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有丝分裂的物质的变化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某二倍体高等雌性动物(2n=4)的基因型为AaBb,其卵原细胞(DNA双链被32P全部标记)在31P培养液中分裂产生卵细胞,与精子(DNA双链被32P全部标记)完成受精作用,受精卵在31P培养液中进行一次分裂。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图中①、②两条染色体仅含31P。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参与受精的卵细胞基因型为Ab
B.该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C.图中的染色体含32P的有6条,含31P的有8条
D.图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具有4对同源染色体
2 . 下图分别表示某动物(2n)精巢中正在分裂的甲细胞和乙细胞,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其中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着丝粒附时间的变化,发现其依次出现在细胞①~③(或①~④)的不同位置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细胞和乙细胞中均标记的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
B.甲细胞的着丝粒到达③位置时,细胞内的染色单体数为0
C.乙细胞的着丝粒从②到③位置的过程中仍保留着染色单体
D.乙细胞的着丝粒到达④位置时,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为2
3 . 长春花碱能破坏微管结构,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向胚胎干细胞悬液中加入长春花碱溶液进行培养,分别取培养初期和后期的细胞样品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初期,有较多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核
B.培养初期,处于前期的细胞中正发生同源染色体配对
C.培养后期,所有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均相同
D.培养后期,有较多细胞染色体正移向两极
4 . 单细胞生物眼虫在适宜条件下通过纵二分裂进行增殖。与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是核膜不解体,核内出现纺锤体,具体过程如图(仅显示部分染色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中,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
B.②→③过程中,着丝粒移动到与身体纵轴垂直的赤道面上
C.③→④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分离的染色体被纺锤丝拉向两极
D.④→⑤过程中,赤道面位置出现许多囊泡,囊泡聚集成细胞板
5 . 在人体肝癌组织中,某个癌细胞(2n=46)含有2个染色体组、4套遗传信息。下列关于该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B.含有46对姐妹染色单体
C.无正常细胞的任何特征D.没有与凋亡相关的基因
6 . 下图1表示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图2表示其观察结果,已知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12h,①~⑤表示处于不同阶段的细胞。图3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周期。图4为有丝分裂过程中某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图。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1中,步骤甲是用解离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B.图3中,一个细胞周期的起始是从d和e的交界处开始的
C.图2中,细胞有丝分裂的正确排序应是①→⑤→③→④→②,其中③⑤满足图4数量关系
D.实验中观察的分生区细胞总数为200个,发现共有6个④细胞,估算该时期大致为0.12h
7 . 若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的基因型为DdEe,其1个精原细胞(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DNA被32P全部标记)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其中1个次级精母细胞如图所示,图中细胞有2个染色体DNA含有32P。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图中细胞的过程中未发生变异
B.图中细胞含有32P的DNA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
C.该精原细胞形成图中细胞的过程中至少经历了两次胞质分裂
D.与图中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次级精母细胞中有1或2个染色体DNA含有32P
8 .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某同学在显微镜下找到①~④不同时期的细胞,如图。关于这些细胞所处时期及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①处于间期,细胞核内主要进行 DNA 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B.细胞②处于中期,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核DNA分子数=1:2:2
C.细胞③处于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向细胞两极移动
D.细胞④处于末期,细胞膜向内凹陷将细胞一分为二
9 . 农业上,可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二倍体番茄(2n=24)茎段,然后对其栽培从而获得果实较大的四倍体番茄。据研究发现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植株中,仅有30%左右的细胞的染色体被诱导加倍,形成“嵌合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嵌合体”根尖分生区的部分细胞可能只含 12 条染色体
B.“嵌合体”的体细胞中可能含有2、4或8个染色体组
C.“嵌合体”同株异花授粉产生的后代可能不育
D.“嵌合体”可以产生含有24条染色体的配子
2024-02-27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10 . 某研究小组对基因型为BbDd(B 和d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b和 D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二倍体动物(2n=4)进行了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相关研究:用32P分别将一个卵原细胞和相同基因型雄性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的 DNA完全标记,卵原细胞在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得到卵细胞甲,精原细胞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得到精子乙,再将甲、乙受精形成受精卵丙(假定细胞分裂过程中均不存在染色体交换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提取卵细胞甲和精子乙的核DNA 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其离心后得到的条带相同
B.受精卵丙的基因型可能为BBDD
C.丙细胞染色质上有8条 DNA单链被32P标记
D.若丙细胞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进行1次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为2条或3条或4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