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6 道试题
1 . 研究发现,水稻花粉的育性由细胞质基因和细胞核基因共同决定。其中R(雄性可育)对r(雄性不育)为显性,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一对等位基因;N(雄性可育)与S(雄性不育)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基因;只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基因均为雄性不育基因时,个体才表现为雄性不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N(RR)、N(Rr)、N(rr)、S(RR)、S(Rr)的植株都是雄性可育
B.基因型均为rr的母本与父本的杂交后代雄性一定不育
C.某雄性不育植株的母本一定含有基因S
D.某雄性不育植株与N(RR)杂交,子代为雄性可育
2 . 葫芦科中一种被称为喷瓜的植物,又称“ 铁炮瓜”,其性别类型由aD、a+、ad三种基因决定,三种基因关系如图所示,其性别类型与基因型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性别类型

基因型

雄性植株

aDa+、aDad

两性植株(雌性同株)

a+ a+、 a+ad

雌性植株

adad


A.由图可知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和不定向性
B.自然界中没有雄性纯合植株的原因是无基因型为aD的卵细胞
C.若只考虑决定性别的基因,自然界中喷瓜亲本交配的组合类型共有10种
D.两性植株群体进行随机交配,子代不会出现雌性植株
2021-12-07更新 | 474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生物试题
3 . 研究表明,Kozlowski型脊柱干骺端发育不良(SMDK)的发生与常染色体上TRPV4基因的突变有关。现有某SMDK患者家系如图,科研人员对该家系各成员TRPV4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上相应位点序列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成员

测序结果

I1、I2、Ⅱ1

…CGTGGGCTGAAG…和…CGTGGGCTGAAG…

2、Ⅲ1

…CGTGGGCTGAAG…和…CATGGGCTGAAG…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Ⅲ1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Ⅱ1和Ⅱ2
B.I1形成配子时发生了TRPV4基因隐性突变可能导致该家系SMDK发生
C.TRPV基因突变后转录的mRNA中可能发生了碱基G替换为碱基A的现象
D.若人群中该致病基因的频率为1/50,Ⅲ1和Ⅲ2所生后代正常的几率是49/5000
4 . 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茎豌豆自交得到的子代同时出现高茎、矮茎,体现了基因重组
B.雌、雄配子受精作用时随机结合成受精卵,体现了基因重组
C.真核生物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D.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成S型菌的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2021-12-04更新 | 192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
5 . 已知玉米籽粒的黄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且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请回答下列遗传与变异的问题。
(1)正常结黄色籽粒的植株甲的一个花粉母细胞(相当于哺乳动物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的一个精细胞如图甲所示,这说明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除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外,还发生了 __________________交换,请在方框中画出和该精细胞来源于同一次级精母细胞的另一个精细胞的染色体及基因图解。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基因A、a位于9号染色体上,且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Aa的植株乙,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乙所示。
①植株乙的变异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确定植株乙的基因A是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还是异常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让植株乙自花授粉产生F1,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_,可说明植株乙的基因A位于正常染色体上。
③以植株乙为父本,以正常的结白色籽粒的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结黄色籽粒的植株丙,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丙所示。该植株形成的最可能原因是父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植株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考虑交叉互换)3条9号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丙为父本,以正常的结白色籽粒的植株为母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__________________
2021-12-02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
6 . 如图表示以番茄植株(HhRr)为实验材料培育新品种的途径。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途径2、3中获得幼苗的过程都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尽快获得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应采用途径____(填序号)。品种A与途径3中幼苗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
(3)与杂交育种相比,途径4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一杂合抗旱番茄,基因R、r分别控制合成蛋白R、蛋白r,研究发现,与蛋白r比较,诱变后的蛋白R氨基酸序列有两个变化位点如下图所示:

注:字母代表氨基酸,序列上数字表示氨基酸位置,箭头表示突变位点。
据图推测,r基因突变为R基因时,导致①处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____,导致②处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____。研究发现,蛋白R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大于蛋白r,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021-12-02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
7 . 果蝇以腐烂水果上的酵母为食,是遗传学研究的最佳材料。已知果蝇种群中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一般情况下,该果蝇群体中与眼色有关的基因型有5种。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物种群中红眼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得到F1,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F2,则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性染色体组成异常的果蝇种群中,有1条X染色体的果蝇为雄性,有2条X染色体的果蝇为雌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XX和YO的果蝇均无法存活。红眼雌果蝇(XRXRY)与白眼雄果蝇(Xr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3)若研究人员发现,控制果蝇刚毛(E)和截毛(e)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刚毛和截毛的相关基因的遗传与性别___________(填“有”或“无”)关,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举例说明)。判断控制刚毛和截毛的基因与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的遗传是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并解释原因:___________
8 .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B.基因中碱基对序列的改变会导致基因突变
C.用马铃薯(四倍体)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二倍体植株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可能导致新基因和新基因型的出现
9 . 科研人员用普通小麦(6n=42)与黑麦(2n=14)杂交产生F1,但F1无法结出种子,将F1经过处理后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获得可以结种子的小黑麦(8n=5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普通小麦、黑麦以及小黑麦的1个染色体组都含有7条染色体
B.普通小麦与黑麦属于同一个物种
C.使用秋水仙素或者低温处理F1成熟植株,可以获得小黑麦
D.该育种过程的变异原理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10 . 如图所示(①、②、③、④)是不同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可代表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
B.只有图③可代表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
C.图④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
D.细胞②构成的生物体一定不能繁殖后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