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总、净光合与呼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 道试题
1 .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体内制造并输出有机物的组织器官被称为“源”,接纳有机物用于生长或贮藏的组织器官被称为“库”。小麦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器官)是小麦最重要的“源”,“源”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一部分用于自身的_______,另一部分输送至“库”。
(2)由图可知,当CO2浓度为1000μL·L-1时,限制中光强下小麦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填“光照强度”、“CO2浓度”或“光照强度和CO2浓度”)
(3)籽粒是小麦开花后最重要的“库”。小麦开花后的10天左右,小麦籽粒开始沉积淀粉粒,进入灌浆期。据此分析,灌浆后期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氮是小麦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可推测在小麦生长时施加氮肥,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某小组拟开展实验验证该推测,在小麦生长的拔节期进行相应操作,从小麦开花后开始测相应数据,每周测一次,在开花后28天结束。请为该小组设计一个结果记录表____
昨日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二)生物试题
2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新鲜的菠菜叶打出若干个圆形小叶片,经处理后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将其分别放在实验室提供的质量分数为0.5%、1.5%、2.5%、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观察叶片上浮情况,实验结果如下表。
碳酸氢钠质量分数(%)0.51.52.53.5
单位时间内叶片上浮片数(片)418208
回答下列问题:
(1)绿叶通过___(填叶片结构)从外界吸收的CO2,最终在叶绿体基质中与C5结合形成C3,接受能量后,被___还原,最终转化为糖类和C5。这样,暗反应阶段就形成从C5到C3再到C5的循环,可以源源不断地进行下去,因此暗反应过程也称作___
(2)沉降到烧杯底部的圆形小叶片在适宜的条件下一段时间会上浮,小圆叶片上浮的原因是___
(3)碳酸氢钠溶液浓度超过一定数值后圆形小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反而下降。为探究该问题,小组成员作出假设并进行探究。
①假设:较高质量分数的碳酸氢钠溶液中,保卫细胞___,致使光合作用减弱。
②为验证该假设,设置两组实验,对该植物的气孔开度作检测,检测结果符合预期。
③若用上述实验中的菠菜叶为材料,验证该假设提出的光合作用减弱原因,你的研究思路是___
3 . 某科研小组在9月份选择晴朗天气对自然条件下生长的红花和粉白花野生巨紫荆的光合参数日变化情况进行观测,得到如下调查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科研人员应注意减小_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红花和粉白花野生巨紫荆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曲线,且第一个峰值均大于第二个峰值,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
(3)12:00,光合午休现象明显,研究人员提出两种推测:一种是气孔导度降低,引起____________,直接影响暗反应;一种是温度升高,导致_____________上的光合色素或酶的活性降低,使光反应减弱,供给暗反应的____________减少,导致光合能力降低。
(4)水分利用效率(WUE)也是农业生产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指标,可用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来表示。蒸腾速率是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净光合速率相同的情况下,即产量相似时,WUE数值越低意味着在实际农业生产中____________。10:00~12:00,红花野生巨紫荆的WUE数值的变化为________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
2024-04-23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仲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
4 . 如图甲为某单子叶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的变化曲线,图乙为其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相关曲线。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图乙两条曲线相交时,有氧呼吸开始大于无氧呼吸速率
B.与休眠种子相比,萌发种子胚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的值会增大
C.A点(曲线最低点)时,光照下萌发种子合成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D.与休眠种子相比,萌发种子胚细胞内RNA种类将会增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为研究光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转换,研究人员从菠菜叶中提取叶绿体和类囊体进行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叶绿体悬液制备类囊体时,加入清水使叶绿体吸水涨破,经____得到类囊体,然后将类囊体重新悬浮。为保持类囊体的活性,类囊体悬液应在无光、低温条件下保存,原因在____
(2)研究人员进行了类囊体产质子(H+)能力实验(实验一)和类囊体产ATP实验(实验二),结果如下图。

