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的全能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紫杉醇是存在于珍稀植物红豆杉体内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具有高抗癌活性。
(1)利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的过程__________(体现/未体现)细胞的全能性。与从天然红豆杉植株中提取相比,该技术的意义是__________
(2)灵芝诱导子可能通过介导植物的防御反应来促进紫杉醇合成,在最佳诱导条件下对红豆杉进行细胞悬浮培养,结果如图1。
   
PPO能催化酚类物质氧化导致细胞褐化,进而使细胞膜的结构遭到破坏。PAL是紫杉醇形成途径中的关键酶,经灵芝诱导子处理后,PAL活性与对照相比明显上升。结合图1,在答题卡的图中(       )内填入“+”或“-” ___
(3)过去普遍认为紫杉醇通过抑制有丝分裂来发挥抗癌作用。用标准剂量紫杉醇治疗后对患者的乳腺癌细胞进行研究,结果如图2。
   
以上实验结果是否支持传统认知的紫杉醇抗癌机理,请说明理由____
(4)新的研究发现只有染色体不稳定性(CIN)水平高的乳腺癌患者才对紫杉醇敏感,推测紫杉醇可能通过提高这类患者体内含多极纺锤体癌细胞的比例诱导癌细胞死亡。选择一种药物,结合必需的实验材料和试剂,补充实验进行验证。
药物a:能提高CIN水平,且抑制有丝分裂
药物b:能提高CIN水平,但不能抑制有丝分裂
药物c:不能提高CIN水平,但能抑制有丝分裂
将CIN水平低的乳腺癌细胞分两组,__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结果显示实验组多极纺锤体癌细胞比例、癌细胞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
2024-04-01更新 | 3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2 . 一粒小麦(2N=14)和斯氏山羊草(2N=14)是近缘物种,是进行细胞生物学研究的良好材料,下图是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进行相关研究的流程图,A和B分别表示一个染色体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经有性杂交所得植株1为可育异源二倍体
B.种子发育为植株1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C.植物原生质体融合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图示两途径获得的植株2和3基因型相同
2024-03-28更新 | 3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生物试题
3 . 多肉植物是指茎或叶或根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用以贮藏水分,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的一类植物,其种类多样且颜色各异,是常见的盆栽植物。多肉植物繁殖能力强,有的一片叶就可以长成一棵植株,有的多肉植物叶片气孔白天关闭、晚上开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片叶可以长成一棵植株,这与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有关
B.不同多肉植物的颜色差异与叶绿体、液泡内色素的种类和含量有关
C.有的多肉植物能在晚上吸收CO2进行暗反应,但不能进行光反应
D.发达的贮水组织以及气孔白天关闭,都利于提高多肉植物的抗旱能力
2024-03-18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九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3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器官发生途径是指利用外植体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再分化产生根与芽,或者直接从外植体上诱导不定芽并最终长成完整植株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器官发生途径一般需要添加植物激素
B.器官发生途径能在母体植物上直接完成
C.器官发生途径过程中存在基因选择性表达
D.器官发生途径依赖于细胞核中的全套遗传信息
2024-02-04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花榈木是豆科红豆属常绿乔木,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为合理保护花榈木资源以及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科研人员在自然条件下测定了花榈木叶片的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结果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

