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6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获得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非同源染色体片段之间部分片段移接属于基因重组
C.同源染色体上只能发生可遗传变异中的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
D.发生在水稻根尖内的基因重组比发生在花药中的更容易遗传给后代
11-12高一下·内蒙古包头·期末
非选择题-解答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多肽链中,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替换。下图是该病的病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DNA上的碱基发生改变,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
(2)图中②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________原则,合成mRNA的过程,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该过程的场所是________
(3)图中③过程称为________,完成该过程的场所是________
(4)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为GAA或GAG,组氨酸的密码子为CAU或CAC,天冬氨酸的密码子为GAU或GAC,缬氨酸的密码子为GUA、GUU、GUC或GUG。图中氨基酸甲是___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科研人员应用X射线、γ射线和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多次处理玉米,获得了位于玉米9号染色体上的抗虫性显性突变基因(以A表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经对该抗虫性玉米分析可知,玉米的抗虫性与组成酶M的一个氨基酸(苯丙氨酸→丝氨酸)发生变化有关。
①该抗虫性基因形成是因为碱基对的________________而导致其基因结构的改变。
②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关系的角度分析,该抗虫性的表现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进一步确定该突变基因在9号染色体上的位置,获得了某一中间区段缺失的9号染色体。该染色体变异虽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却能造成雄配子不育。该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能会使排列在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变异。
(3)现有普通玉米(染色体正常)和抗虫性玉米不含非抗虫性基因a,9号染色体中有一条上述区段缺失的染色体)。利用这些玉米进行实验,以判断抗虫性基因是否在缺失区段上。请简要叙述实验的基本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
B.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
C.B(b)与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2022-08-18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周练生物试题
5 . 2018年来自顶级癌症研究机构的几位科学家在《科学》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报告揭示了结肠癌与肠道梭形菌有着“缠绵难解”的关系。他们研究发现原发癌组织和扩散后转移的癌组织均伴有相同的梭形菌,而且梭形菌居然存在于癌细胞内。据此,他们提出大胆而创新的抗癌疗法——抗菌素疗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癌细胞与梭形菌都存在DNA复制、转录等过程,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B.梭形菌可能是导致细胞发生癌变的生物致癌因子
C.癌细胞与梭形菌中都存在端粒酶,使癌细胞和细菌都可无限增殖
D.癌细胞与梭形菌进行呼吸作用第一阶段都产生了丙酮酸、[H]等
6 . 亨廷顿舞蹈症(HD)患者是由于编码亨廷顿蛋白的基因(H基因)序列中的三个核苷酸(CAG)发生多次重复所致。图1为某HD家系图,图2为每个个体的相关基因CAG重复序列扩增后的电泳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亨廷顿舞蹈症(HD)病因可能是_________(“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
(2)据图推测,当个体的所有H基因中CAG重复次数均______(“不超过”或“不低于”)25次时才可能不患病。与Ⅰ-1比较,Ⅱ-1并未患病,推测该病会伴随______呈渐进性发病。
(3)亨廷顿舞蹈症的遗传方式为_____染色体_____性遗传。
(4)若Ⅱ-2(红绿色盲患者)成年后与一正常男人婚配,他们所生的孩子最好是_______(填“男”或“女”)性,为确保出生的后代正常,应采取_______等优生措施,最大限度避免患儿的出生。
2022-08-17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八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周考(二)生物试题
7 .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减退等。研究表明自噬异常是导致A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下图表示神经细胞部分结构及其细胞内自噬囊泡的产生和运输模式图。

(1)神经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自噬可清除细胞内不需要的大分子物质,脑细胞轴突末端形成的自噬囊泡沿微管运输至胞体并与________融合而被降解。AD患者脑神经元的轴突内积累了大量含淀粉样蛋白(Aβ)的自噬囊泡,科研人员推测AD患者脑中自噬囊泡的运输发生了障碍。
(3)Tau蛋白是一种微管结合蛋白,脱磷酸化的Tau蛋白可促进微管的装配,调节驱动蛋白沿微管的移动速度。AD患者脑中磷酸化的Tau蛋白增加了4~8倍。这一事实____(“是”或“否”)支持上述推测?理由是脱磷酸化Tau蛋白促进微管的装配,调节驱动蛋白沿微管的移动速度;磷酸化Tau蛋白无此功能,所以______(“促进”或“阻碍”)了自噬囊泡沿微管的运输。
(4)研究发现H2S也可促进细胞自噬,ATG5蛋白与细胞自噬有关。脑中H2S主要在胱硫醚β合成酶(CBS)的催化下产生。为进一步探究H2S的作用,科研人员通过转基因的方法将CBS基因转移到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见1和图2。

①请依据上述结果,完善实验方案并预测小鼠行为的变化(从a~g选项中选择)

实验小鼠

侧脑室注射载体

小鼠迷宫实验正确率(实验鼠/正常鼠)

前测

后测

对照组

60%

实验组

60%

①②③④⑤⑥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a.正常小鼠    
b.患AD小鼠    
c.携带CBS基因的载体    
d.空载体
e.小于60%    
f.约等于60%       
g.大于60%
②由此得到H2S的作用机理:
H2S______(“促进”或“抑制”)ATG5的巯基化→促进Aβ被溶酶体中的酶分解→缓解AD症状。
③大量实验数据发现,当ATG5基因中编码ATG5蛋白的第19位半胱氨酸的位置发生基因突变时,上述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无明显差异,由此可推测H2S对于ATG5蛋白巯基化作用位点为此蛋白的____________,这可能也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原因之一。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某国家男性中不同人群肺癌死亡累积风险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期吸烟年龄越大,肺癌死亡累积风险越高
B.烟草中含有多种化学致癌因子,不吸烟或越早戒烟,肺癌死亡累积风险越低
C.肺部细胞中原癌基因执行生理功能时,细胞生长分裂失控
D.肺癌是多个基因累积突变的结果
2022-08-1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涪陵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十二次周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9 . 人类的Burkitt淋巴瘤是一种发生在B细胞的恶性肿瘤。Burkitt淋巴瘤细胞中,8号染色体q臂的片段断裂后易位到14号染色体q臂的末端;而14号染色体q臂的末端一个小片段移至8号染色体q臂,使存在8号染色体的一个基因c-myc从正常位置转移到14号染色体,从而增强了c-myc癌基因的表达造成Burkitt淋巴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B.图中变异的染色体在显微镜下经染色后可以观察到
C.14q+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比变异前增多
D.该变异会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结构发生改变
2022-08-1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周末练习(五)生物(清北班)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10 .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发生基因突变产生了含有新基因的配子
B.减数分裂Ⅰ联会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产生不同种类的配子
C.减数分裂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产生多种多样的配子
D.每个受精卵中来自母本和父本的染色体数量都不一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