分析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实验结果,研究人员对光反应过程中能量的转移途径做出如下推测:光能→H+电化学势能→ATP。做出上述推测的依据是____。此能量转移路径缺少一环节的证明,这个环节为____,请利用已平衡的类囊体悬液(类囊体内外的pH=4)、甲液(含ADP、Pi、pH=4的缓冲液)、乙液(含ADP、Pi、pH=8的缓冲液)设计实验,补齐这一环节。实验思路为____,若此环节成立,实验结果为____
(3)研究人员用人工脂双层包裹类囊体膜构建了“人工细胞”,用以研究光合作用过程。若在黑暗条件下利用“人工细胞”模拟暗反应,则脂双层内还应加入____等物质(答出3点即可)。研究人员认为,与叶肉细胞相比,理论上“人工细胞”可能具有更高的净光合效率,依据是____
6 . 滴灌是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为制定珍稀中药龙脑香樟的施肥方案,研究者设置3个实验组(T1-T3,滴灌)和对照组(CK,传统施肥方式),按下表中施肥量对龙脑香樟林中生长一致的个体施肥,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指标如下表。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处理施肥量/(mg/kg)呼吸速率/(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μmol·m-2s-1光补偿点/(μmol·m-2s-1光饱和点
/(μmol·m-2s-1
T135.02.7413.74841340
T245.52.4716.96611516
T356.02.3215.33611494
CK35.03.1311.591021157
(光饱和点: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时的光照强度;光补偿点: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与呼吸过程中释放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
A.光照强度为100μmol·m-2s-1时,实验组比对照组积累更多有机物
B.光照强度为1600μmol·m-2s-1时,实验组的光合速率比对照组更高
C.实验结果不能说明滴灌能够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D.各处理中T2的施肥方案最有利于龙脑香樟生长
7 . 为研究盐胁迫下不同浓度的物质M对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科研人员利用无土栽培技术,用营养液代替土壤进行了5组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处理叶绿素a+b
(mmol·g-1
净光合速率
(umol·g-1
气孔导度
(mmol·m-2·s-1
CK(对照组)22.39.510.17
NaCl12.11.80.07
NaCl +100M16.84.250.08
NaCl+200M19.67.030.16
NaCl+300M17.24.550.11
注: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开放程度;表中M前的数字代表浓度,单位省略
(1)叶绿素a+b和气孔导度是该实验的___变量。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NADPH的场所是___,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NADH的场所是___
(2)第①组与第③④⑤组不能构成对照实验,理由是___
(3)实验测试过程中,若要测量各组植株的总光合速率,每一组实验都要加设一组条件为___的对照实验。
(4)该实验结果表明物质M在盐胁迫中的作用可能是___。为了获得物质M的最适宜浓度,应如何处理?___
2024-03-04更新 | 34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2-2023学年高三十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8 . 胡杨具有维持荒漠区脆弱环境生态平衡的功能,其成树期有披针形叶(A1)、卵圆形叶(A2)和阔卵圆形叶(A3),在模拟干旱环境下测定三种叶片的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

   

(1)胡杨叶片中光合色素具有____等功能,可用____法进行分离。
(2)当光强小于250μmol·m-2·s-1时,限制三种叶净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为____;当光强为1500μmol·m-2·s-1时,造成三种叶净光合速率差异的内因有____(答2点),其中____(选用“A1/A2/A3”作答)叶最能适应极端干旱和强烈光照环境,判断依据是____
(3)聚天冬氨酸(PASA)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型保水剂,利于胡杨幼苗在干旱环境下的成活生长。研究者用胡杨幼苗采取根施的方法做了5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用量(g/株)

光饱和点

(μmol·m-2·s-1)

光补偿点

(μmol·m-2·s-1)

最大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0

1124.88

27.68

17.26

5

1381.50

34.66

18.69

10

2124.85

15.28

22.77

15

1590.39

22.55

21.73

20

1997.37

17.61

21.52

据表数据可知,该保水剂10g/株的根施量是比较合适的,理由是____
9 . 光补偿点指同一时间内,植株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和呼吸过程中放出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增加,当达到某一光照强度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该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下表1为甲、乙两种水稻不同时期的光合作用相关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表1   甲、乙两个水稻品种灌浆期和蜡熟期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的比较
生长期光补偿点(μmol·m-2·s-1光饱和点(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灌浆期68521853197621.6727.26
蜡熟期75721732136519.1712.63
注:灌浆期幼穗开始有机物积累,谷粒内含物呈白色浆状;蜡熟期米粒已变硬。
(1)如果甲、乙两个水稻呼吸作用强度相同,则在灌浆期乙光补偿点低的直接原因是______
(2)植物处于灌浆期,若此时光照强度为甲种水稻光补偿点,则在此光强下乙种水稻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
(3)从表中的数据推测,单位时间内,______(填“甲”或“乙”)品种能获得较高产量,理由是______
(4)根据该实验的结果推测,从灌浆期到蜡熟期水稻最大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可能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变化有关。某研究小组设计实验验证该推测,请补充:
实验设计思路:______的叶片,分别测定其叶绿素含量。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若______,则说明植物由灌浆期到蜡熟期水稻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下降是由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下降造成的。
10 .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璃罩内CO2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实验的探究目的是______
(2)30~45min期间,乙品种大豆幼苗的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______(>,<,=)呼吸作用速率,原因______
(3)甲、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强的是______植株,据图判断依据是______
(4)某同学摘出一些甲的叶片,一段时间后发现有部分叶片已变黄。他判断这可能是由于叶片中某些色素降解,或者是某些色素含量增加所造成的。根据所学知识,请设计实验判断以上观点。(写出实验思路)______
2023-06-26更新 | 26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五次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