(1)CO2进入叶绿体后与_______________结合产生C3,在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_____参与下被还原。
(2)据图可知,净光合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10:00~12:00之间花榈木叶片的气孔开放程度不变,细胞呼吸速率下降,净光合速率呈_______________趋势,可能原因是光合色素吸收过量的光能,使叶绿体内产生大量自由基,自由基会攻击_______________上的磷脂和蛋白质分子,从而使光反应受阻。
(4)为探究花榈木幼苗生长与光照强度的关系,科研人员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结果如图2。
①请写出他们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研究对于花榈木的繁育有何指导意义?_______________。花榈木种子萌发困难,科研人员拟利用组织培养进行快速繁殖,这是利用了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024-02-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6 .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果蝇神经干细胞的不对称分裂
干细胞的分裂分化必须维持一种精确的平衡,其分裂不足会导致发育缺陷,而过度增殖则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对神经干细胞的深入研究有望被用来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神经肿瘤等。与哺乳动物相比,模式生物果蝇生活周期短,繁殖能力强,遗传学背景清晰,研究技术手段成熟,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简单且又相对完整,是研究神经发育的良好模型。
果蝇神经干细胞(NB)通过不对称分裂形成两个大小不同的子细胞,大细胞继续维持干性,实现NB的自我更新;小细胞成为趋于分化的神经节母细胞(CMC),最终分裂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研究发现,果蝇神经干细胞不对称分裂机制如下图:顶端的Par复合物定位于神经干细胞的顶部,决定细胞的极性。Par复合物通过转运蛋白Insc连接Pins/Gαi/Mud复合物,后者结合星状微管,引导纺锤体方向的确定。同时,细胞命运决定因子Pros、Brat和Numb由于顶端复合物的作用,被不对称分布于细胞底部,使得底部的子细胞趋向于分化为GMC;而顶部的子细胞没有细胞命运决定因子的作用,依旧保持干性,由此实现自我更新。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果蝇神经干细胞不对称分裂的蛋白因子,从果蝇到哺乳类几乎都有同源基因,在进化上有保守性。但果蝇神经干细胞只在发育过程中存在,成体中没有;而哺乳动物神经干细胞则长期存在。另外,果蝇NB不对称分裂是内源性机制,不受外部微环境影响;而哺乳动物神经干细胞则需要外源和内源的信号相互作用来调控不对称分裂。
(1)神经干细胞是一类具有___能力的细胞,其经历一次不对称分裂,干细胞的数量将___
(2)结合已有知识判断,果蝇NB与GMC细胞在___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A.DNA种类B.蛋白质种类
C.细胞形态D.细胞器数量

(3)果蝇神经干细胞不对称分裂过程中,四个关键步骤相互偶联,顺序依次是___。
A.纺锤体方向的正确定位
B.神经干细胞极性的确定
C.细胞命运决定因子的不对称分布
D.转接蛋白连接Par和Pins/Gαi/Mud复合物
E.细胞命运决定因子被不均等地分入子细胞

(4)文中内容从___水平揭示了果蝇神经干细胞不对称分裂的机制,为进一步探究生物体内调控细胞极性的规律提供了支持。
7 . 大部分龟类没有性染色体,其受精卵在较低温度下发育为雄性,在较高温度下发育为雌性;剑尾鱼在pH为7.2时全部发育成雄性,而pH为7.8时绝大多数发育成雌性;鳗鲰在高密度养殖时雄性个体占有较高比例。三类个体完成发育后,不再发生性别转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温度、酸碱度、种群密度等因素能影响细胞的分化,进而影响生物的个体发育
B.性别被确定后不再发生变化,体现了细胞分化的稳定性和不可逆性
C.随着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高,细胞的全能性往往会逐渐降低,但遗传物质通常不发生改变
D.以上三种生物的性别由环境决定,细胞内不含有性染色体和与性别形成有关的基因
2024-01-21更新 | 3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8 . 猫弓首蛔虫是猫肠道内常见的寄生虫。它的受精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条件下发育成幼虫,盘曲在卵壳内,成为感染性虫卵。若猫食用了含该感染性虫卵的食物,则会患上猫蛔虫病。下列关于猫弓首蛔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虫的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B.幼虫的线粒体基质中含有DNA
C.成虫的细胞内不能合成有机物D.幼虫发育为成虫体现了细胞全能性
9 . ACM为星形胶质细胞的培养液,ATRA为全反式维甲酸。为探究ACM培养液能否促进胚胎干细胞(ESCs)分化为神经元,研究人员单独用ATRA和ATRA联合ACM两种方法诱导ESCs定向生成神经元样细胞。结果发现,联合诱导组的分化细胞中NF-200和NSE(两者为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的表达率高于单独用ATRA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CM中可能存在某种诱导细胞分化的因子
B.若ESCs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则其全能性会降低
C.E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实质是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
D.与单独用ATRA组比,单独用ACM组的NF-200和NSE表达率更高
10 . 研究人员对诱导成年小鼠腺泡细胞(胰腺外分泌腺细胞)体内转分化为胰岛B细胞进行了相关研究,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1)血糖含量上升时,下丘脑的某个区域兴奋,使得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此过程属于____(填“神经”或“体液”)调节。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
(2)转分化是指一种已分化细胞转变成另一种分化细胞的现象。转分化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大部分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的原因是______
(3)转分化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阶段一,M3因子诱导p53(一种抑癌基因,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表达量瞬时增加;阶段二,只有部分细胞分化为胰岛B细胞,图中指针越靠右,Dnmt3a表达量越高。根据下图可以得出结论:______(填“促进”或“抑制”)p53的表达和_____(填“促进”或“抑制”)Dnmt3a的表达,可提升胰岛B细胞的再生比例
   
(4)与异体移植胰腺相比,该治疗糖尿病方法的优点:_____(写出两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