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 道试题
1 . 下图1是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图2表示由DNA中碱基改变导致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发生改变的过程,表为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表。据图回答:
第一个字母第二个字母第三个字母
UCAG
A异亮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丝氨酸U
异亮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丝氨酸A
异亮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精氨酸C
甲硫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精氨酸G

(1)据图1推测,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变异方式可能是_____。据图2分析真核生物细胞中II过程发生的场所为_____
(2)表格提供了几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如果图2的“碱基改变”为碱基对替换,则X是表格中氨基酸中_____可能性最小,原因是_____
(3)图2中1过程碱基互补配对与II过程有何区别:_____
(4)在研究mRNA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中,为了弄清楚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mRNA的2个3个还是4个碱基组成,科学家曾经进行过这样的实验:以人工合成只有C、U两种碱基且相间排列而成的mRNA作模板,在体外合成多肽链。如果所合成的多肽链中只含有一种氨基酸,则可证明一个密码子有_____个碱基组成。翻译时,一个核糖体从起始密码子到达终止密码子约需4秒钟,而合成100个该蛋白质分子实际所需的时间约为1分钟,其原因是_____
(5)表格可说明密码子具有_____,密码子还具有通用性,即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共用一套密码子,试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角度分析说明原因:_____
2 . 人类(2n=46)14号与21号染色体二者的长臂在着丝点处融合形成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该染色体携带者具有正常的表现型,但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会形成复杂的联会复合物(如图),在进行减数分裂时,该联会复合物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任意一极。下列关于平衡易位染色体携带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所示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B.观察平衡易位染色体也可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C.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生出表现正常子女的几率为1/6
D.男性携带者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45条染色体
3 . 水稻为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现有四个纯合的水稻浅绿叶突变体W、X、Y、Z,这些突变体的浅绿叶性状均为单基因隐性突变(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导致,为判断这四个突变体所含的浅绿叶基因之间的位置关系育种人员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分组母本父本F1叶色
第1组WX浅绿
第2组WY绿
第3组WZ绿
第4组XY绿
第5组XZ绿
第6组YZ绿
A.若四种突变体分别是不同的基因突变的结果,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的特点
B.实验结果表明W的浅绿叶基因与突变体Y和Z的浅绿叶基因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
C.若第5组和第6组F1自交获得的F2中绿叶:浅绿叶=9:7,则突变体X、Y、Z的浅绿叶基因在三对染色体上
D.若突变体X、Y、Z的浅绿叶基因均在同一对染色体上,第4、5、6三组实验的F1自交所得F2均为绿叶:浅绿叶=1:1
2022-06-20更新 | 449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请分析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表观遗传是指基于非碱基序列改变所致基因表达水平变化,从而引起生物性状变化的现象,如DNA甲基化。在核苷酸上结合一个甲基基团后可使DNA甲基化,甲基化的DNA仍然可以精确复制,但DNA上的启动子(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被甲基化后,会抑制相应基因表达,从而改变生物性状。
材料2:有一种二倍体雌雄同体植株叶细似柳,因花形似鱼,故而得名“柳穿鱼花”。Pilar等人发现在柳穿鱼植株中,染色体上的Lcyc基因正常时花瓣呈两侧对称分布, 基因甲基化时使花瓣只能呈现辐射对称分布;Vy基因控制花瓣长型(显性)和短型(隐性),不会发生甲基化。当长型花瓣呈两侧对称分布时,花呈鱼形;长型花瓣呈辐射对称分布时,花呈星形;短型花瓣无论如何分布,最终使花呈圆形。
(1)DNA上的启动子发生甲基化,阻碍了基因表达的_______________过程,这种变化不属于基因突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纯合鱼形花植株和纯合星形花植株杂交得到F1,F1中既有长型鱼形花,也有长型星形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1植株自交得到的F2性状分离比不一定是3∶1,说明DNA甲基化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将某柳穿鱼植株自交,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约为鱼形花:星形花:圆形花=11:1:4。该亲本柳穿鱼植株开花时,花型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上述子代圆形花植株淘汰后,将剩余植株自交,后代中仍会出现比例_______________的圆形花植株。
2022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5 . 果蝇的红眼与白眼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有眼与无眼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仅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白眼雄果蝇与一只无眼雌果蝇杂交,F1均为红眼果蝇,且雌:雄=2:1,F1红眼果蝇随机交配获得F2,在F2果蝇中发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已知某亲本果蝇的一条染色体缺失了一个片段(同源染色体均不携带该片段中的某基因时,胚胎致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母本的一条X染色体缺失了含A基因的片段
