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的全能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器官发生途径是指利用外植体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再分化产生根与芽,或者直接从外植体上诱导不定芽并最终长成完整植株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器官发生途径一般需要添加植物激素
B.器官发生途径能在母体植物上直接完成
C.器官发生途径过程中存在基因选择性表达
D.器官发生途径依赖于细胞核中的全套遗传信息
2024-02-04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2 . 大部分龟类没有性染色体,其受精卵在较低温度下发育为雄性,在较高温度下发育为雌性;剑尾鱼在pH为7.2时全部发育成雄性,而pH为7.8时绝大多数发育成雌性;鳗鲰在高密度养殖时雄性个体占有较高比例。三类个体完成发育后,不再发生性别转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温度、酸碱度、种群密度等因素能影响细胞的分化,进而影响生物的个体发育
B.性别被确定后不再发生变化,体现了细胞分化的稳定性和不可逆性
C.随着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高,细胞的全能性往往会逐渐降低,但遗传物质通常不发生改变
D.以上三种生物的性别由环境决定,细胞内不含有性染色体和与性别形成有关的基因
3 . ACM为星形胶质细胞的培养液,ATRA为全反式维甲酸。为探究ACM培养液能否促进胚胎干细胞(ESCs)分化为神经元,研究人员单独用ATRA和ATRA联合ACM两种方法诱导ESCs定向生成神经元样细胞。结果发现,联合诱导组的分化细胞中NF-200和NSE(两者为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的表达率高于单独用ATRA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CM中可能存在某种诱导细胞分化的因子
B.若ESCs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则其全能性会降低
C.E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实质是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
D.与单独用ATRA组比,单独用ACM组的NF-200和NSE表达率更高
4 . 在2023年3月15日《自然》杂志上线的论文中,日本科学家展示其研究成果:通过将雄性小鼠的细胞培育为卵子,该团队首次利用两只雄性小鼠成功产生了后代。研究人员先利用雄性小鼠的皮肤细胞创造出诱导多能干细胞(mESCs),随后在特定培养条件下使其丢失Y染色体,再利用细胞的错误分裂,得到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XX-mESCs细胞,最后诱导其分化为卵子,再与野生精子受精得到受精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ESCs在后续培养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B.获得的早期胚胎需要通过胚胎移植在雌鼠子宫内发育
C.该研究的理论基础是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D.最终得到的子代小鼠遗传信息与提供皮肤细胞的小鼠一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尔雅》《四民月令》和《齐民要术》中记载,麻为雌雄异株、黑、白种子萌发分别长成雌、雄植株,其茎秆经剥皮、加工后生产的纤维可用于制作织物,雄麻纤维产量远高于雌麻,故“凡种麻,用白麻子”。依据上述信息推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从雄麻植株上取部分组织,体外培养产生大量幼苗用于生产
B.对雄麻喷洒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增加纤维产量
C.因为雌麻纤维产量低,所以在生产中无需播种黑色种子
D.与雌雄同花植物相比,麻更便于杂交选育新品种
2022-09-08更新 | 5771次组卷 | 18卷引用:专题05 “新情境”类题型——区分“生”与“熟”-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6 . 2022年3月22日,中科院与合作伙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量级世界首创研究,宣布发现了一种非转基因、快速且可控的“鸡尾酒”细胞重编程方法,能够将人的多能干细胞转化为全能性的8细胞期胚胎样细胞,即相当于受精卵发育3天状态的全能干细胞。这项研究是科学家首次真正意义上将人体多能干细胞“转化”为全能性的胚胎细胞。该研究成果可能使个体化器官再生成为现实,为全世界数百万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了希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卵和人体早期胚胎细胞具有全能性
B.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含有个体发育的所有基因
C.多能干细胞能够直接发育成完整有机体,体现了其全能性
D.异体器官移植引起排斥现象,是因为免疫细胞将移植的器官识别为外来异物,这个现象与细胞膜上受体有关
7 . 多肉植物是指茎或叶或根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用以贮藏水分,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的一类植物,其种类多样且颜色各异,是常见的盆栽植物。多肉植物繁殖能力强,有的一片叶就可以长成一棵植株,有的多肉植物叶片气孔白天关闭、晚上开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片叶可以长成一棵植株,这与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有关
B.不同多肉植物的颜色差异与叶绿体、液泡内色素的种类和含量有关
C.有的多肉植物能在晚上吸收CO2进行暗反应,但不能进行光反应
D.发达的贮水组织以及气孔白天关闭,都利于提高多肉植物的抗旱能力
2024-03-18更新 | 21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九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3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一粒小麦(2N=14)和斯氏山羊草(2N=14)是近缘物种,是进行细胞生物学研究的良好材料,下图是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进行相关研究的流程图,A和B分别表示一个染色体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经有性杂交所得植株1为可育异源二倍体
B.种子发育为植株1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C.植物原生质体融合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图示两途径获得的植株2和3基因型相同
2024-03-28更新 | 3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生物试题
9 . 猫弓首蛔虫是猫肠道内常见的寄生虫。它的受精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条件下发育成幼虫,盘曲在卵壳内,成为感染性虫卵。若猫食用了含该感染性虫卵的食物,则会患上猫蛔虫病。下列关于猫弓首蛔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虫的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B.幼虫的线粒体基质中含有DNA
C.成虫的细胞内不能合成有机物D.幼虫发育为成虫体现了细胞全能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