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总、净光合与呼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在30℃和适当的CO2浓度条件下,将某植物的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处理,测定其光合作用速率,结果如下表(表中正值表示CO2的吸收量,负值表示CO2的释放量。)。
光照强度(千勒克司)CO2变化量(CO2㎎/100cm2叶•小时)
0﹣4
1.0﹣2
2.00
3.02
4.04
5.06
6.08
7.010
8.012
9.012


(1)叶片的呼吸速率是_____(CO2mg/100cm2叶•小时)。在光照强度为_____千勒克司时,叶片光合作用合成量和呼吸消耗量相等。
(2)将该植物叶片置于8千勒克司光照下10小时,黑暗中14小时,则每100cm2叶片产生的葡萄糖中有_____毫克转化为淀粉。
将该植物叶片置于35℃以上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测定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图(一)为总光合作用速率,图(二)在黑暗条件下测定。
(3)该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开始受抑制的温度分别是_____℃、_____℃。
(4)对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来说,对热较为敏感的是_____作用,你应用的实验证据是_____
(5)写出高温导致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受抑制的两个可能原因:__________
(6)该植物受热致死的临界温度是_____℃左右,你应用的实验证据是_____
(7)蔬菜在生长过程中长期处于不致死的高温影响下,生长缓慢。请根据本研究结果,解释导致该结果的原因_____
2019-11-1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上海市闸北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2 . 作物与光合作用
如图是无籽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Pn CO2吸收速率表示) 与胞间CO2浓度(Ci 的日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胞间CO2进入叶绿体内参与_____循环。
2)在9001100之间,净光合速率Pn升高,此阶段发生的变化还有_____
A.经气孔释放的CO2增多                                               B.单个叶绿素A分子的氧化性不断增强
C.供给三碳化合物还原的氢增多                            D.单个叶绿素A分子吸收的光能持续增多
3)据图分析,下列说话正确的是_____
1300时刻,温度导致叶片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停止
13001400之间,光合放出O2速率上升
1400以后Pn下降,限制叶片光合作用因素是光照强度
1700后叶片的Ci快速上升,说明光合放出CO2速率上升
二烷氨基乙醇羧酸脂(DA6)是一种新型的叔胺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某科研小组研究了DA6对西瓜光合作用的影响,其相关指标测定(Rubisco活性是暗反应的关键酶)结果如表:
组别处理 光合速率[mmol/m2s] 气孔导度
[mmol/m2s]
胞间CO2浓度[mmol/m2s]Rubisco活性
[μmol/m2s]
不遮光+清水 10.10.16 26038.2
不遮光+DA6 15.2 0.24 255 42.1
遮光+清水 8.3 0.14 278 25.3
遮光+DA6 13.4 0.23 26935.7

4)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开放的程度。 该研究能说明气孔导度不是遮光条件下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限制因素,提供数据支持的实验组别是_____。( 多选)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5DA6可提高西瓜叶片的光合速率。 从表数据进行推测,DA6提高西瓜叶片光合速率作用机制是_____
2019-05-27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3 . 棉花是新疆重要的经济作物,叶片光合产物的形成及输出是影响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交大附中内高班的同学以棉花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探究,查阅文献后,绘制棉花叶片光合作用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酶a为碳反应的关键酶,酶b为催化光合产物向淀粉或蔗糖转化的关键酶,字母A-G代表物质。
   
(1)据图判断,物质A是______,物质B是______,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物质B的去路是______
(2)酶b催化光合作用产物转化为淀粉和蔗糖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高温胁迫(40℃以上)主要影响植物碳反应中酶a的活性。推测在高温胁迫条件下,图中含量会暂时上升的物质是______。
A.物质BB.物质CC.物质DD.物质E

研究小组以两种棉花品种S和P为材料,探究高温胁迫(40℃以上)对棉花品质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CK组为对照,数据为30℃下测得;HT组数据为40℃连续培养的第5天测得;HTB组为40℃连续培养5天再恢复到30℃连续培养的第5天测得。

