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 道试题
1 . 生产中培育香蕉脱毒苗常用的方法是(       
A.人工诱发基因突变
B.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杂交
C.进行远缘植物体细胞杂交
D.取茎尖进行组织培养
2023-07-30更新 | 192次组卷 | 17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朔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试题
2 . 2022年12月,我国首次完成的水稻空间培养实验收获的水稻种子搭乘神舟十四号“回家”。太空中的微重力、高辐射、高真空、弱磁场和太阳粒子等可诱导种子发生可遗传的变异,经选育后可获得新的品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是可遗传的变异
B.太空环境可诱导水稻种子发生染色体变异而产生新基因
C.太空环境可以提高水稻种子基因突变的频率
D.可以通过杂交,将亲本水稻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
3 . 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下列人类疾病中,由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引起的是(       
A.囊性纤维化B.猫叫综合征
C.唐氏综合征D.苯丙酮尿症
4 . 北美洲某种臭虫以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的气球状蔓生果为食,臭虫需要用锋利的喙刺穿果实,据统计喙长如图 1 所示;1920 年,有人从亚洲引进平底金苏雨树,其果实的果皮比较薄,据统计到1980年以它为食的臭虫的喙长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1920 年生活在无患子科植物的臭虫与 1980 年生活在平底金苏雨树上的臭虫存在地理隔离,但不存在生殖隔离
B.臭虫的喙长或喙短是长期自然选择适应环境的表现
C.臭虫与平底金苏雨树既存在生存斗争,也存在协同进化
D.臭虫体内控制喙长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早于引进平底金苏雨树
5 . 酵母菌细胞中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后,使mRNA中段增加了连续的三个碱基AAG(终止密码子有UGA、UAG、UAA)。据此推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NA中碱基对发生改变的现象即是基因突变
B.突变后的基因在复制时参与复制的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比例减小
C.突变后的基因表达时可能会在mRNA上增加AAG的位置停止翻译
D.如果没有紫外线、X射线等因素的作用,自然状况下基因不可能发生突变
6 . 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错误的是的是(       
A.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二倍体
B.水稻、玉米等二倍体植物的单倍体常常表现为植株矮小、茎秆细弱、果实、种子比较小
C.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得到的三倍体往往高度不育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分裂阻断在分裂期
7 . 用适宜浓度的某溶液处理普通牡蛎(2n=20)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的次级卵母细胞,使其与普通牡蛎的精子受精获得三倍体牡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次级卵母细胞与精子结合后,受精卵核DNA数为30个
B.一般三倍体牡蛎由于染色体联会紊乱而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C.三倍体牡蛎与普通二倍体牡蛎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D.三倍体牡蛎的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繁殖能力较强
8 . 生物会经历出生、生长、成熟、繁殖、衰老直至最后死亡的生命历程,活细胞也一样。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已分化的细胞都不具有全能性
C.糖蛋白数量减少是衰老细胞的一般特征
D.细胞坏死是指使细胞自主有序地死亡
9 . 下列有关基因重组和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部分片段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B.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卵原细胞的减数分裂Ⅱ后期
C.染色体变异可能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
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不改变基因碱基序列
10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HPV(DNA病毒)基因组整合到人体基因组被认为是HPV持续感染的分子基础,也是引发宫颈癌的关键步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PV的遗传物质可能会影响人体细胞的DNA
B.与正常细胞相比,宫颈癌细胞在人体内易分散和转移
C.HPV的整合可能导致原癌基因突变或原癌基因过量表达
D.HPV基因组整合到人体基因组会导致嘌呤碱基比例增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