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08 道试题
1 . 回答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细胞分裂的问题
内质网在生命活动中具有广泛的作用,且具有自我修复功能。

(1)下列成分是由内质网合成的是___________
A.胰岛素B.性激素C.肾上腺素D.生长激素E.肾上腺皮质激素F.磷脂
(2)在病毒侵染等多种损伤因素的作用下,内质网的修复机制如图1所示,下列关于此修复过程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Bip蛋白与错误折叠或未折叠的蛋白质结合
B.内质网上的IRE1蛋白被未剪接的HacmRNA所激活
C.剪接的HacmRNA在核糖体中翻译成Hacl蛋白
D.Hacl蛋白抑制Bip基因表达,防止错误折叠蛋白的形成

染色体数目不稳定是肿瘤标志性特征之一。为探究KLF14基因在肿瘤形成中的作用,科学家检测了正常小鼠和KLF14基因敲除小鼠体内不同染色体数的细胞占有丝分裂细胞总数的比例,结果如图2所(图中★代表相互之间差异显著,★★代表相互之间差异极显著)

(3)据图2判断,KLFI4基因对肿瘤形成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
(4)据图2判断正常体细胞小鼠染色体的数目是______________条。其中出现小于39条或者42-50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A.细胞分裂时可能会出现染色体不均等进入子细胞
B.细胞自身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代谢产物等引起染色体断裂、缺失
C.细胞自身蛋白表达变化,不能及时检测和纠正细胞中DNA损伤
D.自身细胞之间的相互融合产生异常染色体现象
2022-05-04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等级考生物试题
2 . 经X射线照射的某紫花植株群体,发现一株植株后代出现了几株白花植株。现对白花植株出现的原因有以下两种猜测:
猜测一:X射线引起基因突变,从而导致后代出现了白花植株
猜测二:X射线引起染色体结构缺失,从而导致后代出现了白花植株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为猜测一,则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仍是白花植株
B.若为猜测二,则对白花植株照射X射线,其后代不会出现紫花植株
C.X射线照射处理为人工诱变,基因突变频率高于自发突变
D.可通过观察白花植株的染色体结构判断何种猜测正确
3 . 从自然界分离到的微生物在其发生突变前的原始菌株,称为野生型菌株。氨基酸营养缺陷型菌株是野生型菌株经过人工诱变或自发突变失去合成某种氨基酸的能力,只能在完全培养基或补充了相应的氨基酸的基本培养基中才能正常生长的变异菌株。已知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则不能。上图是用基本培养基和完全培养基联合使用所作培养实验,目的是纯化某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①②③④是培养基编号,A、B、C代表实验步骤,D、E代表大肠杆菌菌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②④是完全培养基,③为基本培养基
B.紫外线处理的目的是提高突变率,增加突变株的数量
C.B步骤的正确做法是用平板划线法将大肠杆菌菌种接种在②的表面
D.D所示菌落是氨基酸营养缺陷型菌落,可挑出后进一步纯化培养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玉米(2n=20)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玉米雌雄同株,可自交也可杂交。玉米籽粒的甜与非甜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科研人员发现,将纯种甜玉米(甲)和纯种非甜玉米(乙)间行种植,植株甲的玉米穗上同时有甜玉米籽粒和非甜玉米籽粒,植株乙的玉米穗上全为非甜玉米籽粒。

1.下列关于玉米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玉米雌、雄花序的形成由性染色体控制
B.玉米染色体的物质组成为核糖核酸和蛋白质
C.玉米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DNA数为40
D.玉米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可观察到染色体组型图
2.有同学用放有黑、白围棋子的2个围棋罐为材料,模拟植株甲上的非甜玉米籽粒长成的植株进行自交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2个围棋罐分别模拟雌、雄花序
B.每1个围棋罐中的黑子和白子数量需相等
C.两罐中各摸取1粒棋子,记录组合结果以模拟非甜玉米植株的配子
D.将摸出的棋子放回罐中后混合均匀再重复摸取,并尽可能多操作
3.植株甲上的非甜玉米籽粒长成的植株进行单株种植,发现有一株的某个玉米穗上所结籽粒明显不同于其他。下列现象及可能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A.若所结籽粒全为甜玉米,可能是显性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
B.若所结籽粒全为甜玉米,可能是含有显性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C.若所结籽粒甜与非甜数量接近,可能是某种原因导致显性纯合子致死
D.若所结籽粒甜与非甜数量接近,可能是某种原因导致某类雌配子不育
2022-01-20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
5 .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选材应选能进行有丝分裂的植物分生区细胞,否则不会出现染色体加倍
B.将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的目的是固定细胞形态,便于后期进行观察
C.使用酒精和盐酸混合液的目的是解离根尖细胞,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D.若实验操作正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6 . 某生物基因组成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该生物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几种配子。下列关于这几种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配子一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B.配子二发生了染色体变异,最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C.配子三发生了染色体易位,原因可能是基因 b 转移到非同源染色体上
D.配子四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原因可能是染色体复制发生错误导致基因 A 或 a 缺失
2020-11-12更新 | 660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
7 . 某植物(雌雄同株)的籽粒形状饱满对皱缩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花色,基因型为BB、Bb和bb的植株,花色分别为红色、粉色和白色,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科研人员对这两个性状进行遗传学研究,不考虑交换和突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计算B基因的频率时,对粉花植株数量的统计错误,不影响计算结果
B.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理论上子代植株的性状分离比为6:3:3:2:1:1
C.某植株测交后代出现籽粒饱满、粉色花,则可判断该植株为籽粒饱满、红色花
D.对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则该植物需进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8 . 下列是有关细胞的叙述,请作出判断
①浆细胞比效应T细胞含有较多的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②与硝化细菌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③大肠杆菌细胞分裂前期时,每个细胞中含有两个中心体;
④神经干细胞分化成各种神经细胞的过程表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⑤将融合的异种植物花粉育成幼苗并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可育植株;
⑥高等动物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因供氧不足而进行的无氧呼吸不产生CO2
A.有一种说法错误B.有两种说法错误
C.有两种说法正确D.有三种说法正确
12-13高一下·甘肃天水·期末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
名校
9 . 下列四组数据中,已知①②项均正确,第③项中有错误的是( )

组别

①生物名称

②体细胞中含染色体个数

③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染色体个数

A

普通小麦(六倍体)

42

7

B

玉米(二倍体)

20

10

C

小黑麦(八倍体)

56

28

D

蜜蜂(二倍体)

32

16


A.AB.BC.CD.D
2014-12-27更新 | 187次组卷 | 4卷引用:2013-2014学年山东菏泽曹县三桐中学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10 . 研究发现,一种叫做具核梭杆菌(Fn)的细菌与直肠肿瘤有着特殊的联系,它能够抑制直肠肿瘤细胞的凋亡,进而降低化疗效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ATG7蛋白与ULKl蛋白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直肠肿瘤细胞的凋亡,这两种结构蛋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Fn与受体TLR8结合,只要抑制TLR8受体,便可阻止具核梭杆菌对直肠肿瘤的作用。该说法正确吗?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并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直肠肿瘤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请选择提供的间期细胞、前期细胞、中期细胞、后期细胞若干为实验材料,设计一实验探究该结论是否正确。(仅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备注:已知细胞松弛素B能抑制星射线微丝的合成。)
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预测结果及结论:若甲组直肠肿瘤细胞着丝点不分裂,乙组分裂,则上述结论正确,否则上述结论错误。
2021-06-1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三)生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