱(实验过程不浇水,土壤含水量逐渐由50%降低至15%左右)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图1是光合作用过程简图,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图2、图3是部分研究结果(气孔导度指气孔的开放程度)。

(1)图1中的字母D表示 _____,阶段②表示 _____
(2)实验中测定净光合速率最常测量的是图1中的物质 _____(填图1中字母)。
(3)电子传递指高能电子传递到辅酶Ⅱ的过程,此高能电子是 _____在光下活化并释放的。
(4)据图2和图3的信息分析,干旱主要影响油菜光合作用的 _____(填图1中数字)阶段,高温主要影响油菜光合作用的 _____(填图1中数字)阶段。
(5)根据本题信息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干旱处理,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B.与高温相比,干旱处理后油菜光合能力的恢复力较强
C.高温处理,油菜的净光合速率持续下降,且难以恢复
D.高温处理,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2023-04-07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吴迅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