品种

组别

净光合速率Pn/μmol·m-2·s-1

气孔开放程度Gs/mol·m-2·s-1

胞间CO2浓度Ci/μmol·mol-1

酶a相对活性

酶b相对活性

P

CK

27.78

0.66

275.17

9.16

9.39

HT

20.06**

0.59**

260.55**

6.99**

8.30*

HTB

24.67*

0.62

257.55**

7.13*

7.82**

S

CK

26.93

0.63

262.37

8.93

8.53

HT

17.14**

0.55**

199.04**

5.78**

7.41*

HTB

17.34**

0.58*

270.04*

8.68

7.68*

*和**别表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和差异极显著。
(4)据表和图的信息,推测高温胁迫会降低棉花品质的原因______。(填编号)
①高温胁迫使气孔开放程度降低,胞间CO2
②高温胁迫使气孔开放程度升高,胞间CO2浓度升高
③高温胁迫使酶a、b相对活性降低,使得碳反应速率降低
④高温胁迫使得三碳糖转化成蔗糖速率降低,运往棉铃等器官的有机物减少
(5)夏季,我国部分地区会连续多日出现40℃以上高温。研究发现,在上述地区种植棉花品种P、品种S,在高温胁迫解除后,对______(选填P或S)品种的品质(净光合速率)在短时间内更难以恢复。据表1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2023-07-06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回答下列有关细胞代谢的相关问题:
受到周围环境遮荫时,植株会表现出茎伸长速度加快、株高和节间距增加、叶柄伸长等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避荫反应,如图1。研究人员模拟遮荫条件,对番茄植株的避荫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

相对叶绿素含量

节间距(mm)

正常光照组

34.02

11.25

遮荫组

28.01**

20.71**


注:**表示遮荫组与正常光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1)提取后的色素用__________法分离,可以观察色素种类。定量测定叶绿素含量实验中用来测量吸光度的仪器是___________
(2)白天,玉米叶肉细胞不能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
A.类囊体B.叶绿体基质
C.线粒体内膜D.线粒体基质
(3)红光(R)和远红光(FR)比值的变化是引起植物产生避荫反应的重要信号。植物叶片会选择性吸收红光和蓝紫光,不吸收远红光。当种植过密时,下层植物叶片接收到的R/FR比值会_____________(“升高”、“降低”、“基本不变”)。
(4)根据图1和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遮荫条件造成番茄果实产量减少的原因,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遮阴组的光照强度下降,光反应减弱
B.遮阴组节间距显著增加,有利于单位叶面积的光能转换效率提高
C.遮阴组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为碳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减少
D.遮阴组用于节间和叶柄的营养生长增多,用于番茄果实发育的有机物减少

图2表示玉米CO2同化途径,玉米叶肉细胞中有一种酶X,对CO2的亲和力极高,几乎能把空气中的CO2完全利用,三碳酸将CO2固定形成四碳酸,将CO2传递给维管束鞘细胞,进行着正常的碳反应,而番茄缺乏酶X。图3为研究小组在夏季晴朗的某天,测得玉米和蕃茄的净光合速率。

(5)如果在玉米叶肉细胞中注入某种抑制剂使酶X的活性降低,则在短时间内,维管束鞘细胞中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呈__________(上升/下降/不变)趋势。
(6)图3中,与12:00时相比,18:00时,玉米的光合作用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
(7)图3中,12:00时,该地光照强度最强,温度很高,此时蕃茄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而玉米光合作用速率反而有所升高,联系题图信息,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
2022-12-22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交通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黄毛草莓酸甜可口,深受大众喜爱。图1为黄毛草莓叶肉细胞中相关反应过程。科研人员利用野外采集到的二倍体黄毛草莓种子,添加秋水仙素获得四倍体黄毛草莓,并在相同自然环境下对比分析了两者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如图2、下表所示。

时间

胞间CO2浓度(μmol/mol)

气孔导度[mol/(m²·s)]

13:00

368

0.055

17:00

293

0.041

注:二倍体黄毛草莓叶片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
现有实验表明胞间CO2浓度与周围空气CO2浓度、气孔导度、叶肉导度(CO2从气孔传输到反应场所的阻力的倒数)、叶肉细胞的光合反应速率等有关。
(1)图1所示过程③为______
(2)7:00时,草莓叶肉细胞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
A.细胞质基质B.线粒体C.类囊体膜D.叶绿体基质

(3)据表草莓在13:00“午休”时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都比17:00的高,说明“午休”现象的发生______(是/不是)气孔导度因素限制造成,推测“午休”时胞间CO2浓度较高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及图2推测在其他影响因素相同情况下四倍体草莓在13:00时胞间CO2浓度______(大于/小于/等于)368μmol/mol。
(4)科研人员还发现,四倍体黄毛草莓呼吸消耗更大,据此及图2结果推测下表中哪种叶片(A/B)更可能为四倍体草莓的叶片,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片

