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9 道试题
1 . 鱼类育种上常利用卵细胞来培育二倍体,原理是经辐射处理的精子人卵后不能与卵细胞核融合,激活卵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后被降解。该技术的关键步骤是精子染色体的失活处理和卵细胞染色体二倍体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运用该技术培育的子代,其遗传物质来自母本
B.方法一中,低温处理作用于分裂前期的细胞
C.方法二中,出现杂合二倍体是基因突变导致的
D.方法二中,一般情况下获得的是纯合二倍体
2 . 研究者得到B基因突变体小鼠,P基因突变体小鼠和B、P基因双突变体小鼠,持续在高剂量紫外线照射条件下培养上述三组小鼠,一段时间后统计小鼠皮肤上的黑色素瘤(一种皮肤癌)的数目,结果如图所示错误的是(  )

A.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易扩散和转移
B.高剂量紫外线照射会损伤染色体的结构
C.P基因和B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能是细胞正常增殖所必需的
D.B基因可能属于抑癌基因
3 . 辐射处理纯合红花种子,从中筛选出如下图的甲植株,甲植株产生的各种配子活性相同、无致死,且基因均能正常表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获得甲植株发生的变异类型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B.甲植株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RXR、XR、RY、Y
C.F₁中只有表型为红花雄性的植株染色体形态正常
D.F₁中白花雌雄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rXRX、rXY
4 . 下图为二倍体动物(2n=4)细胞甲在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三个细胞乙、丙、丁。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乙细胞中核DNA有8个,同源染色体有2对
B.图乙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C.若图丙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则该细胞分裂一次后产生2种类型的子细胞
D.图丁细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互换,属于染色体畸变中的易位
5 . 枫糖尿病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因患儿体内分支酮酸脱羧酶异常,致使分支氨基酸的分解代谢过程受阻,导致尿液中具有大量枫糖浆香甜气味的α-酮-β-甲基戊酸而得名。已知该病是由 19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A基因突变导致的隐性遗传病,该基因有两个突变位点E2和E33,任意一个位点突变或两个位点都突变均可导致A 突变成致病基因。下表是人群中A基因突变位点的4种类型,其中“+”表示未突变, “-”表示突变, “/”左侧位点位于父方染色体,右侧位点位于母方染色体。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突变位点

类型1

类型2

类型3

类型4

E2

+/+

十/一

+/+

一/一

E33

十/十

十/一

-/-

—/—

A.A 基因中的E2和E33这两个位点均可发生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B.类型1和类型2表现为正常人,类型3 和类型4 患枫糖尿病
C.若类型2与类型4男女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4
D.枫糖尿病形成过程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6 . 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也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
B.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根本病因是基因1中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
C.过程①②分别发生在细胞核和核糖体中
D.若基因2发生突变导致酪氨酸酶不能合成会引起白化病
7 . 杀配子染色体是一类具有优先传递效应的染色体。下图表示导入杀配子染色体诱导普通六倍体小麦(6n=42)发生染色体变异以实现优先遗传的作用机理(W和A代表染色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导入杀配子染色体后小麦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B.图中42W+1A小麦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21个四分体
C.图中42W+1A小麦自交,子代细胞中有44条染色体
D.由图中可育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是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
8 . 现从野生型果蝇(均为直翅)群体中得到一只弯翅果蝇,种群中弯翅基因频率约为1%。用该弯翅果蝇做图示杂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控制直翅与弯翅的基因只能位于X染色体上
B.野生型直翅雄性果蝇与F1直翅雌性果蝇杂交,后代雄果蝇可能全为直翅
C.在F1中出现一只染色体数目正常的弯翅雌果蝇,该果蝇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
D.若控制直翅与弯翅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且雌雄果蝇数目均等,则弯翅果蝇在雄性中约占1/100,在雌性中约占1/10000
9 . 人细胞内的原癌基因可以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进程。下图是导致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的三种途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题意推得癌细胞的出现一定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B.原癌基因在X射线等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才能表达,应远离致癌因子
C.癌细胞不会发生细胞凋亡且细胞周期会延长
D.图示三个过程都会导致基因表达发生改变从而使细胞无限增殖
10 . 科学家在废水池里发现一种依赖分解尼龙为生的细菌——尼龙菌,这是由于野生型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最终使得原本能够分解糖的酶转化成分解尼龙的酶。相应部分碱基序列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导致多肽中两个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
B.尼龙菌的形成说明该野生型菌株种群发生了进化
C.尼龙材料出现之后野生型菌株发生突变形成尼龙菌
D.对细菌来说,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