B.F2果蝇中存在红眼、白眼和无眼3种表现型
C.F2果蝇中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
D.F2果蝇中红眼雄果蝇占子二代的比例约为3/28
2022-05-03更新 | 49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6 .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侵染水稻引起的病害,严重危害我国粮食生产安全。与使用农药相比,抗稻瘟病基因的利用是控制稻瘟病更加有效、安全和经济的措施。水稻的抗稻瘟病是由基因R控制的,与不抗稻瘟病r均位于第11号染色体上。
I.水稻至少有一条正常的11号染色体才能存活。研究人员发现两株染色体异常稻(体细胞染色体如图下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植株甲的可遗传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___________,请简要写出区分该变异类型与基因突变最简单的鉴别方法_____________
(2)已知植株甲的基因型为Rr,若要确定R基因位于正常还是异常的11号染色体上,请用最简单的方法设计实验证明R基因的位置(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让甲植株______________(填“测交”或“自交”),将种子种植后观察子代植株的产量,统计性状分离比;②若子代______________,R基因在正常11号染色体上;若子代______________,R基因在异常11号染色体上;
③若R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让植株甲、乙进行杂交,假设产生配子时,三条互为同源的染色体其中任意两条随机联会,然后分离,多出的一条随机分配到细胞的一极,则子代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
II.水稻细胞中另有一对等位基因B、b对稻瘟病的抗性表达有影响,BB使水稻抗性完全消失,Bb使抗性减弱。现用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图。

(3)根据题意判断,等位基因B、b_______________(填“位于”或“不位于”)第11号染色体上,F2的易感病植株中纯合子占______________
7 . 植物叶片颜色变黄会影响光合速率。叶片颜色变黄的机制是作物育种研究的重要课题。
(1)中国农科院在培育的黄瓜(雌雄同株,单性花)中发现一叶色突变体甲,表现为“苗期黄”。甲与野生型黄瓜正反交的F1均为野生型,F1自交,F2植株表现苗期黄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可说明突变体甲表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即苗期黄是隐性基因控制的,该突变为单基因隐性突变。你认为该研究设计正反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SR是染色体上的一段特异性短核苷酸序列,可作为基因定位的遗传标记。取(1)中突变体甲、野生型、F1、F2野生型、F2苗期黄植株,提取DNA并将F2表现型一致的植株DNA混合。PCR扩增不同样本的以下几种SSR遗传标记,电泳结果如图1,据图1可判断出控制苗期黄的基因位于_______号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现另一叶色黄化的单基因隐性突变体乙,表现为“心叶黄”。杂交实验证明甲和乙这两种黄叶突变性状是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的。为进一步验证这个结论,选择6号染色体上的另一位点设计引物进行SSR标记。对(1)中100株F2苗期黄植株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如图2;用突变体乙重复(1)的操作,对获得的100株F2心叶黄植株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如图3。图2和图3结果是否支持该结论?请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4-21更新 | 410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南岸区四川外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8 . 某种昆虫(XY型)X染色体的数量直接影响个体的死活,不含X染色体或含有三条X染色体的个体都是致死的。科学家发现,该昆虫的两条X染色体可以连在一起成为并联X染色体,只含有并联X染色体的个体或带有一条并联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的均表现为雌性可育。现有只含并联 X染色体、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纯合红眼(A)昆虫,与正常白眼(a)昆虫杂交得F1,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相关推断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昆虫可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比例为2:1
B.F1中表现为红眼与白眼的个体比例为2: 1,且一半昆虫染色体异常
C.F1中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情况与亲本完全相同
D.F1中的红眼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出现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配子的现象
9 . 现有甲、乙两个纯合玉米品种,其中甲品种高产不耐盐,乙品种耐盐不高产,相关基因均为核基因,且高产对不高产为显性,耐盐对不耐盐为显性。现欲利用甲、乙两个品种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新品种,若要考虑操作简便,最佳的方案是(       
A.让甲、乙两品种杂交获得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筛选出目的植株
B.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杂种四倍体植株
C.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乙品种的耐盐基因导入甲品种
D.让甲、乙两品种有性杂交获得F1,F1即高产耐盐的新品种
10 . 人体造血干细胞中9号染色体上原癌基因ABL所在的片段,转移至22号染色体上BCR基因所在的区域,形成一个新的BCR-ABL融合基因,该基因的表达使造血干细胞出现增殖失控而导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癌基因的作用是调节细胞周期,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B.造血干细胞中发生染色体变异引发ABL与BCR融合
C.BCR-ABL融合基因的遗传信息可以精确传给子代细胞
D.BCR-ABL融合基因在转录时以其中一条链作为模板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