A

B

叶色·

++

+++

叶厚度

0.46mm

0.70mm

注:“+”越多颜色越深
(5)二倍体黄毛草莓和四倍体黄毛草莓杂交得到的三倍体植株高度不育的原因是__________,说明它们之间存在______,因而属于两个物种。
2023-11-0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市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6 . 如图所示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字母A~I代表不同物质。小黄同学拟用黑白瓶法(黑瓶不透光,白瓶透光,两瓶形状相同,容积相等)结合溶解氧传感器测定松江二中校园小池塘夏季白天不同深度水体中水生植物的生理活动所致的6h溶氧量变化,所得数据如表。

水深(单位:m)

1

2

3

4

白瓶中O2浓度变化(单位:g/m3

+3

+1.5

0

-1

黑瓶中O2浓度变化(单位:g/m3

-1.5

-1.5

-1.5

-1.5



(1)酶X所在的生物膜称为
A.细胞质膜B.叶绿体内膜C.类囊体膜D.线粒体内膜
(2)A 、F 、I 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A.O2、ATP、三碳化合物B.O2、NADPH、三碳化合物
C.O2、ATP、五碳化合物D.O2、NADPH、五碳化合物
(3)反应Ⅱ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A.光能→电能B.光能→活跃的化学能
C.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D.稳定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
(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深2m处,水生植物在6h中制造的O2
A.0g/m3B.1.5g/m3C.3g/m3D.4.5g/m3
(5)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深4m处,水生植物细胞中的气体交换关系为
A.B.
C.D.
(6)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水深的增加,水生植物的光合速率变化趋势为____(选填“加快”“减慢”或“不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
2022-09-22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松江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黄毛草莓酸甜可口,深受大众喜爱。左图为黄毛草莓叶肉细胞中相关反应过程。科研人员利用野外采集到的二倍体黄毛草莓种子,添加秋水仙素获得四倍体黄毛草莓,并在相同自然环境下对比分析了两者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如右图、表所示(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时间

胞间CO2浓度Ci(umol/mol)

气孔导度Gs[mol/(m2·s)]

13:00

368

0.055

17:00

293

0.041


二倍体黄毛草莓叶片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
(1)左图所示过程称为__________循环,过程③为_______
(2)7:00时,草莓叶肉细胞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_。(多选)
A.细胞质基质B.线粒体
C.类囊体膜D.叶绿体基质

现有实验表明胞间CO2浓度与周围空气CO2浓度、气孔导度、叶肉导度(CO2从气孔传输到反应场所的阻力的倒数)、叶肉细胞的光合反应速率等有关。
(3)据表草莓在13:00“午休”时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都比17:00的高,说明“午休”现象的发生________(是/不是)气孔导度因素限制造成,推测“午休”时胞间CO2浓度较高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及图14推测在其他影响因素相同情况下四倍体草莓在13:00时胞间CO2浓度______(大于/小于/等于)368umol/mol。
(4)科研人员还发现,四倍体黄毛草莓呼吸消耗更大,据此及右图结果推测下表中

叶片

A

B

叶色

++

+++

叶厚度

0.46mm

0.70mm


注:“+”越多颜色越深
哪种叶片(A/B)更可能为四倍体草莓的叶片,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4-1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二模试题汇编植物生理
8 .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1)取长势一致、无病害的青桐木幼苗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个组,分别置于以下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

实验条件

叶绿素a(mg/cm2

叶绿素b(mg/cm2

最大净光合速率(mmolCO2/m2·s)

正常光照,正常供水

1.8×10-2

0.4×10-2

1.9×10-2

弱光照,正常供水

1.7×10-2

0.4×10-2

0.7×10-2

弱光照,减少供水

2.5×10-2

0.7×10-2

0.9×10-2


①干旱土壤中的作物光合作用弱的原因之一是缺少水分导致气孔导度下降,从而直接影响的______________合成。
②与乙组相比,丙组最大净光合速率大,导致该差异的内因是丙组幼苗叶片中_____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当处于弱光的冬春季时,若要提高青桐木幼苗光合作用强度,可适当______________
③图示青桐木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途径。图中TP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合成蔗糖。淀粉运出叶绿体时先水解成TP或葡萄糖,后者通过叶绿体膜上的载体(GR)运送到细胞质基质与__________结合形成成蔗糖,运出叶肉细胞。
(2)为了选择适宜栽种的作物品种,研究人员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测定了3个品种S1、S2、S3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结果如图1和图2。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在图1所示条件下,品种S1的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呼吸速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适宜在果树林下套种的品种和最适应较高光强的品种分别是_______
(3)科学家研究小麦2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cd段位置不断上移
B.a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Mg时,b点将向右移动
D.外界条件均适宜时,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有关
(4)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图4显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叙述错误的是(       
A.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的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
B.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
C.光照强度低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D.光照强度高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某学生兴趣小组选用植物叶圆片用真空渗水法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实验中使用不同功率(W)的灯泡来控制光照强度,实验方案如下:

