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总、净光合与呼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农科院为提高温室黄瓜的产量,对其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下图为7时至17时内黄瓜叶片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其中净光合速率和Rubisco(固定CO2的酶)活性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7时至17时净光合速率两次降低的限制因素相同
B.13时叶绿体内光反应的速率远低于暗反应的速率
C.7时至17时黄瓜叶片干重变化也呈“双峰”曲线
D.胞间CO2浓度既受光合速率影响又会影响光合速率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高考考前测试生物学试卷
2 . 在光照恒定、温度最适条件下,某研究小组用图1的实验装置测量一小时内密闭容器中CO2的变化量,绘成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叶绿体中ATP从基质向类囊体膜运输
B.该绿色植物前30分钟真正光合速率平均为64ppmCO2/min
C.适当提高温度进行实验,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将增大
D.若第10min时突然黑暗,叶绿体基质中C3的含量在短时间内将下降
2024-06-01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3 . 研究人员对密闭蔬菜大棚中的黄瓜植株进行了一昼夜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SM、SN、Sm分别表示图中相应图形的面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E点时密闭大棚中CO2浓度最高,O2浓度最低
B.C点过后光照降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含量升高
C.B点和D点时黄瓜植株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D.一昼夜后,黄瓜植株有机物的增加量可表示为Sm-SM-SN
2024-05-29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三模联考生物试题
4 . 某研究小组测定了植物甲和乙在一定的CO2浓度和适宜温度条件下,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甲的实际光合速率与植物乙的相同
B.在光照强度为b时,若每天光照12小时,则植物乙无法正常生长
C.同等光照强度下植物甲、乙光合速率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叶肉细胞中叶绿素含量不同
D.将植物甲、乙分别置于黑暗环境中,植物甲单位时间内消耗的有机物更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香草兰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植物,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等功效。某科研小组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对密闭透明玻璃容器中的香草兰幼苗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前各玻璃容器内CO2的含量均为8.0g,实验0.5 h后测定各容器内CO2的含量,结果如下表(表中“lx”表示光照强度,“nm”表示波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光照条件

黑暗

1 000 lx

白光

2 000 lx

白光

2 000 lx

白光+450 nm

补充光2 000 lx

白光+580 nm

补充光2 000lx

白光+680 nm补充光

0.5 h后CO2的含量/g

10.0

8.0

7.2

6.8

7.4

6.4

注:实验中以CO2含量的变化来衡量光合速率和细胞呼吸速率,且整个过程中光质对呼吸作用没有影响。
A.若实验③中突然停止光照,则C3的合成速率升高
B.实验④中香草兰幼苗的总光合速率为6.4g /h
C.利用实验②~⑥可探究光照强度及补充光的种类(不同波长)对香草兰光合作用的影响
D.提供的光照条件为2000 lx白光+680 nm补充光时,香草兰幼苗的光合作用最强
2024-05-14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四中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生物试题
6 . 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能为人类提供优质食用油。甘蓝型油菜有平展叶和上卷叶两个品种,科学工作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请分析回答:
(1)分别测定12叶期幼苗单株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等,其结果如下表。

组别

叶绿素a(mg/g)

叶绿素b(mg/g)

总叶绿素(mg/g)

净光合速率(umolCO2/m2·s)

气孔导度(molH2O/m2·s)

胞间CO2浓度(umolCO2/mol)

平展叶

4.2

2.7

6.9

8.7

0.18

461.0

上卷叶

6.7

3.5

10.2

12.6

0.21

397.5

列举叶绿体中与ATP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类化合物____________;在两组植株呼吸速率相同的情况下,据表中数据分析,上卷叶净光合速率大于平展叶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利用SNP探针、SSR、PCR等技术,找到与平展叶、上卷叶最相关的6个基因,并测得仅270D基因的碱基序列在两个品种中是相同的。

实验中基因表达量的检测指标是___________。推测图中基因表达量产生显著差异的原因可能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3)研究发现250D等基因也存在于拟南芥基因组中,功能基本相同,被称为同源基因。这一事实从分子水平主要支持达尔文的____________学说,该学说的核心内容是___________
2024-04-20更新 | 2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高三三模生物试卷
7 . 植物的一些生理指标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其影响关系的确定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释放到胞外的ATP(eATP)可通过受体介导的方式,调节植物生理活动。为探究eATP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科研小组用去离子水配制了适宜浓度的eATP溶液,并用其处理菜豆叶片。一段时间后,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₂浓度等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①该实验对照组的处理方式为________
②活性氧(ROS)能促进植物叶肉细胞气孔的开放,NADPH氧化酶是ROS产生的关键酶。科研人员用eATP处理NADPH氧化酶基因缺失突变体,发现净光合速率与对照组基本一致。试推测eATP调节植物光合速率的机制:__________
(2)一般认为,胞间CO₂浓度越高,光合作用原料越丰富,净光合速率越高。为了验证该规律是否成立,研究人员以菜豆叶片为实验材料进行如下实验:在同样自然光照的情况下,用人工光源给实验组额外补充光照,检测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₂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测定净光合速率是以单位________CO₂的吸收量为指标,测定的数据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加上遮光处理的数据。
②该结果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上述规律,理由是______

8 . 研究者用仪器检测拟南芥叶片在光—暗条件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每2s记录一个实验数据,并在图中以点的形式呈现(光—暗处理过程中温度等条件保持适宜且稳定),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200s以后叶肉细胞内ATP和NADPH的合成均停止
B.光下拟南芥叶片的总光合速率约为0.2~0.6μmolCO2·m-2·s-1
C.300s后CO2释放量逐渐增加,并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D.据图可知光下拟南芥叶片可能存在另一个释放CO2的过程
2024-03-17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八市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生物试题
9 . 农业生产中,高低作物间作模式会导致“荫蔽胁迫”,可能造成处于弱光环境的作物产量下降。正常光照条件下植物生长速率较快,叶片数量多。同时有研究表明,若前期经过“荫蔽锻炼”,可以使植物产生“抗逆境记忆”,提高后期的耐受能力,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研究人员将大豆分为三组,在相同的时间内,第一组在实验过程中持续照光(LLLL组),第二组照光后进行弱光逆境处理(LLLS组),第三组进行照光—荫蔽锻炼—照光—弱光逆境(LFLS),检测三组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叶绿素a含量(mg·g-1

叶绿素b含量(mg·g-1

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LLLL

1.754

0.408

4.62

LLLS

1.577

0.466

9.78

LFLS

1.749

0.543

10.81

(1)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将水分解为氧和H+,同时释放出两个电子,电子经传递后的最终产物是____
(2)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
(3)除表中的表示方法外,净光合速率还可用____。表示。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说明荫蔽锻炼使植物产生“抗逆境记忆”的机理是____
(4)研究发现LLLL组大豆叶片光能转化率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另外两组,由此推测正常光下植物生长速率较快,叶片____更快,这与实验后期该组叶片快速变黄、脱落相一致;而正常光照下大豆植株个体的产量仍然高于弱光逆境,推测原因是____
2024-01-17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第八次模拟测试生物试题 (一)
10 . 如图表示在温度适宜、CO2浓度一定的密闭条件下,测得的光照强度对某植株光合作用影响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条件下,影响P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
B.图中M点时,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C.若将该植物从L点条件下突然转移至M点条件下,则短时间内C3含量将下降
D.若每天光照8小时,植株能够正常生长,则平均光照强度应大于6k1x
2023-06-10更新 | 128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届湖北省新高考部分学校高三2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