组别

实验条件

观测指标

温度(℃)

光照强度(W)

NaHCO3浓度(%)

1

10

40

1

2

10

80

1

3

?

80

1

4

25

80

2

5

15

60

0

(5)本实验的观测指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小组同学在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两次实验数据有差异,此时要使实验数据更科学可信,应如何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探究CO2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应将第3组的温度控制为____________℃。为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如果实验室只有一种功率的台灯,如何设置不同的光照强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有关光合作用过程及实验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传递给NADP+的高能电子由叶绿素a释放
②CO2不参与光反应阶段,只参与暗反应阶段
③用真空渗水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取材时最好避开大叶脉
④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实验中,采用真空渗水法可测量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量
⑤第5组溶液中无NaHCO3,叶肉细胞无法存活,因而没有氧气产生
(8)若某植物的光合速率刚达到饱和时,对应的光强是20klx。若光强从30klx到20klx,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则单位时间内光反应终产物量(       )。
A.随之减小B.随之增加C.基本不变D.不能确定
(9)光合作用的原理常被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当田间小麦种植密度过大时,产量不增反降,从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2-12更新 | 2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期中生物试题
9 . 甜椒是我国温室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图1表示甜椒叶肉细胞中的两种细胞器,图2表示在夏季晴朗的白天,甜椒植株光合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

(1)下列关于图1中O2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
A.产生在Ⅰ的基质B.来自于Ⅰ中CO2的分解
C.消耗于Ⅱ的基质D.在Ⅱ中不直接参与CO2的形成
(2)图1中O2和CO2透过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选填下图编号)

(3)图2中光合作用相对强度表示的是实际光合作用消耗CO2量减去呼吸作用释放CO2量,即净光合速率,则在图中E点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结构Ⅰ中的化学反应速度大于结构Ⅱ中的化学反应速度
B.结构Ⅰ中的化学反应速度等于结构Ⅱ中的化学反应速度
C.结构Ⅰ中的化学反应速度小于结构Ⅱ中的化学反应速度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会出现
(4)图2中C点光合作用强度较B点下降,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
A.光照强度减弱B.叶面积减小
C.酶活性下降D.气孔关闭,降低了CO2的吸收
(5)下表为甜椒不同部位叶片面积、单个叶片质量(鲜重)、叶绿体色素含量、气孔开放度、净光合速率的比较。据表分析,哪个部位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_________;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

叶片部位

叶片面积(cm2

单叶片质量(g)

总叶绿体色素(mg/g鲜重)

气孔开放度(mmol m2 s1

净光合速率(μmol m2 s1

上部

124.31

1.52

4.16

0.23

0.25

中部

188.62

3.38

3.60

0.12

0.10

下部

341.74

6.93

1.16

0.08

0.07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10 .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近几年我国科学研发了高产且耐盐碱能力的“海稻86”品种。表1是在一定光照、适当的温度、饱和条件下,测定海水稻和普通水稻从环境中吸收的的量,以及黑暗条件下释放的的量。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饱和时的吸收量(

黑暗条件下的释放量(

普通水稻

6

4

海水稻

10

6


注:饱和点是指当空气中的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植物的光合速率不会再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时的浓度。
1.当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普通水稻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的量为___________
2.海水稻的最大光合速率是___________
3.海水稻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
4.在一定光照、适当的温度、饱和条件下,若日光照时间相同,相同叶面积的海水稻和普通水稻相比,一天内积累的有机物量将会是怎样的(说出趋势即可)?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D,该酶可清除细胞内的自由基,过多的自由基会影响细胞代谢。科研人员发现:若用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模拟盐碱环境处理海水稻和普通水稻,两者细胞中SOD会发生如下图变化。)

5.请根据实验结果,比较普通水稻和海水稻处理前后细胞中SOD含量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并说明此变化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